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北大學霸媽媽讓孩子如此優秀,靠的是這20條教育祕訣!

學霸之所以能成為學霸,除了與本身智力有關,還與家庭教育相關。

跟著學榜一起來看看這位學霸媽媽分享的教育秘訣,學著如何培養高智商高情商的孩子!

北大學霸媽媽讓孩子如此優秀,靠的是這20條教育秘訣!

01 放下強勢,多反思

在親子關係中,作為強勢群體的父母親,若能在親子衝突中多反思一下自己的責任,孩子也許就會更加體諒你的難處,更容易依賴你,從而也就更樂於接受你的教誨。相反,如果只是高高在上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只會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

02 學會鼓勵孩子

家長一定要記住,一個心理受到打擊的孩子必然會變成一個毫無作為的人。如果說得不到鼓勵的孩子如同久旱的秧苗,那麼,一些不但沒有得到鼓勵反而時常受到打擊的孩子,只會變成渴死的枯草。因此,除了對孩子的錯誤提出指責,也要給他們相應的鼓勵。

03 重視孩子的失意

當一個孩子告訴父母“我感到難受”、“我很失望”時,粗心的父母往往會一笑了之。他們會說:“小孩子嘛,能有什麼失意的感受呢?”“別淘氣了,你沒有什麼可失望的。”然而,既然成年人有失意,那麼,孩子也有。

因為無論年齡大小,我們都是人,只要是人,就會有不同的感受。成年人在失意的時候需要別人的安慰和幫助,難道孩子就不需要嗎?當然也需要!

北大學霸媽媽讓孩子如此優秀,靠的是這20條教育秘訣!

04 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一個人是否幸福往往取決於這個人有什麼樣的性格。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把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始終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在一個孩子漸漸長大的過程中,會出現許許多多的問題。

他們不僅是在身體方面慢慢長大,心理上也在一天天地變化。為人父母,千萬不要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身體上,而忽略了孩子成長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心理的成長。

05 教育孩子辯證看待事物

如果孩子的眼睛是太陽,那麼他看到的也是太陽,如果孩子的眼睛是黑暗,那麼他看到的也是黑暗。教育孩子看待人生和社會,一定要有辯證的思維、科學的態度,不能追求完美無缺,不能求全責備。

06 培養自信心更重要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作用。自信心是孩子學習成功的精神支柱,是孩子生活成功的精神支柱。

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自信心甚至比智力教育更為重要,許多時候,孩子學習不好,往往不是智力問題,而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現。孩子的自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後天的生活實踐和學習中逐漸培養起來的。

07 尊重孩子

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只體現在身體上和智力上,也體現在心理上。一棵小樹苗,只澆水施肥而不見陽光就難以長成參天的大樹。尊重對於孩子,就好比陽光對於小樹苗一樣。得不到尊重的孩子是無法長成父母期望中的參天大樹的。

08 幫助孩子超越自我

心的高度影響跳的高度,教育孩子時要培養他超越自己的能力,突破自我設限的高度。只要他的意念不屈服,他就有可能突破障礙、恐懼,達到自己心的高度。

北大學霸媽媽讓孩子如此優秀,靠的是這20條教育秘訣!

09 專心致志是一種智慧

真正有智慧的人能綜觀全局,以宏觀的眼光考慮大事,也能通曉利害的關鍵所在,胸懷寬廣,不囿於蠅頭小事。讓孩子專心致志地埋頭於手中的事,而不為無所緊要的事情所困擾、打斷,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豁達。

10 真正瞭解孩子需求

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家長教育孩子時要真正瞭解孩子的心理需要,知道他到底需要什麼,然後再給予。千萬不要盲目追求虛名,看到別人給孩子什麼就給自己的孩子什麼,很可能那並不是他所需要的。

11 挖掘孩子的天分

當孩子產生自卑心理時,要讓孩子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在某一方面很出色。而事實上,每一個人,至少有七種基本的智力方面的技能,如:數學邏輯、語言、音樂、空間、身體動覺以及兩種類型的個人理解力。

即我們理解別人以及處理自己的夢想、恐懼和煩惱的能力。或許孩子不喜歡寫作,卻可能在設計上很有天賦或者有能言善辯的口才。

12 善待孩子的自尊

父母不應該把孩子看得過於弱小,因為沒有哪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是弱小的。在成人的心中他們或許只是孩子,力量微不足道,但在他們自己看來,自己和成人無所區別。這就是孩子的自尊和自強。

13 健全的人格是良好的基礎

對權貴和名流的盲目崇拜,只能給孩子帶來兩種結果:對自卑心的安慰和對自尊心的褻瀆。所以,讓孩子從小就“站著”,而不是“趴著”去仰視那些大人物。這種自信心與健全的人格會為孩子的一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只有會尊重自己的人才會贏得他人的尊重。

北大學霸媽媽讓孩子如此優秀,靠的是這20條教育秘訣!

14 不要施加過多的壓力

人在沒有壓力的時候,就能輕易地做好一件事。而當人被壓力包圍時,一件很簡單的事也會被自己弄砸。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不應給孩子施加過多的壓力,而應讓一切自然和諧地發展,並讓孩子從中體會到快樂。

15 希望在未來

過去的已經過去,不能重新開始,不能從頭改寫。為過去哀傷,為過去遺憾,除了勞心費神,分散精力,沒有一點兒益處。當孩子做錯一件事時,不要一味地責備孩子,要引導孩子分析過去的錯誤,尋找原因,並從錯誤中得到教訓——然後再把錯誤忘掉,重新奮起,積極地去做下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因為希望在未來。

16 不要傷害孩子的心靈

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當他們受到傷害時,都期盼著得到父母的愛。所以,父母無論工作多繁忙,生活多不順心,在孩子面前都要剋制,都不要傷害心靈。

17 愛是戰勝困難的心理支撐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孩子戰勝困難的心理支撐。有了這種支撐,就不會感到孤單,就不會失去自信,就能給孩子以信心和力量。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安全感,做孩子心目中的保護神,讓孩子勇敢地面對困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成為他不屈的信念和依靠。

18 學會向孩子表達愛

“高高地舉起你的左手”,看似普通的一句話,卻包含著老師對學生的一片陽光雨露般的愛心和由愛生出的技巧。被重視、被關愛是一種催人向上的重要力量,對成長期的孩子尤其是這樣。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應該掌握愛的藝術,給孩子以尊重、信任、寬容和一個愉悅的心境。一個不懂得適當表達愛的家長可能會毀掉孩子美好的明天。

19 傾聽孩子

在你聽孩子說話時,你真的聽懂他說的意思了嗎?你是不是也習慣打斷孩子的語言?很多家長經常犯這樣的錯誤:在孩子還沒有來得及講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大人的經驗大加評論和指教。

如果不懂孩子的話,就請聽他說完吧,這就是傾聽孩子的藝術:聽話不要聽一半;不要把自己的意思,強加到孩子所說的意思上。

20 學會沉默

當孩子心中懷有怨氣的時候,父母沉默有時能夠幫孩子更好地發洩這種怨氣。有時,父母也要做子女的聽眾,把子女的話聽進去,不僅是尊重兒女的表現,也是進一步溝通的必經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