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戰疫日記:SARS那年,我的高考支援填報了臨床醫學


戰疫日記:SARS那年,我的高考支援填報了臨床醫學

胡秀梅醫生(南方都市報拍攝)

SARS那年,我正準備高考。當看到無數醫務人員為控制疫情做出努力,甚至有人付出了寶貴生命,更加堅定了我從醫的決心。填報志願時,我填的都是醫學相關專業。幸運的是,我如願以償地被臨床醫學專業錄取了。

17年後的除夕夜,我有幸成為廣東支援湖北疫情防控第一批醫療隊員,與我院當年小湯山抗擊“非典”的前輩郭亞兵主任、李利護長和史麗莎老師一起出徵、並肩作戰。

緣於研究生期間的課題研究,我對感染性疾病病原學診斷特別感興趣。2015年,我留在南方醫院工作,規培結束後定崗到檢驗醫學科微生物室,此後一直從事病原微生物檢驗工作。

2019年,我有幸被鄭磊主任及科室管理團隊一致推薦為我科感染性疾病實驗診斷小組組長。我們組建了南方醫院病原體診斷交流群,注重檢驗與臨床科室的溝通,力爭更好的解決臨床問題。


戰疫日記:SARS那年,我的高考支援填報了臨床醫學

作為一名檢驗工作者,我希望儘自己最大努力為新冠疫情病原快速檢測做些工作,但支援醫院檢驗科最初並不具備核酸檢測條件。看著臨床醫生和護士們都一批批進入病區一線,而我只能在酒店幫著大家進行防護訓練。說實話,我內心確有不甘。

到達武漢第三天,領隊助理王海明帶領檢驗的11位隊友成立後勤小組,暫時負責防護物質的清點派發、住宿問題協調、日常生活用品採購、安排三餐等問題。能夠保障其它隊友沒有後顧之憂的上班,我們感到責任重大。

初到漢口醫院,條件確實艱苦。病區入口臨時用兩個大櫃子搭建的緩衝區,從清潔區到汙染區之間幾道牆壁並不密封,緩衝間裡面沒有照明燈,隊友們只能摸黑脫去防護服,這給進入病房工作的隊友帶來很大挑戰。


戰疫日記:SARS那年,我的高考支援填報了臨床醫學

胡秀梅(中)與南方醫院隊友準備進入病區工作

剛到時醫用防護用品非常緊缺,眼罩和麵屏需要反覆消毒、重複使用。時值春節、疫情突發,本地醫院工作人員有些疲勞病倒,有些被調到別的病區工作,除了院感防控,我們還得自己承擔防護用品洗消和保潔工作。

在郭主任的帶領下,醫療隊三位負責院感管理的老師對病區進行重新分區佈置,並優化醫護人員的防護流程。隊裡成立了洗消小組,我也成為最初的成員之一。由於病區裡面很難找到一個絕對清潔的區域,每天洗消完的近百副眼罩和麵屏晾曬成了一個難題。


戰疫日記:SARS那年,我的高考支援填報了臨床醫學

如何避免晾乾過程中導致二次汙染,我們洗消小組反覆討論了各種方案。最後,我們想到用紫外乾衣機,通過68℃的熱風迅速烘乾,又可採用內置紫外燈管再次消毒。我們諮詢了武漢四家大型超市,答覆都是已售空。南方醫院領導得知我們的想法和需求,迅速給我們郵寄來乾衣機,終於把防護用品烘乾問題解決了,隊友的安全有了保障。

在郭隊、李強老師和其他檢驗隊員的齊心協作下,漢口醫院檢驗科的硬件設施逐步完善,檢驗工作量增加,2月中旬我開始進入檢驗科工作。因防護服比較緊張,我們一穿上就儘量多做些工作。幾天下來,我的額頭、鼻翼和後背因長時間被汗水浸溼,冒出很多小痘。跟老公視頻,開玩笑地說,我逆生長了,又開始長青春美麗痘啦!


戰疫日記:SARS那年,我的高考支援填報了臨床醫學

胡秀梅與檢驗科隊友李強(左一)、安泰學(右一)


目前,洗消工作仍由我們檢驗專業隊員排班完成。雖然洗消過程中,高濃度的消毒水刺激到鼻子痠痛、眼睛流淚,沒有一個人因此減少流程或降低消毒水的濃度,因為我們不能讓隊友的安全置於任何隱患之中。

到達武漢一個多月了,我最近收到越來越多親友的信息,大都在問“支援何時結束?何時回去?”。我統一回復,“隨醫療隊將抗疫工作進行到底!”

其實,第一時間報名出征,並非我一時衝動。我和老公都是醫務人員,1月23日廣州啟動一級應急響應機制時,我們就預計有可能要被調回去值班。老公說他已經向單位報告“春節期間在家待命,如有特殊情況隨時返回崗位”。我也告訴微生物室的同事“假期幾天都在廣州,如有需要隨時聯繫。”所以,我們留爸爸在廣州過年,萬一我們被臨時召回,他也可以幫忙帶小孩。雖然沒能回老家,爸爸有點不情願,但還是留下來支持我們了。

這些天我一直牽掛六歲的女兒,春節前那段時間比較忙,接連幾個月沒陪她過一個完整的週末。原計劃我初四值班,本答應從除夕到初三連續陪女兒,這次我又食言了。老公也因初二值班時接診新冠病例被隔離。半個月的時間,家裡只剩爸爸和女兒祖孫倆。不過從每天的視頻和爸爸發來作業來看,我和老公不家這段時間,女兒的自理能力和自覺性都提高了不少。對她來說,這也是一次歷練,也算得上成長過程中一筆財富吧。


戰疫日記:SARS那年,我的高考支援填報了臨床醫學

胡秀梅一家

有人說,“你們是英雄,舍小家,顧大家。別人避之不及的時候,你們卻奮勇而上。不怕嗎?”怕!怎麼會不怕,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梁砥柱。可是,沒有國家的安定祥和,哪有小家的平安幸福。

自從我們接到通知那一刻,檢驗科鄭磊主任、芮勇宇主任、孫德華主任和各位同事不斷地打來電話、發來信息,叮囑我們要做好防護,科室盡一切努力解決好家裡後顧之憂,並給寄來愛心慰問包裹。醫院領導不僅在醫用防護、生活用品和心理疏導給我們一線隊員極大支持,還在我愛人被隔離期間給予細緻入微的關照,讓我沒有後顧之憂。

雖然離開了自己的小家,我能時時刻刻感受南方醫院大家庭帶給我的溫暖,以及醫療隊裡各位兄弟姐妹們之間的親情。·

在抗疫前線,我們重溫了入黨誓詞,那一刻我心潮澎湃。我從學生時代入黨,如今已第七個年頭了,我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能深刻體會到一個共產黨員的職責和使命。

家國有難的時候,我們沒有理由退縮。只要我們齊心協力,肯定能打贏這場硬仗。到那時,我們自己也會佩服自己所做的一切。就像郭隊說的,這段武漢抗擊疫情的經歷,一定會成為大家生命終生難忘的寶貴記憶和精神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