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又到了辭舊迎新,各大時尚雜誌比拼開年刊的時候。

果不其然,上週《SuperELLE》2020開年封面一出,就上了熱搜。

陣仗很大,請來了內地三位流量——

“雜技式換燈泡”王俊凱: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我是超美仿生人”娜扎: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我彷彿聞到了屁”關曉彤: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三位明星,臉是很美,也都足夠精緻,但看完這三套圖,我腦子裡只有一個感受——

無聊

似曾相識

毫無記憶點

不信隨便翻翻這幾位之前的硬照,遮住服裝和造型,你能看出區別嗎?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其實也不光這三位,恕炸炸直言,現在國內大部分偶像,都不會拍硬照。

面對鏡頭的永遠是最好看的那半邊臉。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永遠是最酷的那個表情。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永遠是最習慣的那個動作。

比如牙口出了名好的楊洋。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還有“鼓風機愛好者”楊冪。

是很美,但你可以感覺感覺到,鼓風機的存在只是為了襯托她的美貌,而不是帶出畫面的故事感。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這是她不同時期的三套硬照,你看出有什麼區別了嗎?反正我沒有。

那什麼是好的硬照?

同種操作,妮可·基德曼這種放肆大膽的風格,更能讓人心動。

充滿情緒張力的形體,或傷感或歡樂的神情,連揚起的髮絲都有不同的情緒,讓人好像遁入畫面裡,和拍攝對象一同體會喜怒哀樂。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你要覺得拿好萊塢明星對比是作弊,那看看跟楊冪同為小花的後輩鍾楚曦,這組硬照表現同樣可圈可點。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說到底,好的硬照不是有漂亮面孔、姣好身材就行,被拍攝者絕不該只是任人擺佈的漂亮道具,他們需要跟觀眾隔空交流,勾引你、挑釁你,侵犯你,這樣的照片才能有故事感,才能美且不空洞。

那我們回到開始的問題,偶像拍不出好硬照,怪誰?

這個鍋,明星自己要背。

現在的流量、偶像,早已成為高度商品化的存在。他們為粉絲選中,被粉絲供養,所以需要儘量符合粉絲心中的幻想,把最美的一面展現出來。

這當然沒錯,但也意味著他們必須時刻保持完美,每天習慣性營業,無法掙脫“美美噠”的桎梏。

前兩天#范冰冰美杜莎髮型#也上了熱搜,點進去,因為“出口”到了國外,為俄羅斯版的《L'OFFICIAL》拍攝電子刊封面,好像讓人覺得很長臉。

但看正片,炸炸覺得並沒有那麼驚豔,高飽和度的背景色,整個畫面也處理得很平,不知道是不是編輯團隊有意而為之,總之……不太高級。

整個一套下來,表情,形態,都很平平無奇,給人的感覺就是美而貧乏,沒什麼記憶點。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除了明星自己放不開,拍不出好硬照這個鍋,時尚雜誌也要背

炸炸看國內的大片,最經常產生的疑問就是——

你們到底想幹啥?

李汶翰這組我看就是為了拍而拍。

“少年和馬場”可以講的故事也太多了吧,哪怕是馴服屬於自己的那一匹馬也好,但兩者這樣面面相覷,一臉被迫營業的冷漠,就……跟P上去的也沒什麼差別。

何況這個畫面也遠遠稱不上高級好看。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紀實型大片拍不好,更別說策劃型的拍攝選題了。

去年Vogueme為《創造營2019》拍攝的一組大片,就因為“醜”出圈上了熱搜。

大部分普通人看到這組照片恐怕都會黑人問號臉——

他們在幹嘛?請我喝茶嗎??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如果細究,不難發現這組照片借鑑了英國攝影師Tim Walker的拍攝方式,獨特的角度和奇異的姿勢,讓人想起他2015年為《W》雜誌拍攝的Best Performances主題大片。

那期的被拍攝的對象都是好萊塢著名演員,因為使用了廣角魚眼鏡頭,他們在畫面裡會形成畸變,化作一種別具一格的張力。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Tim Walker為Lanvin拍攝的2014、2015 campaign,也是如出一轍的手法。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和原版一對比,《創造營2019》這組大片乍看大膽先鋒,其實遜色太多。

畢竟這群選秀剛出來的年輕人,表情力度不及專業演員,肢體語言又遠遜職業模特,最後只能靠怪異的服裝造型博人眼球,經不起推敲。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還有吳宣儀給《嘉人》拍的這組。

粗略一看還是蠻能唬人,起碼色調,佈景是有一定的時裝感的。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但——還是很難不讓人想到Tim Walker的作品。

看看他為蒂爾達·斯文頓拍攝的這組,是不是和吳宣儀有異曲同工之處?

只是整個空間感更加深邃,配上蒂爾達·斯文頓強大的表現力,荒誕詭異又迷人。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相比之下,吳宣儀的姿勢和表現力度就生硬得多了。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人的學習路徑都是從模仿開始,想要致敬大師,不是不可以,但當拍攝者的手法沒有跟上,藝人的理解力沒有到位,最後出來的作品也只是取其皮毛,失之靈魂。

除了致敬,因為大部分主流時尚刊物都是從國外引進,所以到了中國,也難免有

“水土不服”的尷尬。

比如先鋒時尚雜誌《DAZED》。

在國外,它的拍攝風格有著很強的前衛性,看看為冰島歌手比約克拍攝的這幾組大片,怪不怪?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到了中國,為了維持本身的調性,又要適度本土化,出來的效果就難免不倫不類。

碰上娜扎這類本身沒有叛逆氣質的模特,又要維持先鋒感,真的是為難雜誌也為難藝人啊。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不理藝人的個人風格,生搬硬套也是時尚雜誌讓人費解的操作之一。

我們正值青春的三石弟弟,硬要給他搞硬漢人設,你瞅瞅布拉德·皮特才能hold住的西部牛仔造型,配上弟弟稚嫩的臉龐,是不是滿滿違和感?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對不起,此處再次cue到娜扎。

煙燻妝+裸色口紅讓她看起來宛若一個莫得感情的塑料娃娃,下一秒就要去《銀翼殺手》裡當背景。

什麼叫暴殄天物?!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再看內頁,這可能是一個聊齋的故事吧?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我們可以理解身為Alexander Macqueen的代言人,品牌自然是希望藝人多穿著自家的衣服拍大片,娜扎也在盡力向品牌叛逆不羈的女戰士形象靠攏。

但對目前還只會用千篇一律的瞪眼來面對鏡頭的娜扎本人,無論是從真實個性還是外型出發,她更放得開、表現也更自然的,明明是仙女路線啊!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說完明星和雜誌,偶像拍不出好硬照,粉絲也要負一部分責任。

在粉絲眼裡,偶像拍的大片夠不夠時尚,有沒有態度,並不重要。

只要把自家的小哥哥小姐姐拍出他們能夠看懂的美,就夠了。

偶像出了好片,是“我家哥哥的神仙顏值什麼駕馭不了”,拍失誤了,那都是攝影師造型師的鍋。

經常是當偶像真正獲得了一個好機會,可以挑戰自己的時候……

粉絲反而不買賬了。

《嘉人》×火箭少女的這組民國硬照當時一上線,不僅上了熱搜,還被粉絲噴得體無完膚。

這組大片裡,每個小姐姐都被拆分成各個年代不同的復古形象,在炸炸看來,服化也好,小姐姐們的表現力也好,都是過關的。

何況還有攝影師獨家的復古濾鏡,整體的氛圍起碼到位了。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可能看慣了火箭少女青春四射的粉絲不太習慣,在他們看來,這種老一套的審美放到偶像身上,就是侮辱。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最後攝影師張家誠被圍攻,這場鬧劇以他直接下場懟人結束。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說白了,如果粉絲只以最簡單的審美標準與感官刺激,來判斷偶像大片的好壞,而對設計的尊重、對新事物的好奇心毫無感知,那也難怪偶像和雜誌為了“安全起見”,規避所有可能會“醜”的風險,最後成為只會批量生產美而乏味的藝術照的機器。

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粉絲。

藝人靠雜誌為自己的時尚履歷貼金,雜誌依靠藝人攜帶的巨大流量保證銷量,你來我往,各取其利。

“利”從哪來?還不是粉絲。

時尚雜誌為了薅粉絲的羊毛,無所不用其極。

正刊誘引購買不算,還專門把原本應該是正刊隨贈的別冊,也搞出花來。

炸炸也是做了功課才知道,現在的別冊甚至可以單獨購買,滿足追星女孩只為自家偶像花錢的心……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去年興起的電子刊,也成為時尚雜誌割韭菜的新戰場。

為了滿足好奇心,炸炸買了第一期。

時尚集團果然很有嗅覺,第一期請的就是當時乃至現在風頭正勁的蔡徐坤。

12元買的電子刊,劃幾下就沒了,除了增加音樂,短視頻之外,電子刊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並不妨礙這份電子刊賣得風風火火,炸炸還記得當時出了1200包年的價格。

試問這個年代,有誰一年會花1200在書籍上?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但正如前面所說,誰叫這是個數據為王的時代?

如今各家大刊都已經加入了電子刊的戰場。

大部分電子刊,為了能夠方便粉絲查閱自家偶像的熱度,在每本刊物下面顯示訂閱數量,為的不就是刺激粉絲攀比、消費?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不止是激化偶像之間的競爭,還有同家粉絲之間的競爭。

有的電子刊甚至推出了“粉絲購買數量排行榜”這種東西。

點進去,誰對偶像愛得最深沉,昭然若揭吧?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當一本時尚雜誌的封面,已經變質成偶像、粉絲之間排位爭霸賽的戰場,還有誰在真正care明星拍出來的硬照,有沒有態度,夠不夠時尚呢?

這是當今娛樂圈的運行模式,也是一個

無解的死循環。

最後炸炸想說,既然當紅明星拍硬照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逆現象,那藝人想要拍出好的大片,除了慢下來,其他的很難控制。

每個人的表現力本身就有別。

但大部分明星遇到合適自己氣質的選題,都可以很出彩。

少年氣十足的李庚希。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殺氣重重的辛芷蕾。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不羈叛逆的易烊千璽。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文藝敏感的文淇。

得罪粉絲也要講,這屆流量真不會拍照

他們值得被鏡頭尊重,被認真對待。

無論是雜誌還是明星自己,都該敢於跳出“漂亮面孔”的桎梏,挖掘出獨一無二的氣質,而不是批量生產。

讓粉絲為自己真正愛的那個人買單,而不是一個由四不像的娛樂市場,包裝出來的“乏味”偶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