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快樂的陀螺漢子

常言說得好:“人類需要群居,思想需要獨處”。的確,靜下心來,整理思緒,感觸很多。

上班的時間,如同快樂的小魚,遊向工作的海洋。

在這裡,精神抖擻地看設備、查缺陷、寫記錄。

即便你我各自有著不一樣的煩惱,但一樣的是對工作的盡心盡力。

快樂的陀螺漢子

凡事朝著積極的方向努力,收穫的是愉悅的心情。

即便受挫,先從自身尋找不足,再笑著迎接更多的磨鍊。

下班的時候,懷著對生活的感恩,做家務、帶孩子、看書報……

有時候,覺得很累很累,那麼就“放縱放縱”自己。

或散步或逛街或悠閒地看看電影,從中汲取解決生活矛盾的力量。

快樂的陀螺漢子

最喜歡做的事,便是一個人靜靜地在電腦上寫稿子。

聽著手指敲擊在鍵盤上清脆悅耳的“叭叭”聲,浮躁的心靈剔除了世俗的喧囂,蒙垢的心房擦去了歲月的塵埃,人變得輕盈靈秀起來。

將自己所發表的文章收集成一個剪貼本,看著日益豐厚的本子,渾身也充溢著豐收的喜悅,好好加油的自勉再次充塞耳膜。

每當看到有自己文章所發表的報紙書籍時,儘可能地悄悄收起。

儘管是筆名,還是不願讓熟識的同事,知道身邊人的所思所想,身邊事的“另眼相看”。

有時候“寫東西”累了,便做做家務,將擦桌、掃地、洗衣當做是休息的好機會。

有時候“學技能”倦了,便胡思亂想,將畫畫、背喜愛的詩詞、想富含哲理警句的道理,當做解悶的絕招兒。

快樂的陀螺漢子

於是,自己總是很忙碌。

上班了,工作最重要;下班了,幫孩子輔導功課、去父母家裡看看。

一有空閒,便潛心寫自己的稿子。不為別的,只為了過濾自己的所思所想,去除雜質,獲得對生活的充實感。

同事戲謔地評我為“公司第一快”,不僅因為我“長跑比賽”總能得名次,而且因為自己做事快、相對效率高。

因為總是很忙,所以便沒有閒心猜測別人態度的轉變所預示的內容。

因為常常很忙,所以便沒有功夫去計較人與人之間的得與失。

因為總是很忙,所以便無暇“欣賞”好事者的表演。

因為常常很忙,所以便無力顧及多心者的“意味”。

因為總是很忙,所以便不會去算計同事朋友間的恩怨情仇。

因為常常很忙,所以便不願和家人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動干戈。

因為總是很忙,所以便沒有時間搭理無事生非者的謠言。

因為常常很忙,所以便不會去深究他人有意無意間的傷害。

快樂的陀螺漢子

因為總是很忙,所以便不去在意嘲弄的眼神。

因為常常很忙,所以便不去留心他人的是非。

因為總是很忙,所以不會為複雜的人際關係費神。

因為常常很忙,所以不會為他人的好惡傷神。

因為總是很忙,所以不會因權力的大小而左右判斷正誤的標準。

因為常常很忙,所以不會因別有用心者開出的條件而動搖做人的準則。

因為總是很忙,所以能寬容之心常懷。

因為常常很忙,所以能上進之態常存……

人活著,就需要承擔起責任,就需要有太多積極的事情去做,所以不用理會牽絆自己、使人消極的藤蔓枝葉。

而正是因為有效的忙碌,使我忘卻了人生諸多的煩惱。

快樂的陀螺漢子

大千世界,滾滾紅塵,不如意處十有八九。

常常想盡力做好每件事,但也總會以這樣、那樣甚至荒唐的理由而未能如願。

更何況,有些事並沒有盡力去做。

世間有許多事都是這樣:人人都心知肚明,誰對誰錯,孰是孰非。

但在不同品性的人中,判斷的標準卻是截然不同。

也許做對的反而會被人當頭棒喝,找個藉口羞辱。

反而做錯的卻能被人聽之任之,不去追究。

常常反思自己並非完人,亦有失察之處。

於是,忿然之心趨於平和。

快樂的陀螺漢子

記得那年畢業,幾次考試,都以高分穩居全區第一名的寶座。

但也許成績在全省並不出眾,所以結局並不理想。

於是,暗自落淚無數,心理負擔過重。

外地求學的日子,自己給一個上小學的叫晶晶的小女孩當家教,每個小時“一元”錢。

晶晶、她的父母都對我很好,可她那看起來慈眉善目、經常唸經吃素的奶奶卻常常諷刺挖苦我。

因為家中條件不好,每當洗了校褲,我便會換上一條媽媽在我15歲時做的褲子。

可因又長年歲,個子也竄了一截,褲腿便顯得短了,露出好長一段腳脖子。

晶晶的奶奶見狀,不屑地將嘴角一撇,傲慢地帶著明顯的優越感說道:“舊社會窮,大姑娘小媳婦才穿這樣的褲子。現在都啥年代了,你一個大小夥竟還這樣穿!”

快樂的陀螺漢子

窘迫的我,無言以對。

多少年後,颳起了穿“九分褲、七分褲”的熱潮,可當時的確不流行。

那時,因學習好,享用慣了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尊敬。可沒想到,在老奶奶這兒碰了壁。

自尊心很強的我,因她類似的言辭,而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所幸學校圖書館藏書很多,如飢似渴地借來細讀,許多書中的故事情節都會從夢中再現。

讀到興起時,不由得按照自己的想象,為崇敬的作家畫像,密密麻麻的筆記也記了厚厚的一摞。

讀到安娜·卡列尼娜被世俗生活逼迫地自殺,石評梅為高君宇的英年早逝寫的悼文,黛玉字字泣血的“日記”時,禁不住熱淚盈眶。

讀到列夫·托爾斯泰的場景描寫,馬克·吐溫的犀利而幽默的對白,《簡愛》的心理描寫時,如身臨其境,不禁拍案叫絕。

讀到引起共鳴的句子,不禁與書中的主人公一起同喜同悲。

快樂的陀螺漢子

宋代朱熹講“不顧旁人事非,不計自己得失”。

的確,你長我短、勾心鬥角,是件既傷人又累己的活計。心地寬廣、不去計較,就會收穫無窮的快樂。

其實,心裡的負荷太沉,思想就會變得笨重。只有勤於“心靈釋荷”,才會變得快樂,輕盈的身心才會鵬程萬里。

古人言:“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我也深有感觸,一日不讀書,便覺大腦生鏽。每天一有空就讀書,感到心智靈秀。讀書是“心靈釋荷”、收穫快樂的妙招。

我是快樂的陀螺漢子,因積極的心態,而收穫了不少成功的喜悅。

屢屢見諸各種報端雜誌的30多萬字的“心聲”,是對業餘時間筆耕不輟的犒勞。

每個月四位數的稿費,則是“爬格子、走黑道”的慰藉。

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的得獎,是改變不擅言辭性格的鼓勵。

辯論賽場“最佳辯手”的獲得,是克服 “凡事不願與人爭論”弱點的契機……

原來,只要努力,各種各樣的成功,便在向我們招手。

快樂的陀螺漢子

原來,只要將時間、將精力“好剛用在刀刃上”,便會得到人生快樂的源泉。

即便所謂的成功,在別人眼裡是那麼的微不足道;而付出後所得到的細碎的快樂,已真真實實、滿滿當當地充盈於心!

喜歡這樣的我,瘋狂地看書、寫稿。

喜歡這樣的我,全身心地畫畫、獨行。

多年的努力,如田野上耀眼的藍菊,儘管微如草芥,亦用清雅的微笑,絢麗了我的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