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先猜猜下面兩首詩中“?”的字,看看這兩個字之間的關聯: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上頭。

—[宋·楊萬里《小池》]

綠樹陰濃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唐·高駢《山亭夏日》]

第一首詩的答案是——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第二首詩的答案是——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他們組成了一個節氣——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對啦!明天又迎來一個全新的節氣——立夏,大家還記得立夏前一個節氣是什麼嗎?

在上一個穀雨節氣裡,我們學到了雨、苗、鳥、春、手、走這些漢字,那麼立夏這個節氣,我們可以從字卡里學到哪些漢字呢?快隨我來~~~

配音 | 佑佑 組稿 | 卉卉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夏天正式開始,萬物逐漸生長茂盛,白天變長了,晚上變短了;這個時候的溫度明顯升高,雷雨增多。

這個時期雨水到來的時間和雨量的多少,都和秋天的收成有密切的關聯。農諺說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掛。”

夏天的夏,還有“大”的意思,表示春天播種下去的植物開始直立長大。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古書上說:“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夏季共分為三月,即孟夏(4月-5月)、仲夏(6月-7月)、季夏(7月-8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初夏階段,萬物都非常秀美,可以說是一年中最美的月份,天氣溫熱但是不炎熱。此時,江南地區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加,立夏前後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大好季節。農民伯伯有:““多插立夏秧,穀子收滿倉”的諺語。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立夏時節,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春小麥作物開始開花,花粉飛散,這個過程叫揚花;而小麥內光合作用產生的澱粉,和轉化的蛋白質通過同化作用貯存在小麥種子裡,稱之為灌漿,此時小麥揚花灌漿,油菜也接近成熟。

立夏有三侯:

一候螻蟈鳴

螻蟈是一種住在田野裡的黑色昆蟲。立夏時節,它們開始鳴叫 ,和著樹上昆蟲、鳥雀的奏鳴,彷彿在演唱一首《田間初夏頌》。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二候蚯蚓出

生活在土裡的蚯蚓展開身體,一點一點地拱出地面呼吸新鮮空氣,它們還會幫農民伯伯翻鬆泥土呢!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三候王瓜生

王瓜也叫土瓜,是一種爬藤植物,立夏時節長得特別快,再過一個多月,就會結出紅色的果實啦!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如果說春天是出生的季節,那麼夏天就是長大的季節。《詩經·小雅·四月》裡是這樣說的:“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扶疏的意思是枝葉茂盛的樣子;陶淵明的《讀山海經》也記載:“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說的就是立夏時節草木繁茂,所有的動植物都進入旺盛的生長期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我們知道古代的詩人們非常喜歡親近自然。夏季來臨,到處鬱鬱蔥蔥,伴著優美的景色,他們喜歡一邊遊玩一邊讚美。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閒居初夏午睡起》

宋·楊萬里

梅子留痠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孟夏》

宋·賈弇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

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絃。

立夏·習俗

古詩云:“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樑上笑喧閨”。立夏最引人注目的風俗就是“秤人”。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掛起一杆大秤,全家老少都要稱一稱體重。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立夏之日的“稱人”習俗主要流行於我國南方,起源於三國時代:傳說劉備死後,諸葛亮把他兒子阿斗交趙子龍送往江東,並拜託其後媽、已回孃家的吳國孫夫人撫養。那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著趙子龍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來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體重多少,再寫信向諸葛亮彙報,由此形成傳入民間的風俗。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

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會帶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南郊去祭祀祝融,為了請求他能保佑整個夏季的平安。因為傳說掌管夏季的天神是祝融。他是火神,所以前去祭祀的人們,要乘坐紅色的馬車,騎紅色的駿馬,穿紅色的衣服,戴紅色的玉佩。

立夏節氣,在民間還有“嘗三鮮”的習俗。它們是田地裡的地三鮮、果樹上的樹三鮮、河水裡的水三鮮。地三鮮是指蠶豆、莧(xiàn)菜和竹筍;樹三鮮是指櫻桃、枇杷和杏子;水三鮮是指螺螄、河蝦和鰣魚。“立夏”是一個品嚐新鮮美食的節氣,應節氣享受這些美食可真是一種樂趣啊。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而在眾多“嚐鮮”食材中,蠶豆毫無疑問是其中的明星。蠶豆別名甚多,又稱“羅漢豆”、“佛豆”、“夏豆”等等。花開在陽春,黑心,香氣甜濃。入夏結實,味道鮮美。

魯迅先生在中說:“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菱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蠱惑。”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過去每逢立夏前一天,江浙地區的孩子們會向鄰家討米一碗,用蠶豆、雷筍、豌豆、莧菜煮“立夏飯”,寓意五穀豐登。

除了吃,還有玩,甚至還是連吃帶玩,那就是立夏日裡最著名的遊戲:鬥蛋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鬥蛋說白了就是“比比誰的蛋殼硬”:大家各自拿著雞蛋,尖的那部分是頭,圓的那部分是尾巴,蛋頭撞蛋頭,蛋尾撞蛋尾,一個一個鬥過去,鬥破了殼的,認輸,然後把蛋吃掉,而最後留下的那個鬥不破的小強,被尊為“蛋王”。

說到這裡,大家感受到初夏的絢麗多姿了嗎?

初夏,是一首打動人心的樂曲:白天,蟬兒齊鳴,鳥語斑斕;夜晚最為熱鬧,你可以“聽取蛙聲一片”,時高時低,抑揚頓挫;如果遇到陰雨綿綿的天氣,更是人間美景。初夏的雨與大地合奏一首《夏季交響曲》,這種感覺真是棒極了。

從立夏這個節氣中我們學到了立、大、天、田、蟲、瓜、草、人這些漢字爸爸媽媽還可以把這些漢字串聯起來,給孩子講一個立夏的故事——

立夏時節,春天播種下去的農作物開始直並且長;這時候氣不冷不熱,是一年中最美的時候,讓人感到非常舒適。蛙類動物開始在間覓食;有一種叫螻蟈的黑色昆也開始大聲地鳴叫,爬藤植物王正慢慢變成熟。初夏,木繁茂,動植物進入了一個旺盛的生長期。除了這些自然物候的變化之外,立夏各個地方還有非常有趣的習俗,比如:“秤”、迎夏祭祀、嘗三鮮等。

圍繞“立夏”這個節氣延伸和展開的漢字還有很多,爸爸媽媽跟孩子在大小星球的“漢字奇遇”奇妙盒裡一起找一找有關這個節令的其他漢字,發掘裡面有意思的故事吧!

音頻 | 大小星球錄製

配圖 | 除字卡和特別標註外 皆出自視覺中國

| 相關閱讀 |


大小星球馬上要出新品了,和節氣有關的哦,敬請期待!

螻蟈聲聲迎夏到|一起來認識立夏節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