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2019信用債違約破1300億,5年翻十倍,近九成為民企

2019信用債違約破1300億,5年翻十倍,近九成為民企


雷達財經出品 文|長帆 編|滄海

美團王興曾說,2019年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

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來看,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連下臺階:一季度GDP增速為6.4%、二季度6.2%、三季度6.0%,增速創下27年新低。

2019年,對於中國企業來說,的確是艱難的一年。雷達財經查詢發現,截至12月15日,2019年共有173只債券違約,合計違約金額達1373.87億元。這是自2018年後,再次出現債券違約金額破千億

2019信用債違約破1300億,5年翻十倍,近九成為民企

近五年債券違約情況一覽 數據來源:Wind統計

自2015年後,信用債違約金額和數量一直快速增長,2019年違約信用債數量較2015年翻5倍,金額翻10倍。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2019年違約債券中,近九成為民企。而在2016年,民企佔比還不到50%。

五年債券違約數量翻5.4倍

據Wind統計,2015年,共有27只信用債違約,違約金額為121.77億元。2016年,信用債違約數量翻倍,共有56只,違約金額為393.77億元。2017年,債券違約數量下滑,共有34只違約,合計違約金額312.49億元。

2018年,債券違約大幅提速。1月15日,大連機床的“16大機床MTN001”債券和丹東港集團的“15丹東港PPN001”雙雙構成違約,兩家公司均來自東北,正式拉開了2018年債券違約大幕。

大連機床集團曾是國建國初期全國機床行業十八羅漢之一。50多年來,大連機床集團為汽車、軍工、航天航空、農機、採礦冶金、地質勘探等行業提供了各類機床40萬多臺;產品遍佈國內各省市自治區,遠銷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6年11月起,大連機床因經營不善等原因,資金鍊極度緊張,訴訟查封爆發,生產經營停滯。2017年11月,經債權人申請,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大連機床重整案。

此外,大連機床董事長陳永開因涉及一起騙貸案件,被公安部發出A級通緝令。2018年12月1日,丹東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抓獲陳永開。

今年4月,媒體報道稱,歷時18個月的大連機床重整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的大連機床集團——通用技術集團大連機床有限責任公司4月19日在大連正式揭牌。

丹東港自2017年10月末曝出第一次違約後,債務違約、拖欠工資、凍結資產等負面消息不斷。

據介紹,截至2019年2月末,丹東港債務總額489.31億元,其中金融機構的有息債務396.5億元,經營債務92.81億元。

丹東港謀劃破產重整。不過,2019年12月13日,遼寧省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發佈公告稱,《丹東港集團等四家公司合併重整計劃(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或者A草案),有財產擔保債權組、普通債權組未表決通過該草案,出資人組未表決通過《重整計劃(草案)》中《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目前,各方博弈仍在繼續。

大連機床和丹東港的違約,拉開了信用債2018年大規模違約的序幕。最終,2018年全年,共有125只債券違約,合計違約金額達1209.61 億元。

2019年,債券違約數量和金額再度上升。截至2019年12月15日,總計有173只債券違約,合計違約金額1373.87億元。

相比2015年,2019年信用債違約數量翻了5.4倍,違約金額翻了10.28倍。

近9成違約企業來自民企

根據Wind統計,企業類型共分為地方國有企業、中央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公眾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外資企業和其他等七大類。

雷達財經計算發現,2015年,民企債券違約數量佔比為70%;2016年為43.04%;2017年為86.67%;2018年為83.64%;2019年為86.55%。

2019信用債違約破1300億,5年翻十倍,近九成為民企

近五年民營企業違約佔比一覽 雷達財經根據Wind 統計

在違約民企中,不乏民企500強等巨頭公司。

在2019年7月10日晚揭曉的《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中,東旭光電位居299位,較去年排名大幅上升121位,躍升幅度位列上榜企業前五名。

公開資料顯示,東旭光電是中國本土最大、全球第四的液晶玻璃基板生產商。

11月18日,東旭光電官網掛出企業榮獲“2019實業貢獻獎”的消息。尷尬的是,同一天,東旭光電的兩期中票發生違約,涉及本息共計約20億元。

對此,東旭光電的解釋是,金融機構臨時抽貸20億元,導致公司流動性緊張。此外,15億元紓困基金未到位,10億元的補貼款也沒有到位。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末,東旭光電持有的貨幣資金餘額為196.08億元,其中受限資金資金餘額為42.21億元;截至9月末,公司持有的貨幣資金餘額為183.16億元。

11月20日,深交所問詢東旭光電,為何賬面存在大額貨幣資金超180億,卻未能兌付中期票據20億?

對於深交所的問詢,東旭光電一再申請延期。此外,公司股票暫時停牌。

12月13日,天弘基金髮布關於旗下基金所持“東旭光電”股票估值調整的公告稱,對旗下基金持有的股票“東旭光電”進行再次調整,估值價格調整為1.65元,相當於公司停牌前收盤價4.8元/股的10個跌停。按此估值,東旭光電的總市值將從停牌前的275億元降至94.55億元。

2019年11月12日,東莞證券以債務人上海華信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法院申請對上海華信進行破產清算。

11月15日,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即已根據東莞證券的申請,裁定受理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華信)破產清算一案。

截至目前,上海華信已有13只債券違約,累計違約金額達265.61億元。

中國華信集團曾被看作中國最神秘民企。公開資料顯示,中國華信於2002年由葉簡明創立,主營能源與金融業務。曾連續4年登上《財富》世界500強榜單,而上海華信則被看作是中國華信的核心融資平臺。

12月12日晚,西王集團主承銷商光大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公告稱,由於18西王CP001和18西王CP002違約,導致19西王SCP001、19西王SCP002、19西王SCP003觸發交叉違約。據統計,上述觸發交叉違約的債券發行總金額達15億元。

在2019年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中,西王集團位以450億元營收位列第379位。公開資料顯示,西王集團年產葡萄糖180萬噸,居亞洲第一;年產玉米油達60萬噸,國內市場佔有率60%。

據上海清算網公佈的西王集團2019年半年度財務報表顯示,截至6月30日,西王集團負債總額為306.85億元,其中流動負債為163.69億元。

今年7月和9月,西王集團兩度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大面積債券違約為哪般?

為何2018年後,債券違約大幅上升?有業內人士表示,在防風險的大背景下,金融去槓桿風暴在2017年上半年拉開帷幕。2017年上半年監管部門掀起銀行業委外監管風暴。進入2018年,監管部門再次密集出臺金融監管舉措,4月“一行兩會一局”聯合發佈資管新規。

為何民企成為重災區?對此,瑞信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表示,2017年12月,銀行表外資產收縮,以往民企通過理財產品、資管計劃進行融資的通道被堵死,借新還舊維持債權關係的路子被堵死,這是導致違約事件的因素之一。

清華大學研究員範為表示,目前來看,金融去槓桿首先帶來的還是對民營企業融資的衝擊,金融機構認為信用風險上行,首先回避的便是民營企業。

除了去槓桿衝擊,民營企業還受到經濟大環境影響。

今年前三個季度,GDP增速連下臺階:一季度GDP增速為6.4%、二季度6.2%、三季度6.0%,增速創下27年新低。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在《財經》雜誌刊文表示:“經濟增速已滑至6%,該剎車了”。

餘永定認為,中國經濟目前最突出的問題是經濟增速的持續下降。2019 年前三季度GDP 實際同比增長6.2%,上年同期值6.7%;其中,三季度GDP 實際同比增長6.0%,上年同期值6.5%。是1991年以來的新低,低於全球金融危機時的增速。單看“克強指數”之類的物理指數,實務指數也顯示出同樣的趨勢,顯示經濟走勢更加嚴峻。

餘永定表示,更重要的問題是,現在還看不到已經築底的趨勢。當和企業家座談的時候,他們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還會持續下降。餘永定認為這樣一種預期是相當危險的。因此,採取及時妥當的宏觀措施,抑制經濟進一步下降是當前最緊迫、最突出的問題。

餘永定提出,國家應該採取積極有力的反週期政策,讓GDP增速不斷大幅下滑的趨勢“剎車“,要保6。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則認為保6既無必要,也保不住。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也表示,用一種刺激性政策試圖達到超過潛在增長率的增速,實際上是寅吃卯糧,透支了未來增長潛力,與其用刺激性辦法保6,不如用改革的辦法穩5。

在經濟下行壓力下,2020年,民營企業能迎來春天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