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安靜,是最讓人舒服的氣質

安靜,是最讓人舒服的氣質

安靜,是最讓人舒服的氣質。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不問出身、不媚世俗,自我就是最堅韌的風骨,靜好就是熱愛世界的態度。

安靜不同於內向,後者帶著羞澀靦腆,怕被打擾生活,怕改變了現狀。

而前者卻是自信的選擇,沉默,恰是因為懂得太多,不爭,因為內心早已豐盈知足。

安靜的美,勝過一切。

01

安靜,自有天地

有時覺得周遭車鳴人語太吵鬧,會關上窗戶、手機靜音,播上幾首舒心的音樂,專注在一本書、一道菜、一杯茶。

《徒然草》裡提到:“欲使心無煩惱,以獨身自處最佳。”

看似獨處,卻有著一個人的熱鬧。

天地不在身外,藏在了心裡,為書中的情節心動、落淚,為菜品的美味神魂顛倒,從茶香神思回雲霧深山,感受流水緩緩。

安靜,自有天地於心。

齊白石自己曾說,作畫是守靜之道,涵養靜氣,書畫可成。

心若不靜,畫亦浮躁不平。

齊白石老人做的畫中,即使滿紙的蝦足須飛動,活靈活現,也一樣有著清靜的韻味。

即使他畫振翅雄鷹,也一樣有從容的氣魄,靜穩的威儀。

或許正是心裡長存靜氣,如白石老人題畫所說“心閒氣靜時一揮”,執筆懸墨時才會從容不迫,沉吟構思時才能心平氣和,這幅畫才有了沉穩安靜的靈魂。

“畫如其人”,畫中見心氣,此言不虛。

只要做到虛靜寡慾,堅持清靜無為,就可以排除外界的一切思慮雜念,反觀內照,就能通情達理,不為外物所累,心靜氣沉。

怪不得清代畫家惲壽平也曾有言,“畫到神妙處,必有靜氣。蓋掃盡縱橫餘習,無斧鑿痕跡,方於紙墨間靜氣凝結。靜氣令人不講也,畫至於靜,其登峰關乎!”

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人心很容易被紛紛擾擾的瑣事填滿,迷失了方向。

所以要習靜,多做些減法,“致虛”方可“守靜”。

空屋子才能被陽光填滿,杯滿則易傾覆,只有虛之後才能靜,靜後才能生慧。浮躁的社會,誰心若靜,誰則勝出。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中寫道,“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

我們在生活中,也同樣需要安靜透徹的心態,應對這紛繁複雜的生活點滴。

尋得一方安靜已是不易,守住更是需要勇氣。

安静,是最让人舒服的气质

02

安靜,自是力量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農場主在巡視穀倉的時候,不小心把自己的金錶掉進了穀倉裡。

他懸賞100金幣,希望工人為他找到這枚金錶,為了得到這筆不菲的獎勵,大家扎進穀倉,把穀倉翻了個底朝天,還是遍尋不著。

入夜後,大家紛紛放棄,只有一個小男孩留了下來,他沒有繼續尋找,而是靜靜地躺在穀倉的一角,當白天所有的喧囂歸於安靜後,他聽到谷堆下傳來“嘀嗒嘀嗒”鐘擺的聲音。

有時候我們竭盡全力,緊繃著神經,疲累著身心,卻一無所獲。

不如換一種方式,讓自己暫時停下來,靜一靜,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因為安靜也是一種力量,一種無聲的力量。

安靜的人,從來不以外在的聲勢壓倒對方,反而內心有股專注的力量,讓人敬佩。

梁朝偉早年間在TVB做演員,不拍戲時幾乎不說話,也不與其他人接觸,同行們一度以為他患有抑鬱症。

但每一次拍戲他都會全身心投入,通過一個個角色的性格特點,宣洩他心中複雜的情緒,讓人們看到一個個角色“活”了,梁朝偉的演技又令人驚豔了。

《一代宗師》裡的葉問,從富家子弟到落魄武館為師,不靠臺詞去抒情,靠的是梁朝偉眼神裡的威武有勁,到無奈深情。

最後回憶起宮二小姐的故事,也是一陣溫柔。

做一個安靜的人,往往是內心足夠強大。有實力讓爭議安靜,又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安靜。

所以,越是安靜的人,其實越有力量。

不追求於向全世界展示“我是誰”,反而把自己放在很低的姿態,去觀察這個世界,找準位置成為自己。

只等為你而來的機遇和知己,又避開了無趣的打擾和擁擠,安安靜靜,真的挺好。

安静,是最让人舒服的气质

03

安靜的美,勝過一切

有一種安靜的美好,叫“我與誰都不爭,誰與我爭都不屑”。

一切好壞、過往只收在眼底心間,並不在乎多少填滿了囊中,得到的和失去的,都一樣珍貴。

安靜的人不會不敢說話、拒絕溝通,而是少說廢話、不搭理爛人;

安靜的人也不是被孤立的獨來獨往,而是來去隨心不伺候別人的面子,不浪費無意義的社交時間。

安安靜靜的美,勝過一切感覺。

韋應物有一首詩《詠聲》:

萬物自生聽,太空恆寂寥。

還從靜中起,卻向靜中消。

意思是宇宙萬物皆以“靜”為常態,聲音生於靜,最後也復歸於靜。

可見,安靜本身就是宇宙間最和諧的姿態,動盪和聲張都只是短暫一瞬。

人生難免起起落,輸贏只是你的心態。

“一桶水不響,半桶水晃盪。”

肚子裡越是有內容的人,越是不愛聲張;反而一知半解的人,愛去吹噓自己的本事。

安靜安靜,心安了,人便靜了。

安静,是最让人舒服的气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