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咕咚CEO申波:做自己最擅長的,智能跑步機將開啟在線運動新體驗

運動類APP正在不斷擴展自己的運動場景。

繼發佈智能跑鞋、智能耳機、體脂稱等一系列智能設備後,智能運動品牌咕咚又有了新動作。5月29日,咕咚聯合小喬跑步機推出跨界運動新品——咕咚x小喬智能跑步機,正式入局家庭運動場景。在發佈會結束後,速途網與多家媒體對咕咚創始人申波進行了採訪。

咕咚CEO申波:做自己最擅長的,智能跑步機將開啟在線運動新體驗

咕咚堅持以運動的人為核心

作為運動社交平臺,咕咚早期是以智能硬件設備起家,在入局智能運動裝備領域後,咕咚已經連續發佈了智能跑鞋1.0、智能健步鞋、智能跑鞋2.0、智能運動BRA等多款智能運動裝備產品。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咕咚的收入中廣告和智能運動裝備各自佔比約在40%左右。2017年咕咚智能跑鞋銷售超過20萬雙,公司總營收約1.5億。

可以看出,咕咚一直以來都是專注小件運動類電子產品,此次發佈智能跑步機,無論是產品規劃路線還是用戶群體都有了不小的改變。

申波稱,一直以來咕咚的產品規劃都是圍繞運動的人來規劃的,硬件也好,軟件也好,目標始終是服務運動人群,並按照這種模式來組織整個體系。所以此次發佈跑步機,對於咕咚來說,初心並未改變

另外針對用戶群體的改變,申波認為,我國健身人群的比例正在增加,這也就意味著咕咚的用戶空間發展還很大,此次推出智能跑步機便是針對家庭運動場景的用戶。與此同時,咕咚還推出了名為運動寶的小程序,藉助微信的流量,通過賽事活動、課程系統等措施,激活微信運動人群,並將場景下沉,進軍三四線城市。

做自己擅長的,將成咕咚壁壘

事實上,除了傳統跑步機廠商,在咕咚之前同為運動類APP的Keep於3月19日推出了首款智能跑步機K1,正式擁抱線下。與此同時,小米眾籌也於4月19日上新了一款WalkingPad走步機。

對於咕咚來說,此時推出智能跑步機,壓力或許也是存在的。但同時也意味著,咕咚可以針對智能跑步機存在的種種問題做出改善。

申波表示,比起硬件,咕咚更擅長的是軟件服務。目前健身市場規模雖大,但與之配套的私人教練增長速度卻沒有跟上健身人群的增長速度,因此通過智能技術達到互動化健身、互動化教學將成為一種趨勢。

據瞭解,此次發佈的智能跑步機搭載咕咚智能引擎,依靠運動數據、人工智能的語音交互技術,可以為用戶帶來“實時虛擬運動私教”,申波指出,這一點將成為智能跑步機區別於其他產品的一點。

此外,咕咚長期以來通過APP實現對賽事活動、社區運營,已經積累了上億用戶。這也就意味著在智能跑步機上運動,可通過咕咚APP實現在線社交,結識一眾跑友,並隨時與他們進行互動。

當然,咕咚對智能硬件的佈局,並取得一定的成績,也意味著他們雖然不是直接從事硬件生產,但他們理解硬件。在談及與小喬合作共同發佈智能跑步機時,申波表示,咕咚清楚地知道自己擅長做什麼,並會將自己所擅長的發揮出來,從而構建自己的競爭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Keep在發佈智能跑步機的同時,還推出了健身房從而更好的擁抱線下,而咕咚卻沒有選擇這條道路。對此,申波表示,一方面咕咚的基因在於科技和To C。咕咚更擅長供應鏈管理,在智能設備上能夠有所發揮,所以與To C設備不同的健身房模型並不會考慮。另一方面,中國運動設備的規模還很大,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讓咕咚繼續發展。

聯手小喬,咕咚將瞄準更多應用場景

此次發佈會以“智跑家”為主題,申波認為,聯合小喬發佈這款智能跑步機,意在將用戶+硬件+場景、服務進行高度融合,從而深入家庭運動場景,讓用戶成為跑步、運動享受家。但對於智能跑步機設備來說,想要進駐更多的家庭,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完美髮揮其運動功能成為每一個廠商必須思考的問題。

咕咚與小喬也對此做出了思考與改變,根據申波介紹,此次發佈的智能跑步機,重49kg,其中扶手、立柱均可實現90°的整機摺疊,並且可以隨時移動。

另外,一直以來咕咚都被視為是發力室外場景的運動類APP,但申波卻認為,咕咚的確從是室外跑步開始,跑鞋也好,手環也罷均是以運動裝備為出發點,但是從未來發展來看,運動場景很難區分出真正的室內場景與室外場景。

或許對於咕咚來說,進駐家庭場景,只是要為用戶群體提供更好的服務。申波透露,在未來,咕咚或許會佈局類似於小米之家的零售店,以銷售體系加上本地服務體系,進駐更多應用場景。

目前,咕咚x小喬智能跑步機,已於發佈會當天同步上線,天貓獨家發售,我們也期待著智能跑步機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