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彼岸花开:(23)铁甲十七万,控兵二十八万,你是在逗我么?


彼岸花开:(23)铁甲十七万,控兵二十八万,你是在逗我么?

流镝马

提问:话说日本中世的这些军势规模想必多有夸张。比如藤原氏“铁甲十七万”,镰仓起“二十八万大军”等等。博主是否有一个更加贴近实际的估计值?

回答:这两个数字都是有本的,并非作者在胡编乱造。奥州藤原铁甲十七万出自江户时期德川光圀主持撰写的《大日本史》(国内称作《日本史记》)第一百四十四卷,列传第七十一。

泰衡之敗也,其部將有由利維平者,為宇佐美實政所虜。賴朝問曰:「汝主泰衡,世據二州,養兵十七萬,威振境內,予頗難於加誅。然大兵一臨,不能支百,舉族覆滅,身為其下所殺,豈所養非所用乎。」維平曰:「壯士分守要害,老者艱步自殺。如余不肖,乃被生擒,故不共死耳。昔左馬頭殿管領海道十五國,將兵數萬。平治之亂,不旋踵而敗,授首長田莊司。古之與今,優劣何如。且我主所統,僅兩國之士,拒戰數十日,猶為幕下之憂。幕下勿深誚焉。」賴朝默然,愛其勇壯,釋為家人。【東鑑。】

大概意思说藤原泰衡败亡以后,有部将由利维平,叫宇佐美实政所俘虏。赖朝问他:“汝主泰衡,世据二州,养兵十七万,威振海内,颇难以加诛。然大军至,不能支百,举族覆灭,身为其下所杀,岂所养非所用乎?”维平对曰:“昔日左马头殿(指源赖朝父亲源义朝)管领东海道十五国,将兵数万。平治之乱,不旋踵而授首。我主所统,仅两国之士,与天下雄兵拒战数十日,余以为壮也。”源赖朝默然,以维平勇毅而直言,引为御家人。

然后镰仓讨伐奥州时起兵二十八万的数字急切间没找到出处,但同样《日本史记》第一百八十卷,列传第一百七,将军二里面有类似的记载。

進薄平泉,泰衡之將護栗原、三迫之險拒守。賴朝皆破之。遂至平泉,泰衡已火城而遁。乃召國司藤原基成,基成與諸子出降。泰衡窮蹙乞哀,賴朝不聽。九月,追至志波郡,泰衡從叔樋爪俊衡望風逃走。遣三浦義澄等追躡。賴朝次于陣岡,比企能員、宇佐美實政既定出羽來會,眾幾三十萬。

意思说源赖朝攻破平泉以后,衔尾追袭藤原泰衡至阵冈。分路追击的比企能员和宇佐美实政平定出羽以后前来会合,军势聚众三十万。

所以作者首先就把自己摘干净了,这数字要是不真,找德川光圀背锅去,与作者无干......

这个德川光圀也是鼎鼎有名的人物,是日本江户时代水户藩的二代藩主,祖父就是江户幕府开幕的德川家康。他名字里面的“圀”是“国”的异体字,是武则天创设的则天文字之一。德川光圀曾经担任过黄门官,所以人称水户黄门,是日本民间故事里面的著名主人公。《日本史记》是德川光圀主持编纂的,深受明朝遗老朱舜水、林罗山的影响,是日本儒家的代表作品之一。

话扯远了。数字虽然有本,但显然有夸大,都是两军阵前用来夸赞己方势力庞大的常用伎俩。毕竟赤壁战争前曹操给孙权的书信里面一样自夸:“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综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你看,我曹丞相可是诚心诚意邀请你孙仲谋一块去打猎的喔,我这八十万可不是用来帮你清空双十一的购物车的......

那么奥州征伐时镰仓与平泉两边的军事动员的实际水平究竟如何呢?这个就牵扯到日本古代的军制了。

早期的日本军事制度是仿中国的唐制,中央设五卫府,诸道各国设数个军团,军团受国司指挥监督。九州设大宰府管辖下的防人司,以防备外国入侵,陆奥设镇守府,防备虾夷。士兵是采取征兵制征集。对士兵实行了兵农合一的制度,这是模仿唐朝的府兵制。正丁的三分之一被指定为士兵,平时从事农业生产,一定时期到军团服役。有的士兵作为卫士到京城守卫宫廷一年,有的作为防人到大宰府防卫九州三年。虽然一般士兵被免除庸和杂徭,卫士和防人被免除庸、调、杂徭等,但被征去服役的是正丁,是各户的主要劳力,而且武器、粮食自备。这给班田农民带来极大灾难,所以人们说:“一人被征,全家沦亡。” (南开版日本史)

平安早期的桓武时期,班田制的土地所有制濒临崩溃,公民兵制已不可行。公元792年桓武天皇废除边境以外各地的征兵制,代之以从郡司子弟和富裕者中招募的“健儿制”。健儿的数量,各国按其大小和军事上的重要性从20到200人不等,另有九州设置“选士”1320人,陆奥设置“健士”2000人,用来抵御外敌和镇压虾夷人。桓武三次用兵虾夷,正是这一军制改革的成果。(同上,依然出自南开版日本史)

等到藤原摄关政治兴起以后,各地庄园瓜分公地,封建庄园占全国土地之半,剩余的一半土地因为知行国制度的确立,也逐渐封建领地化。募兵成军的健儿制也就成了无米之炊,到平将门和平忠常两次叛乱的时候,中央无兵可派,无将可遣,完全是一副束手等死的状态,全靠了地方武士阶层的力量才平定叛乱。

武士阶层是伴随着庄园制度的产生而自然产生的。

既然中央武装彻底无力化,庄园的所有者为了维护庄园的利益,往往以自己的血亲族人为骨干建立起私人的武装力量。这种武装组织,就是武士团的起源,所以最早期的武士社会结构,称为“同血缘领主制”。

早期的武士阶层跟农业经营者(中小地主、自耕农、农奴)并不存在截然的差别。镰仓时代,当时被称为“地侍”的武士,往往定居在村落中直接从事农业经营生产。说白了,除了少部分门阀豪族头领,大多数中下层武士平日里拿起锄头就是农民,战时收到上级领主动员令之后套上马甲就变身份了。

历经南北朝、室町乃至战国时期的战乱之后,日本的武士社会结构由早期“同血缘领主制”向“在地领主制”转移。政治权力的中心,自幕府中央委任到各地的守护,而逐渐转移至在地领主——国人手里。国人就是累世定居的地方豪强,其并非以血缘,而是基于地缘关系为基础构筑统治秩序。

战国时期,因为残酷的战争环境和领主军事扩张的欲望,军事动员的主体往往并不局限于武士阶层自身,而是依赖于中小农民全体。比较著名的就是四国岛上长宗我部氏的“一领具足”动员体制。

一领是盔甲的单位,具足指的是全副武装的盔甲,一领具足是一种半农半兵、兵农合一的兵役编制。根据《长宗我部元亲百个条》第二十四条:凡拥有三町(9000坪,约三甲或三公顷)以上的土地者,每一户都必须准备一副盔甲,平时务农维生,战时穿上盔甲投入战斗。此种制度保证了领主的兵源,同时领民也能够兼顾自己的农务,能够维持领地一定水准的军事力。

其他战国大名如岛津、上杉、武田、北条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纳了这种兵农合一的军役制度,严重依赖中小农民的参阵。并且,战况严重的时候,战国大名还会颁发“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一人不残,御一左右次第笼立候”的总动员令,基本是把领地全境的农民全体化身成杂兵了。

兵农合一的军役制度固然可以最大限度挖掘领地的军力资源,但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军队数量虽然庞大,质量得不到保证。难以兼顾领地生产,无法维持长期动员。增加农民负担,引发社会动荡。因此织田信长在打破“信长包围网”之后,开始在领地内实行兵农分离的军役制度。军役承担者居住于城下町,集中训练,集中战斗。而广大的农业经营者则从军役的负担中解放出来,可以专心从事农业生产。

到丰臣秀吉时期,颁布“刀狩令”以后,没收了农民手里的武器,进一步将农民阶层排除出军役承担对象。公元1590年小田原征伐时,丰臣氏根据石高(日本幕府时期用来表示土地生产力的一种制度,举凡税贡、劳务、军役等政府义务均依据石高的多寡来课征)为基数计算的动员状况为:畿内每百石五人,中国、四国每百石四人,大阪、尾张每百石六人,北国每百石六人半,骏、远、三、甲、信(德川家康的领地)每百石七人,总动员数字二十八万人。(以上资料出自马羽茶水斋的《兵农分离相关考察》)

日本明治之前一石约重二十至三十公斤,因此军事上一石相当于能够屯养一个士兵。依照江户时代的军役规定,大名的军役义务为石高乘以年贡率,因此表高一万石的大名约有动员两百五十至三百人兵力的义务。

下面就要放送这次的重磅资料了,公元1645年日本的检地石高统计。

彼岸花开:(23)铁甲十七万,控兵二十八万,你是在逗我么?

公元1645年日本的检地石高统计

依照上面这个石高列表,大致可以算出奥羽二州的总石高数为260万石,按照每万石三百人的动员力计算,大概在七万八千人左右。

当然,这个石高统计是江户时期的数字,比镰仓时期要高出许多。但是镰仓时代奥州藤原氏的动员范围显然又比兵农分离以后的江户时期要大出许多。所以,仅供参考吧。

(第二十三节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