06.04 哈羅單車控訴ofo,究竟是誰在背後作怪?

目前,雖然共享單車企業已經經過幾輪大洗牌,但存活下來的企業則面臨著更殘酷的競爭,於是,在這種情況下難免會出現相互“碰撞”的行為。

上週,哈羅單車杭州公眾賬號發表了一篇題為《黃某!我忍你很久了!》的文章,文中指出哈羅單車遭到競爭對手ofo不正當的破壞,並舉出了兩項,包括惡意破壞哈羅單車秩序以及盜取100多輛哈羅單車。

“哈羅單車從不惡搞競對,也煩請競對提高自身的Level,我們拼的是實力,是科技和用戶體驗,而不是背地裡玩的那些小把戲!”哈羅單車對ofo的這番喊話不禁又將共享單車推到了風口浪尖。

哈羅單車控訴ofo,究竟是誰在背後作怪?

哈羅單車稱, 5月25日,珠海市的一個公交站前,一名男子一邊整理路邊的ofo單車,一邊惡意破壞哈羅單車的整齊。經共享單車主管部門確認,該名男子是ofo小黃車的工作人員鄭某星。發現此情況後,哈羅單車的城市經理及其他相關工作人員趕到現場處理,並報警。

如果只是出現將單車打亂的行為,哈羅就控訴ofo可能不少人還覺得有點小題大作。那麼,如果是直接將你的單車運走呢?

3月28日,山東煙臺一夜之間丟失100多輛哈羅單車。報警處理之後,通過天網監控發現, 這些不翼而飛的哈羅單車是該片區ofo的負責人郭某和其合作物流公司李某所為。

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使市區都以小黃車為主,於是他們將100多輛哈羅單車運輸到了偏遠的鄉村地區。

哈羅單車控訴ofo,究竟是誰在背後作怪?

對此,ofo回應稱,珠海一事的涉事人員是ofo一名外包人員,因為其擺車時受到了阻礙,個人不理智才作出了不友好的舉動,他也為此付出了代價,受到了相應的處罰。

此事發生後,ofo對該員工做出退回外包公司處理。ofo稱公司一直秉持“共享、信任、開放”理念,堅持做好產品、服務市民、公平競爭的原則,絕不會、也沒有必要指使人員惡意破壞友商的共享單車。今後,將進一步加強管理,杜絕此類個人行為。

ofo還表示,事發的巴士站附近的共享單車堆疊的情況很早就出現,車堆也有ofo的車輛,並非ofo的工作人員故意堆疊。哈羅單車的車輛數量很大,但管理跟不上,也增加了ofo對車輛的管理難度。

哈羅單車控訴ofo,究竟是誰在背後作怪?

其實,今年哈羅對摩拜、ofo的逆襲野心不小,不僅第一個推出全國免押金,在摩拜、ofo營收壓力大、先後取消月卡的時候還在繼續推行“9元30天”的月卡。

阿里學術委員會主席、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表示:“哈羅單車在1年半內逆襲摩拜和ofo,日訂單總量超過二者之和”。

如果按一單1元客單價算,去年哈羅的平均日訂單量超過3500萬單,當時摩拜、ofo公佈的數據也是在3000~4000萬單左右,三者差距並沒有外界想象的大。

共享單車經歷了2016年的融資高潮,經過了2017年的倒閉風潮,到2018年變為了摩拜、ofo、哈羅單車三足鼎立的局面。雖然共享單車行業進入了下半場,但也面臨生死局。

在這關鍵的一刻,無論是ofo惡意破壞還是哈羅刻意高調刷存在,良性競爭,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才是生存下來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