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纳雍县苗族芦笙舞“滚山珠”


纳雍县苗族芦笙舞“滚山珠”

迁徙,是苗族的一段凝重历史。

纳雍县苗族芦笙舞“滚山珠”


浩繁卷帙中,最为悲壮的迁徙,应数蚩尤败于黄帝之后的那一段。

据传,在那段悲壮的大迁徙中,一支数万人的队伍把故土的房屋、山冈、河流以图案形式复制到裙裾和披肩之上,然后朝着黔西北黑羊大箐艰难进发。即将到达时,眼前荆棘丛生,迁徙受挫。

进退维谷之际,苗族后生挺进荆棘丛中,用身躯滚出一条道路,所有人这才得以安家落户。

纳雍县苗族芦笙舞“滚山珠”

为了铭记迁徙途中的艰辛,苗族后裔模仿先辈以身开路的动作,佐以芦笙伴奏,自创了名叫“地龙滚荆”的舞蹈。“地龙滚荆”的写实命名,寓意人与自然的对抗,表达了人定胜天的坚定。

这种采用写实方式命各的舞蹈,后来渐渐演绎成为写意的表达——滚山珠。

滚山珠这一舞蹈形式,附着了苗家人对自身民族的迁徙记忆,沉淀了这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心理与感情、思念与传承。

纳雍县苗族芦笙舞“滚山珠”

滚山珠自上世纪走进北京、走向欧洲之后,就以其丰富的内涵和高难度的技巧,惊艳华夏、享誉世界,成了纳雍人的骄傲。

……

几只土碗在地上摆出一个圆,手持芦笙的男男女女开始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表演,动作舞起来,芦笙吹起来,动作里连着故事,声音里藏着艰辛……

纳雍县苗族芦笙舞“滚山珠”

围着一地的土碗圈子,边奏边舞,苗家男人帽子上插着的箐鸡尾,舞成了一个民族的坚韧,苗家女子头顶盘绕的红线,舞成了一种亮丽的光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