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為什麼中國運動員普遍巔峰期短,一個致命原因或許是關鍵

為什麼中國運動員普遍巔峰期短,一個致命原因或許是關鍵

中國運動員的代表性人物姚明和李娜,都在三十歲左右的運動黃金年齡(對西方人?)退役,甚至於不動體力動腦力的中國圍棋運動員也是如此,十幾歲年少成名,但到了三十歲左右就退役或接近退役,泯然眾人矣。與此相反,國外尤其是西方運動員,三十歲左右是其運動黃金年齡,例如費德勒和小威,到了三十六歲高齡還在奪得大滿貫冠軍,今年又剛剛奪得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冠軍!例如鄧肯,到了三十八歲高齡還率隊奪得NBA總冠軍,例如趙治勳,到了四十二歲高齡還全部囊括和衛冕棋聖、名人和本因坊三大冠!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中國運動員的運動巔峰壽命普遍不長呢?

為什麼中國運動員普遍巔峰期短,一個致命原因或許是關鍵

小編認為都是體制內運動員,你榮譽拿到了,未來的前途也差不多定了。比如拿了奧運冠軍,那未來在體制內也有個位置了,這種情況下退役了前途一片大好。因為一來,你不想搞專業的話,可以到地方體育局任個閒職,參與下推廣或者行政。畢竟運動員等於犧牲掉中學以後的個人生活,訓練十幾年,想和家人團聚下的心情也能理解。二來體制內還有年輕人等著上來也拿牌呢,如果有好一點的年輕人有足夠潛力接你的班,急流勇退不也是成人之美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