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悲劇!18個月大的寶寶服用泡騰片後窒息死亡,只因媽媽忘記...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藥品被製作成泡騰片的形式。不少家長都給孩子使用過泡騰片藥品,對於不肯吃藥的孩子來說,泡騰片泡水服用好接受多了。然而,有一名18個月幼兒,卻因為家長用錯誤的方式喂服泡騰片而最終死亡。

悲劇!18個月大的寶寶服用泡騰片後窒息死亡,只因媽媽忘記...

奪命泡騰片

4月27日晚10點多,小牧浩因為感冒發燒,在一家省級醫院掛吊針。除了輸液,醫生還配了兩盒藥,一盒“娃娃寧泡騰片”,服用標籤上面寫著“口服”;還有一盒“柴黃顆粒”,服用標籤上寫著“沖服”。

輸完液後,小牧浩的母親從標明“口服”的“娃娃寧泡騰片”盒子裡拿出一粒直徑約6毫米的藥丸,沒有看說明書就塞進了寶寶嘴巴中,並餵了一小口水幫助寶寶下嚥。

悲劇!18個月大的寶寶服用泡騰片後窒息死亡,只因媽媽忘記...

沒想到過了10多秒鐘,寶寶的手腳突然抖動起來,緊接著開始劇烈地咳嗽,嘴邊也慢慢變成了青色。看著兒子表情異常,搖晃他的身體也沒有反應,年輕的母親一下子懵了!還以為孩子是噎住了。

寶寶的父親牧華見到這幅情景,立即抱起孩子喊來醫生。用力拍打背部,催吐,很多方法試過後,小牧浩的症狀還是沒能得到解決,甚至連心跳和呼吸都已經十分微弱。於是被送進搶救室進行手術。

手術切開氣管後,醫生終於取出已經化為一攤水的泡騰片殘跡。本以為東西取出後,小牧浩可以脫離危險了。醫院卻發出通知:小牧浩因為腦部缺氧時間過長,搶救無效死亡。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主管藥師表示:泡騰片屬特殊劑型,需特殊服用方法,它含有泡騰崩解劑,一般是有機酸和碳酸鈉或碳酸氫鈉的混合物,遇水後二者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若直接將其放入口中,大量氣體急劇充斥氣道,有引起窒息的風險。

所以,泡騰片絕對不要幹吃!

悲劇!18個月大的寶寶服用泡騰片後窒息死亡,只因媽媽忘記...

泡騰片的泡法是很有講究的,正確的用法是:先取半杯涼開水或溫開水(100~150毫升),將一次用量的藥片投入其中,待氣泡完全消失後,即藥物全部溶化,搖勻後服下。

而且,服用泡騰片還要注意幾點:

① 要現喝現泡,放置過久,溶解於水中的藥物會因氧化而失效。

② 用水不能超過80攝氏度。水溫過高會使藥物有效成分部分或全部失效。

③ 不能用茶水或飲料泡服,因為會產生化學反應,生成有害的物質。

④ 兒童要在家長的看護下服用,切莫讓兒童自行服用。

⑤ 嚴禁直接口服或含服。

⑥ 本品保管中密閉不嚴、受熱或受潮,泡服時會出現不溶物、沉澱、絮狀物等,不宜再服用。

有的家長可能知道泡騰片怎麼服用,每次給孩子喂藥前也都會看說明書,所以覺得這種錯誤服藥導致的事故只是極少數事件,然而據資料顯示:國內每年死於不良用藥的人群中,兒童佔到了30%。

國家衛計委發佈的《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顯示,因用藥不當,中國每年約有3萬兒童陷入無聲的世界。造成的肝腎功能、神經系統損傷更是難以計數。

還記得曾經紅遍全國的舞蹈《千手觀音》嗎?領舞邰麗華兩歲時,因一次高燒注射鏈黴素失去了聽力。而這個舞蹈團的20多個聾啞演員中,竟有18個是因為藥物致聾,而且大多都是在幼兒時期因發燒使用抗生素所致。

悲劇!18個月大的寶寶服用泡騰片後窒息死亡,只因媽媽忘記...

所以家長們,千萬別不當一回事。為了提醒更多的家長,我們總結了一些兒童服藥的常見誤區,快來檢查一下你中槍了沒?

1、捏住寶寶的鼻子強行喂藥

有的中藥或沖劑氣味難聞,寶寶不肯張口,一些媽媽沒辦法,只要捏住寶寶的鼻子強行灌藥,殊不知這種方式很容易使寶寶把藥嗆進呼吸道而窒息。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家長要立刻採取急救措施,用雙手環抱寶寶腹部,使寶寶的背緊貼著自己的腹部,雙手用力擠壓寶寶的腹部,使寶寶彎腰排出氣道內的異物。如果無效,需立即送醫。

2、給寶寶幹吞藥片

很多寶寶不會就著水吞嚥藥片,常常水喝下去了,藥片還在嘴裡,有點媽媽就會讓寶寶把沒有吞下去的藥片乾嚥下去。這樣容易導致沒有水潤滑的藥片損傷消化道黏膜。

如果寶寶吞嚥藥片困難,建議媽媽們可以把藥片碾碎成小片,比較容易吞嚥。

3、欺騙寶寶藥物味道就像糖果

很多家長為了哄孩子吃藥,會說藥片味道一點也不苦,還像糖果一樣甜甜的,你是不是也這樣說過?

事實上現在很多的兒童用藥為了迎合孩子的口味,會包裹糖衣,或是添加甜味。比如一些維生素C泡騰片就色彩鮮豔,而且口感香甜,就像糖果一樣吸引孩子,讓孩子誤以為是糖果或飲料。錯誤服用可能會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將藥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

4、擅自使用藥物

很多人家中都會備一個小藥箱,裡面放一些常用的感冒藥、退燒藥、消炎藥...寶寶感冒發燒,有的媽媽覺得不太嚴重,不用去醫院,隨便吃點藥就好了,這樣是絕對不可以的!

首先,很多人家中的常備藥都是成人藥品,大部分成人藥品是不能給嬰幼兒使用的,能使用的藥品劑量也和成人的用量不一樣。所以千萬不可以擅自給寶寶用藥。

有的媽媽會問,孩子老毛病了,上一次醫院開的藥還剩下些,能直接給他吃嗎?答案也是不行的!看上去症狀相同的病情卻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即使同一個寶寶得了和先前完全相同的病,在給寶寶使用相同的處方藥之前,也要請醫生檢查,告訴醫生你手頭現有的藥品,讓他來作判斷。千萬不能因為一時之懶而擅自使用藥物。

5、服藥時間過長

有的家長給孩子一連吃了好幾天的藥,病情都沒有好轉,便繼續堅持給孩子服藥。

像這種情況,其實一般藥品說明書上都有註明,如果服用多少天還未見好轉,需要詢問醫生。因為很可能寶寶的病症並非表面看來那麼簡單,需要儘快帶他去醫院就診。不然有可能延誤有效的治療期或者使疾病惡化。

6、沒有依照指示喂藥

給孩子喂藥前,一定要注意看說明書。像泡騰片就是需要泡水服用的;一些糖漿類藥物服用前要先搖勻;某些鹼性藥物不能與果汁同時服用,因為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質,可使許多藥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溶化,酸鹼中和會使藥性大減;不能用牛奶給寶寶服藥...

這些服藥原則家長應該要提前瞭解,如果沒有按照指示服藥,輕則影響藥效,重則危及生命。

悲劇!18個月大的寶寶服用泡騰片後窒息死亡,只因媽媽忘記...

做父母的都是愛子心切,看到孩子生病不舒服,心裡都是著急,只想讓孩子趕緊吃藥,快點好起來。但是就算再心急,在吃藥之前,我們也要看一眼說明書呀!只要我們多問一句醫生有什麼要注意的,多瞭解一下喂藥的方法,多注意一點服藥的禁忌,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希望這個18個月大孩子的生命,能給所有年輕家長一個教訓。藥是救人的,任何一個生命都不該因為吃藥方法不對而受到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