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中国家电产业格局正在走向寡头化:海尔美的等品牌越来越强

中国家电产业格局正在走向寡头化:海尔美的等品牌越来越强

中国家电产业品牌格局的寡头化,现在来看,已是势不可挡。

贺扬||撰稿

在中国家电市场上,随着消费的两极分化,带来的品牌格局的多极分化,那么最终市场上会出现企业寡头化的经营新格局吗?

家电圈在梳理不同家电品类现阶段的主要品牌市占率后发现,家电品牌的寡头化趋势在中国家电市场上已是越来越明显。

按照这种趋势下去,未来各个家电品类市场上存活的品牌可能会有10个、甚至15个。但是每个品类能活得好、活得滋润的品牌数量,应该不会超过3、4个。

一方面,是随着消费需求的成熟、理性后,越来越多的用户出现了圈层化走势,这必将带来家电品牌选择和消费的固化,加速一些品牌的市场份额集中;另一方面,综合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产业格局可以看到,每个品类的主流品牌一般保持在3个左右,而且整个家电行业的主流品牌数量,已不超过10个。

中国家电市场上,从10多年前开始,即便在最近两三年间,虽然期间不乏一些互联网企业的跨界抢食吃,但家电消费的品牌格局已开始趋于集中和稳定:

在冰箱市场上,海尔冰箱市占率已突破37%,位列第二名、第三名的美的冰箱、容声冰箱均为11%左右上下波动,两者与第一名的差距较大,但第二与第三的差距并不明显。这意味着,未来两者的争夺战,以及海尔的平台化称霸,会进一步压缩其品牌的市场份额和空间。

在洗衣机市场上,海尔洗衣机市占率高达42.2%、美的小天鹅系则为26%左右,西门子则为8.4%。可以看到,洗衣机市场的品牌集中度明显高于冰箱,而且未来的品牌数量格局已经非常清晰。包括松下、三星,以及其它本土品牌虽然可以生存,但却难以再次做大。

在空调市场上,格力与美的两家企业的市占率已突破80%,且格美两家市差已经缩小到个位数的几个点,两者在双龙斗的过程中,还会不断蚕食其它品牌的份额。将第三、第四等企业远远甩在身后。可以预见,空调的“双寡头”格局将会稳定,但品牌是否会变化,还存变数,高端品牌的出现会是一个新机会。

在彩电市场上,随着海信电视的市占率站上20%的新门槛,并向25%发起新一轮冲击。创维、TCL等品牌的份额也在积极追赶20%,以及小米电视出货量宣布突破1千万台,索尼的高端占比日益稳固,这些信息的背后均表明:彩电产业格局也向龙头企业加速集中,未来彩电市场上的主角不会超过5个。

在厨电市场上,过去“方老帅”高端品牌格局,不只是因为帅康掉队而出现了“方老华”的新局面,同时海尔、美的两大行业巨头也在积极拼抢,加速整个厨电产业格局从过去的“高端化集中”向“全产业品牌化集中”渐进,加速超过300多个品牌的厨电市场向100个、50个集中。

在生活小家电市场上,包括美的、苏泊尔、九阳等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相对集中,即便是爱仕达、东菱新宝、小熊电器等,也都只能在细分品类上抢市场;在个护小家电市场上,虽然中国市场还处在发展阶段,但品牌化特征明显,戴森、松下等外资品牌强劲,中国本土品牌还未兴起;在清洁电器市场,包括戴森、莱克、鲨客、小狗等品牌,也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

在产业成熟、消费升级、品牌稳定等多股力量的推动下,家电消费的品牌时代大幕已经全面开启,这也就意味着家电品牌格局将不再是简单的“两极分化”,而是少数企业下的寡头独大。

====

家电圈:覆盖产业面广阔、内容专业、观点鲜明的价值分享平台。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