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激活金融力量 助力精準扶貧

——西鄉縣小額信貸助推貧困戶產業發展的實踐探索

西鄉縣用足用活用好金融支持政策,以精準扶貧小額信貸為突破口,對所有有勞動能力、有產業發展意願和還款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扶貧小額信貸等優質金融服務。截至去年底,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7495戶3.58億元,申貸獲得率達96%以上,受益貧困人口25154人,超額完成全年放款任務,成功探索出獨具西鄉特色的金融扶貧之路。

破解難題,整合資源強保障

解決資金難題,建好“聚寶盆”。先後兩次從縣財政中籌資3500萬元建立政府擔保基金,由承貸金融機構按基金的10倍比例放大信貸放款額度,保證融資達3.5億元以上,確保貧困戶發展產業有充足的支持資金,讓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好鋼用在刀刃上”。

解決政策難題,暢通“申請關”。針對“60至65歲人群貸款難、夫妻一方外出戶貸款難、戶主無技能貸款難”等問題,縣委、政府組織深入調研,結合縣情實際降低貸款申請門檻,讓有一定技能和產業發展願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戶主或符合條件的家庭成員均可申請,徹底解決了戶主申請的年齡、技能障礙。

解決宣傳難題,激發“貸款欲”。總結出了“產業發展政府幫、小額貸款銀行辦、最高五萬用三年、政府貼息年底算”的西鄉式政策解讀,讓群眾輕鬆掌握信貸政策,激發申請貸款搞產業的動力。

提質增效,助力脫貧抓服務

提升審核速度,保障“成功率”。明確對農戶申請鎮村2個工作日審核辦結、縣農商行2個工作日複核放貸到位,切實提高辦貸效率,做到快捷高效、全程服務。

滿足信貸需求,服務“全覆蓋”。以創建金融扶貧示範縣為契機,縣農商行與215個行政村(社區)簽訂農村金融服務合同,在所有村(社區)建立“雙基聯動”工作站,實現“產品全覆蓋、服務全覆蓋、投入全覆蓋”,讓貧困農戶足不出戶享受優質金融服務。

創新服務產品,釋放“新潛力”。推動縣域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合作方式”,相繼推出“惠農一卡通擔保貸款”、“林權抵押貸款”、“互助協會擔保貸款”、“綠色惠利貸”、“誠稅貸”等滿足不同貧困群體的金融服務產品。

典型引路,樹立樣板抓示範

抓好致富典型,培育“幹細胞”。峽口鎮江旁村黃成家,是出了名的特困戶,在5萬元小額信貸支持下,老黃搞起了茶葉種植,如今3間土坯房已經變成了3間2層小洋樓,去年底徹底摘掉了貧困戶帽子。沙河鎮茶條村特困戶餘銀昌通過靈活運用“林農評級增信”政策,為其發放貸款5萬元,支持發展黑木耳300架,預計年產值達12萬元。

建強產業示範,培養“帶頭人”。城南街道五豐社區是養殖專業村,也是省農業廳命名的“農業科技示範村”,由34戶農戶自願交納50萬元擔保互助基金,成立富民農村信用互助協會,協議銀行以基金規模放大5到10倍發放產業貸款,目前已累計放款351筆、4621萬元,有力支持該村規模化、清潔化養殖產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