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企業高管談“531”新政影響:未來光伏市場將走向成熟

國內“531”的光伏嚴控新政確定後,公司高層對於市場的思考是怎樣的,隨之而來會做哪些策略調整?為此,光伏企業副總裁錢晶接受了專訪。以下是對話實錄。

企業高管談“531”新政影響:未來光伏市場將走向成熟

記者:就“531”新政來說,您個人是如何看待它對行業所產生的影響?

錢晶:短期看(它)是一種打擊,長期觀察,還是有利於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新政表明,政府有決心、有行動力,來解決一些實際的痛點和問題,意在梳理(矛盾)。如果像鴕鳥般的避而不談,只能讓未來某一天被打破,更不可復救。

就市場反饋的結果而言,新政有它積極的一面,比如為平價上網補上了最後一腳。一旦平價上網了,光伏不僅僅是改變了能源結構,也改變了能源世界的商業模式和運行規則,將對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成熟的商業模式會降低項目風險和收益率計算的複雜度,成為投資人和銀行融資的熱衷標的。因為平價上網時代,行業最致命的環節不是有沒有補貼,有多少補貼,而是融資能力和活躍度。如果說“531”存在一些弊端,可能是無預警的“一刀切”,而且沒有一個過渡期及緩衝期,會讓不少在建項目不知何去何從。所以,政府在未來政策制定和調整上,還是要容市場和行業一個時間。

企業高管談“531”新政影響:未來光伏市場將走向成熟

記者:對於未來政策,您覺得關鍵點在哪裡?

錢晶:隨著系統成本的下降,補貼下降將是合理的,也是行業能夠接受的。有人把補貼退坡稱為“斷奶”,挺形象的。“斷奶”沒關係,但不能當它們已經能斷的同時,限制它的成長和規模。新政的目的是試圖解決拖欠補貼問題,而不是遏制行業發展及取消指標。

記者:您認為,存量的補貼缺口以什麼方式解決較妥,綠證還是強制配額制?

錢晶:綠證和配額制的強制執行會是很好的補充手段。有人說,誰家用電多,誰為氣候買單。但我覺得,其實這就像交稅一樣:企業要交稅,個人也要交稅,氣候環境不是哪個個人或企業的事,是所有人的事。所以,適度調整可再生能源附加費可能是辦法之一,畢竟和很多國家相比,這部分佔電費價格的比重是過低的。

記者:您怎麼看待“531”新政對於設備製造和電站開發,這兩部分受到的影響?

錢晶:最近有句話說,“要不做個能賺錢的企業,要不做個有價值的企業”。設備製造做得好,會成為一家賺錢的公司;而電站開發做得好,會成為一家有價值的公司。“531”會讓體質好的設備製造企業,從紅海的泥潭裡跳出來,成為真正賺錢的企業。

電站開發是商品,可以直接交易;是服務產品,通過賣電、賣能源服務來實現;也是個金融產品,可以在二級市場再交易或發展出多種金融衍生產品。如果你的金融工具足夠創新,金融市場夠活躍的話。所以,“531”新政加速了平價上網,會根本上改變舊的、靠補貼的商業模式,進而改變銀行、金融機構和潛在投資人對於光伏風險過高、過度依賴政策的負面觀點。

記者:您對行業有著怎樣的期許?

錢晶:就像田裡的小米,越是低頭的時候越接近成熟,這一低頭,將孕育著更大的成長力量。(一號團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