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声律启蒙》——孔子最有成就的学生

声律启蒙分上下两卷,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下卷十二侵的第一部分。

《十二侵》

眉对目,口对心。锦瑟对瑶琴。

晓耕对寒钓,晚笛对秋砧。

松郁郁,竹森森。闵损对曾参。

秦王亲击缶,虞帝自挥琴。

三献卞和尝泣玉,四知杨震固辞金。

寂寂秋朝,庭叶因霜摧嫩色;

沉沉春夜,砌花随月转清阴。

眉对目,口对心。锦瑟对瑶琴

这里的眉和目,口和心是人体器官名称相对。锦瑟和瑶琴都是古代乐器。瑟有五十根琴弦,后来减少到25根弦。而琴最初有五根弦,后来变成了七根,叫做七弦琴。漆有织锦纹的瑟叫做锦瑟,装饰有美玉的琴叫做瑶琴。锦瑟和瑶琴也就代表着妆饰静美的乐器。

《声律启蒙》——孔子最有成就的学生

晓耕对寒钓,晚笛对秋砧

晓耕是说早晨很早就去耕种劳作;寒钓则是在寒冷的天气里去钓鱼。晚笛是在傍晚吹笛子的声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这样的描写:傍晚时分,回家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子。象吕洞宾的诗《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秋砧是秋天打衣服的声音。砧就是石头,古代洗衣服的时候,有人把衣服放在石头上用棒槌捶打。在古代,秋天的时候妇女们要做寒衣,寄给守卫边关的亲人们。所以秋天的时候,打衣服的声音就相对比较集中。象大诗人李白曾经写过这个场景:“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声律启蒙》——孔子最有成就的学生

松郁郁,竹森森。闵损对曾参

松郁郁和竹森森是形容松树和竹子长势茂盛。我们就不多说了。闵损和曾参都是孔子的学生。闵损非常孝敬父母。他的母亲去世以后,父亲给他找了一个后妈。后妈对自己亲身的两个儿子非常好。却经常虐待闵损和他弟弟。他的父亲得知后,就想休了他的后妈。可是闵损却劝阻说:“后母在,自己和弟弟只是受点委屈。可是后妈被赶走,她的两个亲生儿子就变成了孤儿。”后妈听说后,感到非常惭愧,从此对他们兄弟四人都一视同仁了。后世人把闵损列为孝子的典范。

曾参就是曾子。是孔子得意的门生之一,也是孔子学生中最有成就的一个。他编著了《论语》,自己还写了著名的儒家经典《大学》和《孝经》。被历史上称为“宗圣”。

《声律启蒙》——孔子最有成就的学生

秦王亲击缶,虞帝自挥琴

这幅对联写的是两个典故。上联说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名臣蔺相如的故事。蔺相如随同赵王出使渑(miǎn)池之会。因为当时的秦国非常强大,在宴会上,秦王当众羞辱赵王,让赵王为他弹琴,还让史官纪录下来。蔺相如就大胆地走近秦王,用性命威胁秦王,逼着秦王也为赵王击了一下缶。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下联写的是上古帝王舜,舜建立了虞国,所以历史上也称为虞舜。在《史记•乐书》中说:舜发明了五弦琴,还经常用来弹奏《南风》。虞帝自挥琴说的就是这个典故。

《声律启蒙》——孔子最有成就的学生

寂寂秋朝,庭叶因霜摧嫩色

沉沉春夜,砌花随月转清阴

这是一幅写景的长联。上联写的是秋天的早晨,四处一片寂静,叫做“寂寂秋朝”。庭院中的树叶因为霜雪的摧残而失去了娇嫩的颜色,简写就成了“庭叶因霜摧嫩色”。下联相对应的是春天的夜晚。春天的晚上四周一片沉寂,天上的月亮也慢慢的淡去了,大地也由明亮慢慢的变成了黑暗。花墙的花随着月光的变暗,也由清楚可见慢慢地隐去了。用一句话整理,就成了:沉沉春夜,砌花随月转清阴。

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喜欢《声律启蒙》的朋友,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或头条号。想系统学习声律启蒙的朋友,可以在留言区和我们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