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半小時問40多個問題,她如同偵探一樣“找人”

截至3月2日24時,海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68例,而每一例確診患者的活動軌跡會在24小時內發佈,時間精確到分,交通工具精確到座位號,週期追溯到14天前。這些精準的信息,就出自流行病學調查員之手。為了弄清楚病人發病前後活動的來龍去脈,儘可能讓每一位密切接觸者及時隔離,流行病學調查員們有如偵探,與時間賽跑,在大海里撈針。接下來,我們要用鏡頭對準他們,看看那些精準信息的背後,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

在萬寧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吳忠慧正在與一位疑似患者通話,半小時內她一共問了40多個問題,內容細緻到任何能想到的環節。


海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所 科員 吳忠慧:患者他現在屬於被隔離期間,他可能自己心裡也存在著緊張(感),而且我們追溯的時間比較久,他有可能會回憶不清楚。沒有說一個患者一個電話就能把我們所有的信息都能要到,起碼至少都要有三、五個電話。


半小時問40多個問題,她如同偵探一樣“找人”


疫情防控,重點在防。當患者尚在疑似被隔離期間,吳忠慧的工作就已經開始了。從患者敘述中獲取信息是調查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電話不離手,問題不離口,是流調員工作的日常,當然,他們還要對獲得的信息反覆推敲。


半小時問40多個問題,她如同偵探一樣“找人”


海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所 科員 吳忠慧:我們有時候會開玩笑說這份工作有點像當偵探,像我們要把他們所有的活動軌跡,每一個蛛絲馬跡,都要去核實,還要大膽的推測,不斷的假設。我們之所以要這樣做,就像我們得到的信息每一條都是準確的,我們要第一時間去切斷傳播途徑 ,保護更多的人群 。


半小時問40多個問題,她如同偵探一樣“找人”


一位確診患者可能會產生數十個密切接觸者,尋找密切接觸者,就如同大海撈針,但是吳忠慧一分鐘都不敢耽誤,因為晚一分鐘,可能就多一個人感染。


海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所 科員 吳忠慧:需要公安部門去幫我們核查,他前面三排和後面三排所有乘坐人員的基本信息。像交通的話他有可能坐的是車廂,(患者)乘坐的動車、出租車這種,都需要很多個部門來完善一個報告。核查的時候我發現他(患者)給我們提供的數據不對的,那麼我們之前的功夫就白費了 ,又要重新開始。


半小時問40多個問題,她如同偵探一樣“找人”


兵貴神速,為了確保患者所提供的信息準確無誤,流調員們除了嘴勤,腦勤,還要腿勤。

“我們有時候就把自己當成患者,患者走過的地方,我們都要再走一遍。”吳忠慧說,流行病學調查工作越深入越細緻,就越有利於找到密切接觸者。為快速準確掌握患者活動軌跡,吳忠慧也摸索出了一套經驗。


半小時問40多個問題,她如同偵探一樣“找人”


“年輕人,我們就讓他用手機為輔助,比如說在手機上訂票,我們就讓他從手機上查看信息。老年人就會通過他的生活習慣去了解他,比如說早上幾點去賣菜,有沒有散步的習慣這些。 ”通過各種方式完成調查後,吳忠慧會再次回到辦公室,將現場調查與信息記錄相結合,製作圖譜。按照經驗,調查還原一起疑似病例的活動軌跡,最長需要四、五天。一旦疑似患者確診,他的行動軌跡則在24小時之內完成公佈。截至目前,萬寧市共有13例確診病例,通過吳忠慧這些流調員的不懈努力,及時確定了200餘名密切接觸者的身份,並及時安排集中隔離。從1月27號開始,吳忠慧就和另外兩名同事來到萬寧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她的丈夫也一直奮戰在一線。今年的2月14號是小兩口新婚後的第一個情人節。於他們而言,有一種浪漫,是戰疫路上相互陪伴;有一種牽掛,是工作之餘互道一聲平安。


半小時問40多個問題,她如同偵探一樣“找人”


海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所 科員 吳忠慧:我們既是夫妻也是戰友,感覺好像他也在我身邊一樣,工作起來特別有動力。


半小時問40多個問題,她如同偵探一樣“找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