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又一位明星因情緒病離世:世界再壞,你我都是好靚仔

盧凱彤,我曾不認識她,在一週之前,這個名字我聽都沒有聽說過。如果她好好活著,也許我這一生都不會知道她,也不會寫她。我們在各自的人生軌跡和角落裡,各自安好。可是,她死了!

是的,我沒有用“去世”、“不幸身亡”、“墜樓”、“醫治無效”……這樣看上去略委婉的措辭,而是直接用了一個刺目的字眼——死!

又一位明星因情緒病離世:世界再壞,你我都是好靚仔

這字眼,這麼漠然,又這麼錐心。這字眼,大部分的抑鬱症、躁鬱症患者,都會想到,盤亙腦海;這字眼,很多抑鬱症患者與它擦身,也有一些,追了它而去。比如盧凱彤。她曾經在18年前就和林二汶組成“at17”組合出道,她曾經公開出櫃她和太太的婚姻。她曾經為陳奕迅寫歌、彈吉他。她也曾經,走出過躁鬱。就在墜樓的前一天,她還一切如常地去錄了一個綜藝節目。

在她死後的第二天,太陽照常升起,從南到北都很熱,熱得煩躁,熱得鬱悶,但這些噪和鬱,都已經與她無關了。

逝者已矣,可還有那麼多抑鬱症患者的人生,還在繼續,還要繼續……

我原本以為,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明星或公眾人物,坦誠公開自己是抑鬱症患者,會更加利於抑鬱症知識的普及,增加世人的理解,也更有利於他們的治療和康復。但這幾年,我發現自己是有點兒過於樂觀了的。對於抑鬱症、躁鬱症,其實總體還是一個羞恥和無知的狀態。當有人,尤其是明星因抑鬱症自殺時,往往只是這樣的聲音:

嘖嘖嘖,明星壓力大啊!

嚶嚶嚶,抑鬱好可怕啊!

哎呀呀,自殺真可憐啊!

好了好了,人都走了,看官們各自散了吧……直到下一次“抑鬱症”三個字因為某個事件又上了新聞,然後大家再一次感嘆“這年頭是怎麼了?怎麼這麼多抑鬱症?”

又一位明星因情緒病離世:世界再壞,你我都是好靚仔

關於抑鬱症的科普,我們其實已經看過太多,還有一些人會用自測表來測試一下自己是否患有抑鬱症。而我今天想說另一點:如果你真的有了抑鬱症或者躁鬱症,你該如何公佈?——其實這是一個和所有人有關的心理命題——你該如何向他人展示你的弱點?

當你選擇公開病情之前,你決定要展示傷口和眼淚時。不是隻要有勇氣就可以的,請三思:

又一位明星因情緒病離世:世界再壞,你我都是好靚仔

思考公開的範圍

當決定要公開病情的時候,不要先大喇喇直接“所有人可見”地公開。雖然勇氣可嘉,但最好先選擇你認為最有耐心和愛心接納、陪伴你的人。比如閨蜜、父母、戀人、有過同樣經歷的朋友等。這不是膽小,而是一種必要的自我保護和自我療愈。

說說我個人公開抑鬱症的經歷吧?我最初是選擇了在朋友圈子裡公開(事後證明我這個範圍有點過大,對我有傷害)。當我公開自己患有抑鬱症的時候,身邊人的態度有很多是我難以承受的:

比如無知。

心善溫暖的人,會勸你想開一點,開心一點,哭有什麼用呢?這種勸解聽上去就煩!是我想不開嗎?!難道我想哭嗎?!我能怎麼辦呢?!越聽越火大!越想越暴躁!險惡涼薄的人,會說你在扮弱者求同情。

這種人我就不多說了,險惡的人,面對一個健康人也會險惡的,只不過健康人具有更強的心理抵禦能力。但誰都不能保證自己身邊都是善人,所以,在選擇公開病情的時候,還是要避免自己受到二度傷害。

又一位明星因情緒病離世:世界再壞,你我都是好靚仔

比如過度關心。

話都不敢跟我多說一句,生怕萬一不小心說錯話惹我傷心難過了,甚至自殺了。所以哄著,甚至躲著。可那些小心翼翼、躲躲閃閃,我都看在眼裡。雖然明白他們是好心,卻導致我更加自責,覺得自己給大家都添了麻煩。平日裡可以互相懟來懟去的損友,忽然變得不敢放肆。我覺得他們一定跟我在一起壓力也很大。唉,我是一個這麼麻煩的人,好抱歉我是一團烏雲,好抱歉我給大家帶來負能量了……結果我反而更加自責、更加抑鬱了。這是我的教訓。

又一位明星因情緒病離世:世界再壞,你我都是好靚仔

思考公開的心態和時機

醫學上把抑鬱症通俗地比喻為“情緒的感冒”,但真實的情況是,我覺得抑鬱症更像是“情緒的性病”。不是隻有勇氣就夠了的。想一想,要怎麼跟人描述你的情緒硬不起來融不進去了?要怎麼公佈自己的情緒整夜都瘙癢難忍坐立不安?……呃……有點難以啟齒對不對?儘管道理我們都懂,抑鬱症不是什麼恥辱的病,但現實是, 如果你沒有做好“放下”的準備,就不太適合公開病情。

有時候,是我們自己把抑鬱症太當回事兒。

當所有人都在說要重視心理、重視抑鬱症的時候,其實我很想說:它不過就是個疾病而已。有什麼了不起啊!我在朋友圈裡,多少人在“曬生病”:高燒的體溫計、手背上貼著膠布的吊瓶針管;打著繃帶貼著膏藥的胳膊腿兒……各位的朋友圈裡總會時不時冒出來那麼一兩個。

又一位明星因情緒病離世:世界再壞,你我都是好靚仔

“躁”和“鬱”這兩種情緒,誰不曾有過呢?噪起來的時候,是夜裡想好了千條路,鬱起來的時候,是早上依然賣豆腐。躁鬱症不過就是把日常的情緒放大了一些,又再放大了一些……有什麼了不起的啊!

當你自己能反覆告訴自己“這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的時候,也許才是適合公開病情的時候。其實抑鬱症患者大多是特別重視自身形象、愛惜自己羽毛的人,常在世上飛,哪能不溼羽毛?做一隻落湯雞又如何?

放棄自我人設。這不僅是公開病情的重要一步,也是治癒的重要步驟。這是我的經驗。

又一位明星因情緒病離世:世界再壞,你我都是好靚仔

思考對工作和生活的安排

抑鬱症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可生活還要繼續的。當公佈了抑鬱症病情之後,身邊所有人對你的態度都會發生變化。也許老闆琢磨著要把你開了,也許戀人盤算著要跟你分了,也許父母焦慮著要搬過來同住照顧你了,也許好友們善意地要帶你出去散心了……原本就疲於應對的人生,可能更加措手不及。

主持人蔣昌建曾經得了抑鬱症,長期連臥室門都不出。可是忽然銀行通知他賬戶出問題了。這個老財迷決定要安排一下自己的財產:“我一輩子的積蓄啊,死也要死在銀行櫃檯前。”於是出門去銀行,從此慢慢克服了心理問題,停藥康復。

錢,乃一劑良藥,乃居家旅行之必備。

而我在公開病情之前,找部門主任請了假,找同事代班,還看了一下賬戶存款……也就沒幹啥了。當時能做的只有這些了。不能指望抑鬱症患者能妥妥貼貼安排好一切,力不從心,只能做到哪一步算哪一步。

接下來的事情,我就躺倒不管了:瞧一瞧看一看啊,本宮生病了哇,求親親抱抱舉高高啊,求老闆放假求甲方放過吧。

關於抑鬱症或躁鬱症,能說的、要說的,多得能寫成一本書。(我也確實把它們寫成了一本書《彷彿若有光——女主播抑鬱日記》)但我今天只是選擇了“你該如何公佈病情”這一點來略寫幾句,是因為我看到盧凱彤如此勇敢,她公佈了不尋常的戀情,併成為了她太太;她公佈了躁鬱症,並把它們寫進了專輯,刺進了紋身。

但盧凱彤的太太餘靜萍,在盧凱彤去世後第三天,在Facebook裡寫道:“關於情緒病,我和她懂得太少,但我們都很努力。”

又一位明星因情緒病離世:世界再壞,你我都是好靚仔

正如我前文所說,也許你沒有抑鬱症或躁鬱症,但你一定有弱點,一定有羞於啟齒的故事,一定有不為人知的隱秘。你該如何面對自己的無能為力?如何坦誠自己的缺陷?又該如何向他人求助?

也許,我們用了一種過於精巧嚴肅的措辭,過於如臨大敵的態度,去看待抑鬱症和抑鬱症患者。反而成了一場場唏噓和感嘆。也許,我們太在乎羽毛,反而最終無法與自己和解。

看到一端盧凱彤寫給黃耀明的一段話:

親愛的明仔:

還記得我們第一次碰面嗎?你戴著藍色的帽,好神秘那樣地坐在沙發上面,聽著我和二汶唱歌,而我不知道你是誰。只知道你這麼靚仔一定是明星。……我有躁鬱症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沒了工作能力。你教我不用擔心,你們人山人海(唱片公司)會養我的。這一句話給了我很多力量。要快點康復……世界再壞,你都是好靚仔,以及,我答應了要養你。”

是啊!世界再壞,我們都是好靚仔。多的是,還沒實現的諾言。多的是,躁或鬱,需要一起安放妥帖,舉重若輕。

特別推薦

今天,一位同樣有過抑鬱症經歷的著名心理專家要為大家帶來一套全新的視頻讀書課——《“從心幸福”必讀的50本好書》,他就是臺灣著名心理專家蘇禾老師。

在蔣術老師的《彷彿若有光——女主播抑鬱日記》一書的序言中,蘇禾老師也回憶了他和抑鬱症的鬥爭之路,在經歷了1000多個抑鬱症的日子之後,蘇禾老師開始轉身投身於抑鬱症的防治工作。

在心理學這條路上,他不斷的在幫助更多的人,臺灣台北市政府心理健康委員,美國NGH認證催眠師,國際認證二級心理諮詢師,這些都是他的身份,蘇禾老師還創建了臺灣肯愛公益,為地震災區和抑鬱症患者做了很多公益事業。

在2016年8月青音約舉辦的“三程之旅”中,蘇禾老師也曾和著名心理專家武志紅一起在遊輪上為大家帶來了心理學的課程分享。

又一位明星因情緒病離世:世界再壞,你我都是好靚仔

一位聽課的讀者在筆記中寫道:

又一位明星因情緒病離世:世界再壞,你我都是好靚仔

又一位明星因情緒病離世:世界再壞,你我都是好靚仔

除去這些,蘇禾老師還創辦了心理在線課程和自己的心理訓練營,心理在線課程每個月達到幾千人次,心理訓練營每年也要接待幾百個求助者。

面對抑鬱症患者的自救,蘇禾老師曾經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可以通過“音樂”“藝術”“舞蹈”等來各種表達性治療,那麼,閱讀也可以是一種治療嗎?帶著這個問題,他蒐集了市面上最經典的心理學書籍,用視頻的形式帶著大家一本一本去解讀。

蘇禾老師為您解讀《情緒決定命運》

除去《情緒決定命運》這本書外,蘇禾老師還帶大家解讀了其他書,一共是50本書的視頻解讀,帶你“從心幸福”:

《從心幸福》書單

又一位明星因情緒病離世:世界再壞,你我都是好靚仔

  • 課程適宜人群?

如果你喜歡讀書,喜歡心理學,希望獲得幸福生活,那麼強烈建議你買一套導讀課。

  • 為什麼要聽導讀課?

第一:導讀課節省時間精力,短時間內帶你瞭解一本書的精華。

第二:實惠,相當於99元=50本書的專家視頻導讀。

  • 購買課程我能得到什麼?

50本書的精彩片段推薦和分享,心理專家蘇禾老師的專業知識分享,現在課程還推出如下福利,更是划算:

50本書的視頻解讀課程,原價199元,現在在8月14號16:00到8月20號16:00之間購買,只需要99元,前200名購買的讀者還可以添加客服,來加入蘇禾老師的“21天愛健康”社群。

在“青音約”·公·眾·號回覆:讀書,就可以參與進來了。

— 注意事項 —

1、本課程為虛擬內容服務,訂閱成功後概不退款,請您理解;

2、已購買“365元”的365入睡訓練會員產品,已包含此課程,請勿重複購買;

3、購買後,請關注公眾號“更好星球服務號”,在底部菜單欄右側,點擊“更多好課”,找“已購課程”,即可收聽;

4、諮詢相關事宜,可以添加客服微信:

更好君(genghaojun1)

更好的小助手(qingyinmofaxueyuan01)

更好的阿咩(genghaodeziji1520)

更好的小蜜蜂(qigyin2015)

5、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嚴禁翻錄成任何形式,嚴禁在任何第三方平臺傳播,違者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