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中國現代圍棋史上的十大棋手

作為圍棋的發源地,我國在古代一直保持著圍棋界的霸主地位,以王積薪、劉仲甫、範西屏、施襄等人為代表的圍棋名家更是數不勝數。

國運興,棋運興;國運衰,則棋運衰。進入近現代之後,中國圍棋整體發展停滯不前,長期受到日韓壓制,世界地位一落千丈。曾記得,日本憑藉“六超”為代表的頂級棋手,在世界棋壇上掀起一股指標性的東瀛狂風;隨後,韓國憑藉曹薰鉉師徒三傑的超卓統治力,為韓國棋壇贏得長時間的滿頭彩。

在數代棋士的努力下,中國圍棋花了數十年的時間,終於從弱勢局面逆轉成三足鼎立之勢,近年來更是逐漸建立起對日韓的優勢地位。

那麼若結合成績和影響力,在中國現代圍棋史上排資論輩,TOP10棋士又該怎麼排呢?

中國現代圍棋史上的十大棋手

10、江鑄久

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對抗賽五連勝

江鑄久的棋風,極其“野”,對手越強、戰況越是緊張激烈時,江鑄久越是會展現出不同凡響的高招,在中盤戰中常有出人意外的妙著。這是江鑄久給中國棋迷留下的深刻印象。

棋場如戰場。時間回到1984年10月,備受矚目的首屆中日圍棋擂臺賽打響。賽前,日媒就高調宣稱“任何一位日方擂將都有連取中方三人的實力”,我方棋士肩上的壓力可想而知。

在汪見虹執黑首敗於依田紀基後,隨後出場的江鑄久頂住了壓力,完成了五連斬的英雄戲碼:依田紀基、小林覺、淡路修三、片岡聰、石田章五員日方大將全部被狀態奇佳的江鑄久在中盤就收拾乾淨。

隨後,江鑄久在與“六超”之一的小林光一的對決中執黑落敗。擊敗江鑄久後,小林光一還了中國隊一個“五連斬”,把邵震中、錢宇平、曹大元、劉小光、馬曉春斬落馬下,這使得中國隊早早進入聶衛平一人獨自守擂的不利狀況。所幸聶老完成了對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藤澤秀行的三連斬,中國才得以以8:7的比分拿下對決的勝利。

相信老棋迷對首次對抗賽的大戰依然記憶猶新。在第一屆賽事之後,江鑄久的名字傳遍了神州大地。雖然最終敗北,但他憑藉一人之力,以極有尊嚴的方式完成“請出”小林光一的底線任務,為中國隊奪下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著實讓國人振奮。

1980至1986年間,在與日本選手對弈的34局中,江鑄久拿下了其中的28局,82%的勝率可謂相當驚人。在那個特別的年代,除了“棋聖”聶衛平之外,論外戰的勝率和穩定度,無人能出江鑄久之右。

誠然,與同期高手相比,江鑄久九段在國內的成績並非十分突出,在第一屆中日對抗賽後也再無突出表現,更未能拿下任何一個世界冠軍。

儘管如此,筆者還是十分樂意把這一位最初的“外戰幻神”放在榜單的看門位置上。

中國現代圍棋史上的十大棋手

9、芮迺偉

女子個人世界棋賽冠軍X8

芮迺偉,江鑄久之妻。他們可以說是圍棋界最具名氣的神仙俠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對圍棋九段夫妻。

1988年,芮迺偉升為九段,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女子九段選手。1993至2003年間,芮迺偉在10次女子個人世界棋賽中豪奪8次冠軍,展現出極強的統治力。

1992年7月,芮迺偉以個人身份參加第二屆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半決賽對陣日本“六超”之一的大竹英雄,遺憾落敗。儘管如此,四強成績已經創下女子棋手在世界大賽史上最高榮譽的記錄,至今無人能打破。

2000年,客居韓國棋院的芮迺偉,在韓國棋院年度國手戰中先後擊敗了李昌鎬、曹薰鉉這一對師徒,成為現代圍棋史上唯一奪得重要無限制圍棋公開賽冠軍的女棋士。

為何芮迺偉被譽為是現代圍棋史上最強的女棋士?恐怕上述三個例子已經足以證明了。

中國現代圍棋史上的十大棋手

8、陳耀燁

世界大賽冠軍X3 (2012春蘭杯冠軍、2016百靈杯冠軍、2018天府冠軍)

世界大賽亞軍X3 (略)

出道早期的陳耀燁,對實地流打法有著近乎偏執狂一般的痴迷。善於治孤的陳耀燁,享有“專治第一人”、“鑽山豹子”、“小強”等等非常貼切的美稱。在09-16年中國天元戰上八連霸的壯舉,又讓其得名“陳天元”。

近年來的陳耀燁,對弈風格則有往“自然流”靠攏的轉變趨勢。在合適的情況下,他也可以一改往日酷愛實地、擅長做活的棋風,轉而拿起屠刀直線殺棋擊潰對手。

自2005年成名以來,陳耀燁的總成績在80後一代的中國棋士中可以算是最為穩定的一檔,未曾有過誇張的長時間連敗記錄。

李昌鎬、李世石、樸廷桓、申真諝,四代“韓國第一人”都曾在陳耀燁身上吃過苦頭,成為後者加冕世界冠軍的踏腳石。這也是陳耀燁廣受棋迷討論的有趣生涯閃光點。

中國現代圍棋史上的十大棋手

7、俞斌

世界大賽冠軍X3 (1999 LG杯冠軍、1997&2004亞洲盃冠軍)

世界大賽亞軍X1 (略)

“聶馬劉曹江”等初代名家的光芒逐漸淡去之後,若論及中國棋壇最負盛名的中堅翹楚,綽號“魚頭”的俞斌當仁不讓。

作為實地派的代表棋士,俞斌把“先撈後洗”的細膩打法發揮到了極致,像地老鼠一樣撈實地,貪婪地吃“殘子”,力圖以實空壓倒對手,這便是俞斌招牌的快樂棋風。

如果說精於算計的“王者”李昌鎬是上帝派來下圍棋的無敵棋士,那麼,棋風秀麗的“萬年老二”俞斌就應該是上帝派來享受圍棋的快樂棋士。

值得一提的是,在職業生涯最黃金的年齡,除了下圍棋之外,俞斌還致力於學習電腦程序開發。期間俞斌的成績一直沒有取得突破,因此他曾被人詬病“不務正業”,並落得個“千年老二”的綽號。

事實上,如果以世界冠軍的數量來論競技實力,中國棋壇歷史上能鎮得住三冠在手的俞斌的人,也就古、柯、孔三位。

棋士生涯之外,俞斌對中國圍棋事業的發展還有特殊貢獻,中國國家圍棋隊也正是在這位總教練的帶領下在過去十年內逐漸走向新高峰。

中國現代圍棋史上的十大棋手

6、常昊

世界大賽冠軍X3 (2004應氏杯冠軍、2005三星杯冠軍、2008春蘭杯冠軍)

世界大賽亞軍X8 (略)

師承“聶旋風”的常昊,在棋風上也頗得聶老的真傳,佈局堪稱大氣磅礴。

在筆者心中,常昊是馬曉春之後的又一位兼備靈氣與天賦的中國棋士。與前輩一樣,常昊的生涯同樣充斥了一些“時代過渡者”的宿命意味。

遙記得1995年第十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中,19歲的常昊連斬日本五員大將,為中國隊取勝立下赫赫戰功。

1996年第十一屆、也是最後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中,20歲的常昊以六連勝結束比賽,一腳把日本圍棋行將就木的身軀踹到棺材之中。

除了俞斌以外,世界大賽“八亞”的常昊也常被棋迷和媒體戲稱為“千年老二”,三個冠軍的入賬似乎對不起常昊的天賦。

再翻看8次亞軍,分別是輸給李昌鎬3次、李世石2次、曹薰鉉2次、古力1次,而這四人的實力,相信不怎麼關注圍棋的體育迷朋友也都有所耳聞。

因此,稱常昊這位天才棋手為衡量傳說級別棋士的一把強大標尺,不為過。

中國現代圍棋史上的十大棋手

5、孔傑

世界大賽冠軍X6 (2009三星杯冠軍、2009LG杯冠軍、2010富士通杯冠軍、2009-2011亞洲盃三連莊)

世界大賽亞軍X3 (略)

一個溫文儒雅的帥氣面孔,一把隨身攜帶的素紙摺扇,還記得那個師從劉小光的“春蘭少年”孔傑麼?

師承劉小光的力戰型棋風,孔傑也把屬於自己的韌勁與後勁融入其中,譜寫出一段屬於自己的傳奇佳話。

如何形容孔傑的棋風?涓涓細流、綿長典雅,八字足矣。

如何說明全盛孔傑的實力?三年六冠,人鬼通吃,八字足矣。

或許是極其通透的思路耗費了孔傑大量的腦力,孔傑的巔峰雖強,但維持的期限實在太短,這也是他帶給一代中國棋迷的遺憾。

對比競技狀態仍可圈可點的老友古力,孔傑則是早已流失掉了競技狀態。

不過,現年37歲的孔傑依然致力於講棋、授棋事業,只願為中國圍棋的發展再盡一分綿力。

中國現代圍棋史上的十大棋手

4、柯潔

世界大賽冠軍X7 (2014&2018百靈杯、2015&2016&2018三星杯、2015夢百合杯、2016新奧杯)

世界大賽亞軍X1 (略)

柯潔,很可能是中國圍棋史上天賦最高的棋手。

十七歲之年,柯潔就登上世界第一的寶座,之後更是實現了連續四十個月雄踞圍棋世界排名榜首的壯舉。

柯潔有著上帝之眼一樣的快速決策能力,棋風靈活多變,善於在攻防轉換中迅速建立優勢。局面落後之際,攪棋翻盤能力也是一絕,善執白棋的特性天下皆知,人送外號“白棋不敗”。

近年來柯潔積極研究AI棋手的下法,其佈局也變得越發詭異。

眾所周知,柯潔是個性格直率的棋手。那評價柯潔的話,筆者也簡單直接一點好了。

“輕、飄、新、勇”四字可概括柯潔之棋;再簡短一點,一言以蔽之,即“浪”字也。

關鍵的是,如今七冠在手的天才柯潔,今年也只不過22歲。在黃金期到來之際,相信柯潔在未來繼續為棋迷帶來更多精彩紛呈又充滿天才靈感的圍棋之戰吧。

中國現代圍棋史上的十大棋手

3、古力

世界大賽冠軍X8 (2008富士通杯、2010三星杯、2005&2008LG杯、2006&2014春蘭杯、2009BC卡杯、2008豐田杯)

世界大賽亞軍X4(略)

生涯8次世界冠軍,古力高居中國棋壇歷史第一、世界棋壇歷史第四。

此外,古力與李世石聯袂為棋迷出演長達十年之久的“古李爭霸”時代,他們的“十番棋對決”故事,可謂現代圍棋歷史上最具盛名的宿敵對決章節。

棋風而論,正如其名。

古力之棋,奔放陽剛,大開大合,好攻喜殺。世界棋壇好手皆知,古力此子是一位技能屬性加點極不均衡的跛腳選手。比如在宮子能力上,古力就一直受棋評家所詬病。

那又如何?古力中盤階段的直線攻殺能力,堪稱恐怖。任何一位當世之豪傑,都有可能出現在全盤上被古力殺得片甲不留的慘象。這大概就是所謂的“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吧。

中國棋壇前有“鈍刀”錢宇平、“妖刀” 馬曉春,若按“刀”字後綴來給古力起綽號,那此子必定是那一把為中國在世界棋壇戰場上開山所用的“霸刀”也。

中國現代圍棋史上的十大棋手

2、馬曉春

世界大賽冠軍X2 (1995富士通杯、1995東洋杯)

世界大賽亞軍X7 (略)

中國棋壇有兩把刀。一把“鈍刀”錢宇平,另外一把就是“妖刀”馬曉春。前者的棋風穩重厚實,有“鈍刀”之譽;後者的棋風則清新脫俗、詭譎非常。

如果在中國棋壇歷史上選擇最具突破性的選手,聶衛平之後的首推者,想必就是承前啟後的馬曉春。

何謂承前?

馬曉春曾在中日名人對抗賽上六鬥元老級別的行尊小林光一,被譽為一時佳話。此外,馬曉春作為中日擂臺對抗賽十屆元老(十一屆裡唯一沒有參加第六屆),合計出場13次,7勝6負,勝率54%。

其中,馬曉春在第2屆、第3屆和第7屆的表現最為出彩。第2屆,馬曉春終結了五連勝的小林覺,成功扳頭;第3屆,馬曉春先勝山城宏,再勝“宇宙流”創始人、日方副帥武宮正樹;第7屆,馬曉春三連勝小林覺、山城宏、片岡聰。

那又何謂啟後?

“石佛”李昌鎬在開啟屬於自己的王者時代之前,要先鬥贏的最大絆腳石就是比他年長11歲的馬曉春。在中國圍棋大爆發之前的黑暗期,“妖刀”馬曉春就是中國圍棋在世界大賽上爭冠的全部家底。

1988年,乃現代世界圍棋的真正元年。這一年過後,冠以世界圍棋冠軍名目的系列大賽開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圍棋的商業化和國際化正式進入了全新時代。

然而,1988至1994年間的世界冠軍大賽上,中國選手打進決賽的統計概率僅27%,奪冠次數為0次。

1995年,馬曉春抱得東洋證券杯和富士通杯兩大世界冠軍而歸,為中國圍棋實現了世界大賽冠軍“零的突破”。

此外,2005至2009年間,馬曉春擔任中國圍棋隊總教練,實施訓練計劃改革以深入挖掘棋士的全部潛能。常昊、羅洗河、古力等冉冉新星,正是在馬曉春任內在世界大賽中接連告捷,中國圍棋再度揚眉。

哪怕將來會有100箇中國棋士在世界大賽冠軍的數量上超越了馬曉春,但是在最強者或者最具影響力者的榜單上,相信不少讀者也會和筆者一樣,永遠給“妖刀”馬曉春留一個極其靠前的位置。

中國現代圍棋史上的十大棋手

1、聶衛平

論帶給全國棋迷乃至全國體育迷的振奮與感動,論推動中國圍棋事業發展的付出與貢獻,新中國成立之後其餘所有棋士之和,都比不過“聶旋風”一人。

時間撥回1984年,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開打之前。

眾所周知,彼時的中日,在經濟發展上差距甚大。在圍棋項目上,日本當時的整體水平稱霸世界,保守估計擁有至少比中國多20倍的註冊棋手。

在擂臺賽開打前,兩國的國內輿論幾乎都是一邊倒,絕大多數都認為日本會輕鬆取得勝利,我國不少人也認為只要能完成【逼出日本主將】的目標,就已經算是勝利了。

第一屆擂臺賽,作為最後“守門員”的聶衛平需要獨自面對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藤澤秀行三位超一流日本棋手。

戰況是何其激烈?這三場都是刀刀見紅的白刃戰,聶衛平分別以2目半、4目半、3目半的優勢完成三連斬,力挽狂瀾。

第二屆擂臺賽,由於小林覺祭出了五連斬的極佳狀態,當壓陣的中方主將聶衛平出場時,他面臨著的是以一敵五的絕地局面。

站在“聶旋風”面前的日本棋手還有五人之眾:片岡聰、山城宏、酒井猛、武宮正樹、大竹英雄。

手起刀落,又是一個精彩的五連斬,聶衛平再次挽救了中國隊。

出場之前,聶衛平曾經說過,他覺得五盤棋每一盤的贏面大概都是50%,這樣算下來五盤都贏的概率只有3%。

隨著聶衛平一盤一盤贏下去,3%最後變為100%,這不僅是圍棋史上的奇蹟,更是體育史上的英雄神話了。

第三屆擂臺賽,同樣是異常激烈的一屆。中方先有劉小光的4連勝,後有日方山城宏還擊的一個5連勝。最後是馬曉春、聶衛平依次對陣日本山城宏、武宮正樹、加藤正夫。此時的馬曉春,棋力已取得長足進步。馬曉春先是執白中盤挫敗山城宏,隨後執黑險勝武宮正樹,再被日方最後的守門員加藤正夫執黑中盤擊落。

隨後,聶衛平與加藤正夫上演最終對決。聶衛平執黑中盤擊敗這位老對手,幫助中國取得了前三屆擂臺賽的全勝。

三屆賽事挽狂瀾於既倒,十一次扶大廈之將傾,英雄本色,自當如此。

擁有戰而勝之的決心,驅動戰而勝之的能力,“棋聖”封號,當之無愧。

T2梯隊:劉小光、錢宇平、樸文垚、範廷鈺、羋昱廷、江維傑、曹大元、唐韋星、羅洗河、黨毅飛、辜梓豪、時越、謝爾豪、豐雲、連笑等等。

最後要說明的事情,一千個圍棋迷就有一千份TOP10榜單。本文僅代表筆者的個人看法,如有商榷之處抑或遺珠之選,歡迎在評論區指出。

一篇圍棋文字,十段博弈故事,本期結束,有緣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