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小麥對健康的功力,你可能只發揮了一成

今天,咱們就說一下小麥這個司空見慣的糧食藥材,希望看完能對和你身邊的人有更多的幫助。

小麥對健康的功力,你可能只發揮了一成

小麥妙用

小麥,不等於小麥粉。

而是脫殼未脫皮的整粒小麥粒。

在《中華本草》上記載:“小麥味甘,性涼,歸心、脾、腎經。”

小麥最常用於養心寧神,在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就有專治髒躁的甘麥大棗湯。

而髒躁的表現則是“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這些心神失養的精神症狀。

這個方子常被用來治療屬於氣血虛弱導致的精神分裂、抑鬱症、更年期綜合徵、神經衰弱等精神類或神經系統疾病。

因此,我們在平時煮粥的時候可以取一把小麥與大米或小米一起熬成粥喝,有養心安神的作用。

適用於氣血不足或心血不足的失眠病人。

在我老家就有將小麥脫殼去皮後的小麥仁直接熬粥食用的習慣。

浮小麥妙用

所謂浮小麥,就是我們取一把小麥放在水裡,經過幾分鐘後那些仍浮在水面上的小麥。

這些小麥實際就是在生長過程中發育不良的乾癟小麥,這種小麥和發育好的小麥比皮多里面的可用麵粉少。

浮小麥也是味甘性涼,在歸經上則只歸心經。它的主要作用是養心止汗,清虛熱。

所以,用浮小麥配合酸棗仁、五味子、生地等可治療陰虛盜汗。

配合西洋參、五味子等可以治氣陰兩虛引起的自汗。

配合銀柴胡、青蒿、鱉甲、知母等養陰清熱藥也可以退陰虛引起的虛熱。

單從緩解盜汗、自汗的症狀來講屬於虛證的沒有舌苔厚膩現象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取浮小麥10-30克水煎代茶飲,也可以將浮小麥直接與大米或小米混合在一起熬粥吃。

但這僅僅有緩解症狀的作用,真正的治療還需要大夫根據脈象處方治療。

麥麩妙用

麥麩,就是小麥外面那層褐色的皮。在小麥被加工成麵粉時被脫下的皮就是麥麩。

說到這裡,順便歪個樓講講挑小麥粉的方法,我們在挑小麥面的時候經常會以白為標準,總覺得麵粉越白就越好。

但這似乎是個誤區,因為小麥在加工為麵粉的時候,往往脫皮的遍數越多,麵粉就越白。

但是,那些脫皮遍數少的麵粉往往卻是含有小麥皮裡多種B族維生素更多的,而那些特別白的麵粉第一是這些維生素少了,第二還有可能被人為加入了增白劑。

當然,發黑的麵粉口感上可能比白的要稍微粗糙些,做出來的麵食也沒那麼好看,但你獲得了健康。

麥麩很少被當做中藥來使用,但卻經常為其它中藥賦予一些新的功能。

在中藥裡那些健脾、消食類藥物往往在炒制的時候都是用麥麩來拌炒,這樣可以加強中藥的健脾胃功能。

中醫認為麥麩性味甘、涼,可以治虛汗、盜汗、腹瀉、口腔炎等病。

所以,在我們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可以用麥麩和麵粉混合製成餅狀放在餅鐺上烙至兩面焦黃做零食吃,也可以起到健脾胃,養心止汗的作用。

關注我們,每天更新養生內容!

文 王志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