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攝影中是不是真的存在“決定性瞬間”?

“決定性瞬間”這個詞幾乎與佈列松變成同義詞了。決定性瞬間是指所有事物都有那麼幾分之一秒,攝影師在觀察與按下快門同時的瞬間,所有元素都呈現當下最“和諧”或是“最具情境描述力”的狀態。

“當畫面的結構組成(景觀的、靜態的)與對象的動作姿勢等(內在的、動態的)融合成最能訴說,也是最能顯露場面配置之精華的一瞬間,就是決定性瞬間。”——佈列松

其實這句話是出自十七世紀時雷茲主教(Carinal De Rets)所寫的一句話:“天下之事莫不各有其決定性瞬間”。

剛開始街頭攝影時看到這個詞,就會跟那些“稍縱即逝”的瞬間聯想在一起,比如大家公認佈列松最能呈現“決定性瞬間”的照片:一個戴帽子的男人跳過水坑。

攝影中是不是真的存在“決定性瞬間”?

一直以為決定性瞬間是要靠“運氣”,“極快的反應速度”,以及“對相機功能的高度熟悉”才能抓取到那些在幾分之一秒鐘內就會消失的瞬間, 但很多人其實都誤會了“決定性瞬間”的意思。

如果再看一遍雷茲主教說的那句話:“天下之事莫不各有其決定性瞬間”,就會知道為什麼不只是運氣,不只是指那些不斷快速變化的瞬間,而那些“靜態”的人、事、物也有其“決定性瞬間”。

關鍵在於知道如何去觀察並在對的時間按下快門。拍攝“決定性瞬間”其實是有些技巧的,我們都以為佈列松的運氣很好,速度很快,總是能拍到一些難得的瞬間,但除了運氣,還有一些技巧。來看看有哪些技巧也能讓你拍到“決定性瞬間”。

1. 感受街頭的節奏

攝影中是不是真的存在“決定性瞬間”?

街頭攝影就像跳交際舞,攝影師跟街頭之間的交際舞。在街頭上的人事物都有他們的節奏。

比如公交車走走停停,紅綠燈變來變去,地鐵站手扶梯不停滾動,便利商店的自動門開開關關,路人在綠燈時踏出第一步,秒數剩10秒時開始快步或奔跑等等。

很多人覺得街頭攝影師必須速度快,眼睛快,快門快,移動快,沒錯,速度的確可以讓你抓到很棒的瞬間,但在講求速度之前,你必須要先慢下來感覺街頭的節奏。

就像前面說到的交際舞,只要一個人步伐錯了,就會踩到舞伴的腳或跌倒,整個節奏都亂了,街頭攝影也一樣,如果不試著感受街頭的節奏而只顧忙著走動,那便會失去很多看到精彩瞬間的機會。

去某個街角站著觀察周圍一陣子你大概就會感受到“街頭節奏”的意思。

2. 觀察、預測

什麼時候該按快門應該是很多人對街頭攝影的疑問,比如“你怎麼知道那個時候會有人經過”、“你怎麼知道那個人下一個動作是什麼”、“怎麼那麼剛好就能拍到”。

各位有沒有看過尼古拉斯凱奇的一部電影《預見未來》(Next),電影中男主角擁有能預測兩分鐘後會發生的事情的超能力,他會在腦海裡將所有的可能性都看過一遍,然後作出最有利的選擇。

街頭攝影師有這種能力,並不是說有超能力,而是可以透過細心地觀察去猜測可能會發生的狀況。

簡單的想像比如小朋友剛學騎單車下一秒可能會摔跤,一個路人抱著五杯咖啡搶紅燈過馬路,有可能會把咖啡打翻,在鬧區站在一張有趣的海報前面,可能會有某個有趣的人經過形成好玩的對比,一個人低頭看著手機走路下一秒可能會踩到狗屎……

試著觀察並練習預測一分鐘內在你周圍可能會發生的狀況,在那一分鐘內你會有很多機會拍到你要的“決定性瞬間”。街頭攝影師的觀察力要練習到像Jason Bourne一樣在進入一個環境的時候已經對周圍瞭如指掌。

3. 不要停止期待精彩瞬間的發生

攝影中是不是真的存在“決定性瞬間”?

有本暢銷書叫做《秘密》,是說當你不斷去想象期待的事情會變成現實,最終成真的可能性就會變得很大。

當然我們不可能一直期待街頭給我們無止境的精彩瞬間,只是當你在做這種期待時你觀看的方式會變得不一樣,期待某個街角會出現有趣的畫面,期待一轉頭就會看見很棒的構圖,期待走到下個街口會有很棒的光線等等。

當你做這種期待時你會漸漸知道該怎麼去觀察,往哪邊去觀察,並漸漸知道該在什麼時候按下快門。簡單地說就是街頭攝影師的意念。

4. 等待時機

攝影中是不是真的存在“決定性瞬間”?

很多佈列松的作品看起來都是非常難得的瞬間,無論是構圖,或是畫面中出現的人物,光影場景及人物之間的互動,我們只能感嘆佈列松的運氣跟技巧,但是否有思考過他為什麼總是能拍到那麼多精彩的瞬間?

當然,技巧及運氣在街頭攝影中缺一不可,但如果你將佈列松的底片攤開來看,你就知道他為何能常常拍到那些精彩的瞬間。這個技巧叫做“等待”。

當你看到某個很棒的場景或光線,在那邊等一陣子,等某個人經過,等某個狀況發生,等某個光影變化……

很多人喜歡將街頭攝影比喻為獵人,獵人的特性是他們不會一直走動,會守在一個地方等待,並在對時機出手。

街頭攝影師也必須要學習等待,而不是一直走動找尋拍攝目標,試著守在一個點觀察,並在正確的時機用快門去“創造”一個精彩的瞬間。

攝影中是不是真的存在“決定性瞬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