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校長派|齊魯名校長韓忠玉:關於高考志願填報的六點建議

校長派|齊魯名校長韓忠玉:關於高考志願填報的六點建議

作者系中學正高級教師(教授),濰坊市首批特級校長,齊魯名校長

山東省濰坊第四中學校長、黨委書記韓忠玉

全國普通高考閱卷已近尾聲,考生們即將面對另一個重要的考驗――志願填報。今年是2010年以來高考人數最多的一年,全國考生比去年增加了35萬人,達到了975萬,真所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生們不僅考場上需要激烈競爭,在選報志願上同樣要“鬥智鬥勇”。有人戲言:“學得好不如考得好,考得好不如報得好,報得好不如將來幹得好”,這裡面有一定的道理。

對大多數考生來說,志願填報還是一個“熟悉”的“陌生”朋友。三年前,同學們都是懷著考大學的理想走進高中校門的,“事非經過不知難”,而今,面對2000多所高校,幾百個專業,大多數的大學不瞭解,大多數的專業不熟悉,面對上什麼樣的大學,上哪一所大學,大多數考生真的是無所適從,一片茫然,更不用說將來的就業方向。大家為之奮鬥三年的“大學”竟然瞬間變得那樣模糊不清。面對高考分數,到底腳踏哪隻船?大部分人可能會舉棋不定,瞻前顧後,患得患失。

那我們怎樣合理地選報高考志願?怎樣選擇一所有利於自己發展的大學?怎樣找到自己人生的新起點?高考志願填報當前,我認為須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熟悉當年的高招政策,瞭解各高校招生方案,尤其是預填報志願學校

每年高考後,各省市都會通過相關的刊物和網絡平臺介紹、宣傳當年的高考政策、招生方案。考生們可利用高考後而分數公佈之前進行“備課”,詳細閱讀、學習相關政策文件,熟悉當年的有關信息,例如在山東,由“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的普通高校招生必讀專刊《現代教育》,每年都在上面發佈“山東省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工作實施意見”“普通本科院校投檔錄取情況統計信息”,當年的招生政策、近三年各招生院校在本省的投檔計劃、投檔比例、投檔分數一目瞭然,這些是很好的參考。還有《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也是當年志願填報不可缺少的首選資料,大家一定要靜下心來很好地學習、研究、分析。

2、志願填報,爭取使用好每一分,力求“門當戶對”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高考向來分數為王,考好了就有高分,誰有高分,誰就佔有選擇理想學校的優勢,但是若選不好志願也上不了理想大學。在高考分數既定的前提下,在允許報考的範圍內,我們務必反覆斟酌、分析、比較,一定要下好功夫、做好功課。每年的高考成績榜上,密集分數段內,理科類1分之差就是1000多人的名次差距,多一分,就是超越了1000多位考生,所以,志願面前,我們一定珍惜使用好這來之不易的成績,用好每一分。

按照分數報志願時,一定要講究“門當戶對”,既不能首鼠兩端,又不能好高騖遠。首先,對照每年由招生考試院公佈的當年高考分數段統計表,分析一下自己在本省的“段位”,也就是分數段位置,然後,根據相關資料,將招生院校大體的劃分一下檔次,如果你將高考分數劃成了三個檔次,那麼,你可對應的將招生院校劃成三類,“985”“211”“部屬院校”“省屬院校”“地市級院校”等,然後比對自己的成績,根據自己的喜好,專業發展前景等做全面考慮。

報志願就像嫁姑娘、找婆家,關鍵時候還真得“門當戶對”,高分可以屈就,但低分絕不敢奢望,“想攬瓷器活,須有金剛鑽”,明明是在二檔的分數線上,如果去爭取一類院校,肯定風險很大。

記得有一年,一位考生只填了一個志願――他一直非常向往的“浙江大學”,雖然他的高考分數也是非常具備挑戰實力,最終被錄取,但這樣的冒險,我還是不建議同學們去嘗試,因為我們選擇的機會只有一次,不能拿前途做賭注。

3、你的老師是最能給你提供有效幫助的人

高考政策變化日新月異,考生、家長几乎沒有經驗,一些過來人也很難為考生提供實質性的幫助,與其聽講座、跑諮詢會,不如很好地跟高三班主任、老師們深入交流。他們都是從當年的高考中脫穎而出,走上工作崗位的,也是教育教學的骨幹、精英,他們每年都關注著不斷變化的高考形式,最熟悉當年的招生形勢、招生政策,而且只有他們熟悉你的特長,瞭解你的興趣愛好、發展潛力,最能夠給你提供最接地氣的建議。所以,要報志願了,不要犯“燈下黑”的錯誤,捨近求遠,轉了一個大圈,“挑肥揀瘦”找了一個“外行”,那可就真的誤大事了。同時還建議諮詢近幾年家中有過考生的親戚朋友,他們當年填報志願的過程以及在大學的學習經歷都能給你提供可行的建議。

另外,在跟老師、家人、朋友的交流中,最好多出幾個“選擇題”,不出“填空題”,也就是說,向準備諮詢的對象呈上你的高考分數,列出你預選的“志願學校”,然後靜下心來聽一下他們的建議。如果自己一點主意也沒有就讓對方幫你選擇,會無形中增加難度,可能讓對方無從下手,最終他們的建議很可能與你的意願相差太遠。

4、將填報志願當成“上課”,嚴格遵守志願填報時間要求

離開了學校,沒有了起床的鈴聲,沒有了上課的信號,晚上盯著“世界盃”歡呼雀躍到深夜,第二天一覺睡到中午12點,下午又是迷迷糊糊半天,晚上再接上“世界盃”,忽然有一天想起來高考還要填報志願,打開系統一看,時間早過了!這不是笑話,每年各地都有學生因為疏忽大意,錯過了志願填報時間,耽誤了自己的大好前途,這實在太可惜了。所以,志願填報可以參考別人的建議,但絕不能依賴任何人。

建議同學們假期裡組織自己的同學,聯繫個小圈子,相互交流報考信息,時不時地相互提醒,以免“貽誤戰機”。此外,還建議同學們把當年各批次的志願填報時間、各批次的錄取公示時間列個時間表,張貼在家中的醒目處,時時提醒自己,不要耽誤了報考事宜。在這方面,可以讓家人及時提醒自己。

5、學校選擇的地域性建議

由於各地的高等資源配置不同,各地考生在選擇到哪裡去讀大學這個問題上不盡相同。北京、上海的同學普遍不願意離開本地,環境熟悉,教育資源好,名牌大學多,而一些二、三類城市的考生卻總以為在家門口上大學找不到大學生活的感覺,總喜歡離家遠一些,男孩子尤甚。這裡面有它的道理。但是,也有一個問題不得不考慮,從招生計劃上看,往往是各省市高校在本省的招生名額遠遠多於在外省市的招生名額,這無疑就增加了本省考生報考外省市高校的難度,所以,在選報志願高校時一定要認真關注該校在本省的招生計劃數。同時,同樣選擇本省市的院校,除了那幾所知名度高的院校,其它經濟發達地區的院校就永遠比經濟不發達地區的院校火,例如在山東,除了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師範大學等幾所高校,在其它高校的選擇上,大多數的考生是選東不選西,即選擇東部沿海城市院校的多,選擇西部地區院校的少,這無意中就形成了一種人為的錄取分數上的高低差,這一點也不得不考慮。有了適合自己分數的學校,是選一個心儀的城市,還是選一個心儀的專業,就看自己的取捨了。另外,談到地域性,交通的便利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女孩子,每年的寒暑假,乘車的方便、旅途的長短、安全,都是應該提前考慮的。

6、學校層次的選擇

談到學校層次,要和學校檔次區分開來。學校檔次是學校的辦學實力,這裡所說的學校層次是指本科或者專科,過去有句話叫“能上985,不上211”,能上本科不上專科。這雖然是人們心目中無形的一種區分,但現實社會也是這樣。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現在的用人單位在選聘人才上,條件越來越高,不少經濟條件好的地區招聘條件明文規定學歷為“985”“211”“雙一流大學”,即便有的單位不明說,但錄取時總有一股暗流在汰選著應聘者。看來關鍵時候,“出身”真的很重要。同理,能上本科不上專科,有的考生為了一個心儀的學校、一個心儀的專業,捨棄本科讀專科,還拿“專升本”來安慰自己。請大家記住,本科是你的第一學歷,這一點你一輩子都無法改變,專升本後的本科是你的第二學歷,將來用人單位是看第一學歷的。說白了,即使民辦高校的本科也比所有的專科強。拿著本科的分數上專科,太虧了。

高考志願的填報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完的,諸如“衝一衝” “穩一穩”“保一保”,諸如“層次策略”“梯度策略”,諸如“提前批志願的填報”,諸如“服從調劑”等等事項,想必平時老師們給你講過不少,在此暫且不講,上述所言只是給同學們提個醒,志願填報既要有大視野,也要於細微處覓驚喜!最後,祝願2018年全體考生心想事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