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來源/ 抓馬小姐姐(id:dramaqueen111)

這幾天,萬眾矚目的《沉香屑:第一爐香》出路透劇照了。

和開機儀式時網友的吐槽沒什麼區別,果然馬思純一出場就有種揮之不去的出戏感,不是說她演技不好,而是真的不適合葛薇薇龍這個角色。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旁邊俞飛鴻演的姑媽氣場兩米八,襯得馬思純扮演的葛薇龍膀大腰圓、質樸無華。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要說現在的娛樂圈能勉強演一演葛薇龍的,好像也真的挑不出什麼人了。

之前在沒有公佈選角時,大家就熱烈議論過到底誰適合演前期單純學生、後期名利場交際花的葛薇龍。

《金粉世家》時期的劉亦菲不錯,臉型、眼睛、古典美,“粉蒸肉”氣質,因為那時臉上有些嬰兒肥,所以也能對上。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但也不是完全沒差:劉亦菲高度、大小都剛剛好的鼻子,加上輕微上挑的丹鳳眼,顯得貴氣逼人,一看就是嬌貴養大的公主,根本不像是需要可憐巴巴幫姑媽賣身的薇龍。

B站有劉亦菲和尊龍的剪輯,雖然確實男帥女靚十分養眼,但看上去不像第一爐香裡的浪蕩混血兒和痴情女名媛,而是兩個貴族青年在談戀愛。

宋軼也能夠一夠,薇龍是“粉撲子臉,眼睛長而媚,鼻子纖瘦,肥圓的小嘴。”宋軼好像挺符合的,她穿旗袍的照片身段很好,和薇龍後期的交際花形象能對應起來。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宋軼的外貌比劉亦菲的明豔度要弱一些,所以也能拍出前後期的轉變。

但她這種類型的臉到大熒幕上,很可能被削弱特色,變得平平無奇。

張愛玲筆下的人物確實難挑,尤其是女性,她們精於算計,城府深藏,善於把婚姻當跳板——因為那是她們人生中唯一的救贖和希望。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但她們的生命又不全是算計,也渴望一份真實的愛情,甚至會動心,就像王佳芝明明是暗殺易先生的,卻又半途愛上對方,潑辣市井如曹七巧,也曾對季澤動了不該有的綺念。

她們是複雜的,病態的,矛盾的,王佳芝還算是裡頭較為單一的一個角色,李安選角也選了那麼久,幾乎翻遍整個娛樂圈,最後才定了湯唯。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有這樣的作品珠玉在前,好像其他人也不大好意思拍張愛玲的作品,難度大,選角困難,吃力不討好。

即使是IP熱大行其道的16年到18年,也沒有人有膽量挖掘張愛玲這塊金字招牌。

噢,有人挖了,讓蔣欣、劉嘉玲、鄭元暢這樣一個奇怪的組合來演《半生緣》,吐嘈聲滿天飛。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但導演許鞍華有過成功的案例,她拍的《半生緣》就很出彩,黎明演溫吞的顧世鈞,吳倩蓮演外柔內剛的妹妹曼楨,梅豔芳是心狠手辣的姐姐曼璐,葛優則是“不笑時像老鼠”的顧鴻才。

每一個角色都剛剛好,最絕的是吳倩蓮和梅豔芳在電影裡看起來還真有些相似,像兩姐妹。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有著這樣神仙選角的許鞍華最終為什麼選了馬思純演葛薇龍,彭于晏演混血少年喬琪喬,我和諸多張愛玲書粉著實是百思不得其解。

我寧願相信這是資本的干預,而非個人選擇。

先說馬思純,首先,她對張愛玲和其作品的瞭解可以斷定的說,幾乎為零。

在宣佈演葛薇龍之前,馬思純有幾條關於張愛玲的微博,一條是讀《第一爐香》有感,雖然說每個人的讀後感不一樣,但她這條微博毫無邏輯,且跟小說本身一點兒不相干,“張愛玲的卑微換不來她的愛人”“愛不是一個人的卑微而是兩個人的勇敢”。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但凡看過小說的人,都會覺得這個讀後感實在是……尷尬且不知所云。

這篇小說講的什麼呢,上海女中學生葛薇龍在八一三事變後,隨家人到香港避難,由於家中拮据,為了能繼續上學,薇龍打算投奔和家裡斷絕關係許久的姑媽。

三個月後,薇龍在物質生活中逐漸迷失,此時姑媽暴露了真實的目的:以薇龍為誘餌替自己誘惑到年輕的男學生,然後又把薇龍推向富有的老男人司徒協那裡,讓她為自己掙錢。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薇龍起先生氣,拒絕司徒協,但要命的是,她偶然愛上了風流的喬琪喬,姑媽便想出兩全之策,勸喬琪喬與薇龍結婚:先讓薇龍出賣肉體為他掙錢,待薇龍無法掙錢了,就與她離婚。

喬琪喬欣然同意,明知是騙局的薇龍卻心甘情願鑽進圈套,每天忙著為姑媽弄人,為喬琪喬弄錢。

這樣一個故事,馬思純讀出了青春傷痛文學的風格,也是挺難得的。

再加上她還發過錯誤的張愛玲語錄,就更加引起了網友的群嘲。“你說應愁高處不勝寒,我便做拱手河山,討你歡。“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Omg,你能想象張愛玲說出這句話的感覺嗎。順便提一嘴,這句出處是李麗芬的歌曲《愛不釋手》。

這幾條微博,足以證明,即使看過《沉香屑:第一爐香》,馬思純也根本沒有理解小說的用意,連皮毛都沒觸到。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楊絳曾評價張愛玲作品,略有些居高臨下的意思:“我說句平心話,她的文筆不錯,但意境卑下,她筆下的女人,多是性飢渴者。”

你看,成長環境不同,思想不同,連名家都尚不能參透“性飢渴者”背後的悲涼。

而從小家境優渥、一帆風順,即使進了娛樂圈這樣複雜的圈子,也有小姨保駕護航的馬思純,當然就更不能理解了。

從她發的微博來看,她對張愛玲作品的感悟,可能等同於饒雪漫的《左耳》,說的全是浪漫又帶點“明媚哀傷”的愛情故事。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但看過原著的人都知道,不是的。

就像燕公子之前諷刺她的話那樣,的確,一千個讀者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你總不能把哈姆雷特看成哈利波特吧?這就有點離題萬里了。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很多成熟演員演戲,多會體驗生活,進入角色,遺憾的是現在少有人會花時間深度沉浸自己,去和角色進行對話。

就像鞏俐演白骨精,會練習說話時屏住呼吸,演出白骨精的妖氣,演秋菊打官司裡的農村婦女,完全毫無違和感。

近期她演郎平,還專門到現場觀摩郎平指導比賽,路透照裡幾乎已經有些神似郎平,小動作和表情都抓住了精髓。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遺憾的是馬思純發過好幾條錯誤的張愛玲語錄,不知道有沒有靜下心來讀完一次張愛玲全集,真的不多,看完了,想必體驗灰色另一種。

說完馬思純,再說喬琪喬的選角。這個電影要想拍好,核心人物其實是喬琪喬。

葛薇龍是為了喬琪喬才自願成為玩物,自願墮入明知道輕佻、沒有結局的愛情。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她對喬琪喬的愛最終毀滅了自己,喬琪喬是花花世界、衣香鬢影裡的一個縮影,他象徵著最致命也最無力抵抗的誘惑。

因此,這個人應該是帶有絕對吸引力的,他必須讓觀眾信服,葛薇龍會因為太愛他,而一步步走向迷途。

但彭于晏顯然沒有這種美少年的致命吸引力。

當然,在現代社會里,不可否認他還是充滿魅力的,有型有肌肉,荷爾蒙爆棚。但他無論是身形、外貌、氣質都不適合喬琪喬這個角色。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小說裡對喬琪喬的描述,眼睛“像風吹過的早稻田,時而露出稻子底下水的青光,一閃,又暗下去了。”

身材是“高個子,生得停勻,可是身上的衣服穿得那麼服帖、隨便,使人忘記了他的身體的存在。”

綜合來看,就是一個身材高挑、衣架子、天生吃女人飯的混血美少年。纖長,美貌,迷人。

彭于晏呢,一身腱子肉,四肢發達(非貶義),一笑露八顆大白牙,看上去下一秒就要去打拳擊。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豆瓣網友評價他們倆同時出現的畫面,適合演《駱駝祥子》,稍微辛辣了點,不過還真有點道理,至少目前流出的現場圖裡,就真的充滿了勞動人民的樸實憨厚。

如果彭于晏出現在葛薇龍旁邊,我只會覺得他是姑媽家的保鏢,打手,黃包車伕,不會覺得這是輕佻、浪蕩的美少年喬琪喬。

我甚至想象不出還有誰能演喬琪喬,可能年輕時的黃秋生、嚴寬還能試一試,但現在的娛樂圈,異域風情女明星很多,但混血感美少年真的挺稀少的。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葛薇龍愛他到什麼地步?《沉香屑·第一爐香》的結尾,她對喬琪喬說,“我愛你,關你什麼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張愛玲很多小說的結局都是悲哀,就連看似好結局的《傾城之戀》,其背後也是悲劇內核。而結尾直接催人淚下的,唯有這篇《第一爐香》。

彭于晏版喬琪喬,好像就沒有讓人哭的衝動,也不會吸引薇龍逐步墮落。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再說姑媽,選角是俞飛鴻。

姑媽有很多適合的人選,最佳選擇是惠英紅,其次鄔君梅、甚至雪姨王琳,其實都比俞飛鴻合適許多。

俞飛鴻外表看上去有種剛毅感,她演過的驚鴻仙子被網友評價“辛辣的甘甜”,其實這就可以看出她外貌的特質:有一種大氣的堅強感。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而姑媽這個人物,是第一爐香裡最為複雜的,她有慾望,有心計,為了錢財不惜嫁給一個老頭,把薇龍玩弄於股掌之間。

俞飛鴻看上去像個馬上要在家裡開讀書會,辦太太客廳的高知女性,不怒自威不可褻瀆,和慾求不滿的姑媽梁太太根本不沾邊嘛。

這樣的姑媽根本不需要薇龍替自己搞男人,直接自己上陣就有追求者如過江之鯽的既視感。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但因為有馬思純和彭于晏的對比,所以俞飛鴻看上去也就還好,至少能讓人接受,有演技加成的話,可以抹去這小小的違和感。

總而言之,《沉香屑:第一爐香》這個項目,最大的失誤就是選角失敗,任何完全背離原著的改編,都必然走向失敗。

從女主角馬思純的微博把它理解為青春小說開始,這部電影已經不再讓人期待。

以前張若昀在採訪中開玩笑說,馬思純眼中的世界,有一點瑪麗蘇。

被群嘲的馬思純,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張愛玲


可張愛玲的小說,從來不是瑪麗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