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不是所有的武术都出自少林,关于我们客家自己的武术你了解多少?

不是所有的武术都出自少林,我们客家也有属于自己的武术——客家拳。

不是所有的武术都出自少林,关于我们客家自己的武术你了解多少?

客家拳的由来

因其广泛流行于广东客家地区而得名,客家是逃难中的流民,生存环境极为恶劣,为了生存和发展,客家人习武成风。“流民拳出昆仑山,百花错拳藏机关,错中将错错中错,天王托塔稳如山……”这是客家拳术中流民拳的练拳歌诀,相传这种拳术起源于长江以北,经出逃的流民演变而成,这也与客家武术的形成轨迹大体相同。筚路蓝缕的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会遇到猛虎野兽、土匪流氓,还有本地人的排挤,因此,客家人都会学一两招防身,习武也曾是客家地区的特色之一。

不是所有的武术都出自少林,关于我们客家自己的武术你了解多少?

幸存的莫家拳谱

主要流派

据记载,客家武术有“刁家教”“李家教”“钟家教”“岳家教”“流民拳”等,其中,“流民拳”是因其由流浪的流民所教而得名,是极少数没有以姓氏命名的流派之一,晚清时期“流民拳”在五华等地得到了改进和发展,使之得以传承。除此之外,梅州客家地区还有“刘家教”“牛家教”“张家枪棍”等武术流派,

不是所有的武术都出自少林,关于我们客家自己的武术你了解多少?

风格特点

客家拳特点为动作灵活多变,发劲快速有力、擅发短劲,含胸蓄气,步型多为半马步、小弓步、小马步。步法以跟步、垫步为主,跌打滚翻动作多,手脚配合,讲究实用。器械使用多为棍、杆、双刀、铁尺、色、勾、镰、卡头、大刀等。客家人在体型上吃亏,与人对打,务求一击即中,因此客家武术出手必中要害,在攻击时上以咽喉、中以心窝、下以阴部为重心,主要是让敌人暂时痛到无力反击,并争取脱逃的空间和时间,或加以反击。客家功夫是在兵荒马乱的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实战拳法,要求速战速决,一击必杀,故有“招不过三”的说法。

不是所有的武术都出自少林,关于我们客家自己的武术你了解多少?

随着时代的发展,上世纪50年代起客家拳派的民间习练群体逐渐萎缩,技艺传承日渐衰微,这项具有迁徙印记的客家传统文化应该走向何处。客家的文化需要我们的关注,这样才能让它们走的更长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