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心神寧定、厚積薄發:收穫大涵養、大格局的正途

孔子講:“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說話做事,該慢下來的事情,就必須慢下來,紮紮實實地做好。而養心與求知,恰恰是人生種種修行裡,最急不得的事情。心如若隨著權與利跳來跳去,不過徒然心煩而已。

孔子日曾與幾位侍坐的弟子閒談,讓他們談談志向。子路性子急,孔子話音未落,他就洋洋灑灑地講了一大套。可子路萬萬沒想到,他這一通情感流露,卻讓孔子轉身就賞了他一聲冷笑,這熱臉可是大大地貼上了涼屁股。

心神寧定、厚積薄發:收穫大涵養、大格局的正途

孔子事後也解釋了冷笑的原因——“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不是說你講得不好,而是你這沉不住氣的勁兒,太不像樣。

孔子一直強調“敏於行而慎於言”,遇事須機敏麻利,雷厲風行。可講話最忌“搶”,一定要思慮清楚,等時機恰當,再慢條斯理地說出來。

急著發話,本就易失之慎重。即便話本身沒什麼毛病,若說話的時機不成熟,好話也多半成了壞話。試想,即便子路說破大天,師尊話音未落就搶將上來,任誰見了,不會先皺皺眉頭,怪他失禮?

北宋王安石變法為什麼會以失敗告終?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王安石太過於激進,就連王安石自己都承認改革激進,“緩而圖之,則為大利。急而成之,則為大害”。

心神寧定、厚積薄發:收穫大涵養、大格局的正途

他只認定一個目標,卻忽略了在實現這一目標過程中必然會連帶產生一系列問題。在短短數年間將十幾項改革全面鋪開,全面的得罪了各個階層支持者,於是改革陷入了進退維谷的窘境,加速了北宋的滅亡。

宋代神童方仲永年少時業藝驚人,家家羨慕,可他父親偏偏圖他早賺名利,不讓他靜心學習,終日帶他出席各種名流聚會,博取名聲。

就這樣,方仲永的學養日退五尺,最終沒能避免“泯然眾人”的命運。

大涵養的積澱,遠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無論心智的歷練,還是知識的學習,都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長。

唯心神寧定,厚積薄發,才是收穫大涵養,大格局的正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