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17年前抗擊非典 如今再戰新冠——他們,衝在防控一線守護綿陽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引發全國關注,各地醫護人員奮戰在抗擊新型肺炎一線。在綿陽市傳染病醫院(綿陽四〇四醫院豐谷分院),就有這麼一群人,為了守護綿陽,17年前衝擊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如今再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前線。今天,我們就走近其中幾位,看看他們有怎樣的故事。

17年前抗擊非典 如今再戰新冠——他們,衝在防控一線守護綿陽

最近一週,他回家最早一次是凌晨2點

2003年,綿陽首個非典疑似病例就是劉冰接診的。2020年,綿陽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也是劉冰篩查出的。

劉冰,作為綿陽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他要負責全市篩查病例的會診、組織專家治療及商定,並指導縣級醫院的發熱門診、隔離病房的設置;作為綿陽四0四醫院感染科主任,他還要負責院內發熱門診的把關、院內組織專家篩查病例。

早上9點,劉冰抵達綿陽市衛健委,隨後到安州區人民醫院、安州區中醫院、北川縣人民醫院,對三個醫院的發熱門診、隔離病房、醫護人員防護進行檢查指導,然後到北川備用醫院指導改造流程,再到全市會診、院內發熱門診的把關……這,是他其中一天的工作狀態。

“還在等病人檢查結果。不敢走,怕剛鑽進被窩就被喊出來。”1月28日凌晨0:30分,劉冰還堅守在崗位上。這一週以來,他最早一次回家是凌晨2點。

他的堅守,是綿陽疫情防控的需要。準確篩查病例,更是科學防控的關鍵。綿陽首例確診病例,就是劉冰精準篩查出的。

“當時全憑的經驗。”劉冰告訴記者,根據診療方案,首例病人的其它特徵都符合,但影像學有出入,並不符合。但他還是堅持採樣,並最終確診。

劉冰表示,如今疫情可能持續的時間長,後面也許會更艱難些,但有了非典的成功處置經驗,他的信心更足了,這還表現在團隊經過了非典、甲流、手足口等疫情的鍛鍊發展更加成熟,醫院的聯動協作機制更高效的運轉。

“還感謝家人一直以來的理解與支持。”劉冰說,正月初一是正好是他母親的生日,他本來答應過生的,但當天他去忙工作了,直到下午六點回家匆匆見了一面就又走了。

防控一線這麼忙碌,劉冰卻很少擔心自己身體健康,他說:“我已健身5年了,身體素質好著呢。”

17年前抗擊非典 如今再戰新冠——他們,衝在防控一線守護綿陽

科學防控 她有信心打贏這場戰役

2003年抗擊非典時,銀春是綿陽第一批應急隊醫生,和劉冰是戰友,在最前線戰鬥。如今,他們還是戰友,戰場轉到了新冠。

銀春,作為綿陽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綿陽四0四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每天奔波於疫情防控一線:市內會診、縣區會診、院內會診……

1月23日,她上午去了梓潼縣人民醫院,檢查指導醫院設施進行人員培訓,並檢查指導發熱門診及就診流程,然後去了鄉鎮衛生院,回到綿陽時,已是下午2點半,這時接到電話,便趕到三臺縣人民醫院會診,等再次回到綿陽,已是夜深人靜。

其實,從1月17日起,她就開始連軸轉的工作狀態。很多時候,她都是晚上10點後才回家。

筆者聯繫她時已是晚上,她正在電腦前看篩查病例的胸片CT。“我們有三個專家微信工作群”,銀春說,一個是討論群,裡面包括了縣級醫院,裡面會篩查情況,包括胸片CT,請求核心專家組會診,然後再到專家群,大家再進行商定。最後到核心專家組群,對篩查病例進行判斷。

在交談中,銀春給說得最多的,就是她的團隊:比如剛從支援壤塘回來休假的醫生向她請戰去防控一線,還有這次綿陽援助武漢醫療隊,主治醫師姜琪第一時間請戰報名,“她是碩士研究生、在讀博士。”雖然最終因綿陽防控任務需要沒有成行,但依然讓銀春很感動。

“家人一直以來也很支持我。”銀春說,丈夫最近腿腳不好,還每天給她做飯,兒子每天多晚都會等她回家才睡覺,然後說一聲:“媽,我給你煮點東西吃吧。”

對於這場戰役,銀春表示有信心,這也來源於積累下的科學防控經驗。

17年前抗擊非典 如今再戰新冠——他們,衝在防控一線守護綿陽

李明珍(感染科 主管護師)

責任使命 病人的一切都交我了

李明珍從事傳染病工作已有19年,曾參與過2003年抗擊非典的戰役。如今,她投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控前線。從收治綿陽首例病例開始,她就在隔離病區戰鬥,也是第一個進入到汙染治療區,照顧隔離病例的護理人員。

“就是要安撫好他們,解決他們的生活、心理上等各種問題。”李明珍說,被隔離的病例,他們不能聯繫家人,感覺極度不安全,有很多疑問,比如能不能被照顧好等。“我們就在護理過程中,告訴他們流程。但凡有空,都會陪他們聊天,讓他們不覺得孤獨寂寞,慢慢地,他們都很信任我們了。”

“我還好,並不恐懼。”李明珍說,有了正確的防護,再加上每天不停地工作,已經沒有時間想這些問題了。“病人的一切都交給我了,我要對他們負責,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使命。”

“家人很支持我,我很幸福,也很滿足。”李明珍說,因為離城較遠,這些天每天下班很晚,丈夫都會來接她。“大年三十那天,回家雖然夜已深了,12歲的兒子對我說,媽媽我愛你。”

用好自身“特效藥” 新冠秒變“紙老虎”

這些天,綿陽四0四醫院黨委書記周雲也一直在防控一線忙碌。他表示,人類在與病毒的鬥爭中,一直處於被動狀態,也一直沒有找到“特效藥”。但面對新型冠狀病毒,以他與各種傳染病摸爬滾打20多年的經驗,每個人均有三招可用,堪稱“特效藥”:

一是嚴格自我居家隔離。既防止被傳染也可以避免傳染別人,利人利己,這是預防藥。

二是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販賣恐慌極易引發群體心因性疾病,樂觀的心態對健康極其重要,可以充分調動人的潛能應對疾病,快速恢復健康,這是良藥。

三是自身免疫力。平衡膳食、合理營養,適度運動、充足睡眠、多喝水,低糖、控油、少喝酒,只需5—7天,身體內的免疫細胞就可以清除病毒,這是猛藥。

用好上述三味藥,應對新型冠狀病毒不在話下,新冠秒變“紙老虎”。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面前,像這樣的“白衣戰士”還有龍波、司果、羅大勇、夏淑均,餘玲玲,張娟、劉瑤等,他們不畏生死,逆行而上,擋在疫情前面,為綿陽人民築起一道防護牆!致敬,白衣戰士!


17年前抗擊非典 如今再戰新冠——他們,衝在防控一線守護綿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