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想要成大器,需要做到兩件事


成大器的人一生必做到兩件事情,一個人想要取得成功,也必須要做到這兩件事,戒傲,戒惰。

第一件事戒傲。古語說的好滿招損謙受益。驕傲自滿會遭來損失,人一驕傲就失去了上進的動力,人一驕傲必然對身邊的人居高臨下趾高氣昂,從來沒有人願意和驕傲自滿的人相處,因為傲慢是一種得不到支持的尊嚴。不年輕時候的曾國藩,嫉惡如仇,眼中容不得沙子,隨著年齡和見識的增長,褪去了自己身上的那股傲氣,不在義氣用事。

想要成大器,需要做到兩件事


有一次曾國藩父親過生日,鄭小山前來住宿,他是曾國藩的老鄉,當時曾國藩,武漢林苑得意忘形,拉的小山誇誇其談,口無遮攔,一副驕傲自大的樣子惹惱鄭小山,於是鄭小山憤怒的離去。事後曾國藩察覺到了自己的錯誤,懊悔不迭,親自上門跟鄭小山道歉,兩人重歸於好,此後他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下定決心戒掉自己的傲慢之心。不計較人是最高級的情商。

去憤怒而存倔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每個人都有難以說出口的苦衷,不隨意去評判一個人,不隨意去譏笑一個人的缺點,俗話說人生活到八十八莫笑他人看自己。這句話就告訴我們,不要隨意譏諷別人的缺陷,一個人要有修養,眾所周知,說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誰知道什麼時候自己就成為別人口中的笑柄。前段時間很火的一句話,大多數人都想讓別人在道德上保持立正的姿勢,卻忘了自己在道德這一塊一向是個葛優攤。信息發達的現在人們往往認為自己博學多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網絡上發生的一些事情和人指指點點,殊不知人無完人,每個人在身體,生理,認知,性格上或多或少存在著差異和缺點,我們唯有多份理解和關愛,而不是將別人的缺點當做自己譏諷的笑柄,所以一個人不譏笑他人是他最高級的情商。

想要成大器,需要做到兩件事


第二件事戒惰。以勤制拙。一勤天下無難事。勤字貫穿了曾國藩的一生,不論讀書還是行軍打造,都靠著勤取得輝煌成就。要早起,最直接表現就是早起,早起是曾國藩一生堅持的習慣,不論颳風下雨從來沒有間斷過,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但是如何利用時間卻是一門學問,有的人一天可以做許多事情,把一天活成了別人的幾天,有的人幾十年如一世渾渾噩噩,把一生過成了別人的幾天。生命在於寬度而不在於長度,早起的人對時間的把控力更強,能控制早晨的人才能控制人生。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起的人可以在工作之前將一天的時間做好統籌和計劃,這樣能更充分的利用時間。早起的人必然要早睡,早睡早起是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保證自己一整天都擁有充沛的精力,早起的人生是勵志的人生,堅持早起,養成良好的習慣。把握自己的生活,要自律。每個人都有惰性,放縱自己是天性使然,不需要耗費任何力氣,克服自己的惰性,改變自己,實現自律就要耗費巨大的精力。但是自律帶來的好處卻是不言而喻的,很多人堅持不到最後半途而廢,看到別人靠的自律有所成就,只能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自律的人生不一定成功,但不自律一定不會成功。曾國藩是一個將自律做到極致的人,雖然出身平凡,身上有很多出筆的陋習。但從他立志做聖人開始就將自律奉行到底,為了改變自己的惰性的習慣,他堅持每天讀書無一日間斷。即使在打仗的途中也沒有改變過,除讀書外還有寫日記,將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善惡念頭都記錄下來,以此規範自己,有人說自律的人不自由,事實上只有自律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越自律越能獲得幸福。

想要成大器,需要做到兩件事


一個人若能不斷修行,戒傲戒惰成為族中典範,一般的聖人還會擔心自己的前途嗎?生活就是一場修行,希望每個人都能變成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