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央行釋放重要信息7000億元的流動性,對我國經濟影響有多大?

近日,央行釋放重要信息,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也就是所謂的定向降準,我們關注的是,這次定向降準釋放了多少錢呢(流動性)?釋放的錢用來幹什麼呢?

央行釋放重要信息7000億元的流動性,對我國經濟影響有多大?

根據央行的信息,這次釋放了7000億元的流動性,其中5000億元,用於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項目,另外2000億元主要用於支持相關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發放小微企業貸款,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公佈的信息明確提到:“定向降準資金不支持“名股實債”和“殭屍企業”的項目“。而且,央行繼續貫徹落實“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把握好結構性去槓桿的力度和節奏,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央行釋放重要信息7000億元的流動性,對我國經濟影響有多大?

也可以看出,當前的貨幣政策依然是穩健中性的,並沒有寬鬆?不過,一般情況下,降準所釋放的信號市場被理解為貨幣寬鬆的信號,我個人認為,這次定向降準是存在“放水”的,但並沒有貨幣大水漫灌,頂多算是“精準灌溉”(比起十年前那次,這種根本就是小兒科)。如果要問兩個敏感的問題,一個是降準後的資金會不會流向房地產領域,這當然是有可能的,但至於能間接流進多少就真不好說了,另一個問題是這次降准以基礎貨幣能派生多少信用流動性?這要看實際市場需求情況,以及銀行的放款能力與意願,畢竟目前金融部門正處於去槓槓與嚴監管背景。

對我國經濟有多大影響?

談到本次對我國經濟有多大影響,先要了解下當前我國經濟所處的狀況,五月份央行的社會融資規模環比“腰斬”,讓市場擔心目前的“信用緊縮”對經濟的影響,同時,五月份國家統計局所公佈的數據顯示,拉動我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的投資與消費數據並不是很樂觀,整體上給我國經濟帶來一定的下行壓力,所以說,市場期待央行通過降準來以安撫,這次央行降準的資金用途已經很明確了,一個是用於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項目,這個可以理解為央行通過降準來於穩步推進結構性去槓桿,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好的貨幣環境,也可以理解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當前我國實體經濟槓桿率較高是一大風險點)。

央行釋放重要信息7000億元的流動性,對我國經濟影響有多大?

另一點是主要用於支持相關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發放小微企業貸款,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中小企業再次被提及,而且最近關注程度較高,在當前經濟背景下,中小企業所承擔的任務可謂不小,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小微企業法人約2800萬戶,另外還有個體工商戶約6200萬戶,中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比重超過90%,

貢獻了全國80%以上的就業,70%以上的發明專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從中可以看出中小企業的重要性,所以說,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下,央行降準支持中小企業的融資,就是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拉動我國經濟並帶動我國市場就業。

最後多說一句,降準對市場短期具有提振作用,但同樣可能會對匯率造成一定的壓力?

附註:本文不做為投資者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