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古建中国:山西东岳飞云楼,古建楼阁中的珍品

飞云楼位于山西省万荣县东岳庙内,为纯木质结构,是中国古建筑楼阁中的珍品,被誉为“中华第一木楼”。全楼斗拱密布,玲珑精巧,与应县木塔并称为“南楼北塔”。飞云楼是解店东岳庙内建筑群中的代表,民谚有“万荣有个解店楼,半截插在天里头”。

古建中国:山西东岳飞云楼,古建楼阁中的珍品

山西东岳飞云楼

飞云楼始建年代不祥,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高祖武德二年,曾率师平叛,逼近龙门关,途经万荣县(古称汾阴),曾在张瓮、解店、古城3地驻兵。平叛以后,就在3处驻地修建乐楼、庙宇,以炫耀他的武功。张瓮岳楼早已毁于战火,惟解店楼至尽屹立在万荣县城。元、明、清历代都曾予重修,基本维持原来的形制。现遗存的楼体是清代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重修后的形制。

古建中国:山西东岳飞云楼,古建楼阁中的珍品

飞云楼

该楼为元明风格建筑,其高23.19米,飞云楼外观三层,内部实为五层,总高约23米。平面正方,中层平面变为折角十字,外绕一圈廊道,屋顶轮廓多变;第三层平面又恢复为方形,但屋顶形象与中层相似,最上再覆以一座十字脊屋顶。各层屋顶构成了飞云楼丰富的立面构图。飞云楼体量不大,但有四层屋檐、12个三角形屋顶侧面、32个屋角,楼木面不髹漆,通体显现木材本色。

古建中国:山西东岳飞云楼,古建楼阁中的珍品

飞云楼·翘角

因飞云楼为纯木结构,无论大小接口,均为榫铆套之。飞云楼的建筑结构和造型属于明清遗风,楼身平面呈方形,明三暗五层,高达23.19米,十字歇山顶。底层为正方形,中央四根各高15.45米的通柱直达楼顶,支撑楼体,四周32根木柱构成棋盘式。面宽进深各五间,面积570多平方米。三层四出檐,二、三层各出抱厦一间,均设平台勾栏,又用平柱分成三小间,上筑屋顶。在抱厦的各层檐下,共345组斗拱,形态变化多端,各掾翼角起翘,全楼翘掾翼角共有32个每个翘角尖。山花向前,下用穿插枋和斜材挑承。

古建中国:山西东岳飞云楼,古建楼阁中的珍品

飞云楼·斗拱

全楼共有斗拱345组。真可谓斗拱密布,而且形状极富变化,犹如云风族拥,鲜花盛开。各檐上翼角起翘,势欲腾飞;清风徐来,风铎均匀作响,清脆悦耳,楼顶覆盖黄、绿各色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更显得华美壮观、富丽堂皇。其结构之巧妙,技艺之高超,造型之精美,外观之壮丽,堪称中国楼阁式建筑之杰作。

1953年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先后数次拨款修葺,并重整彩瓦、补造铜顶、修复楼梯、增设栏杆。1988年,国务院将东岳庙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久失修,飞云楼的局部出现倾斜,部分柱子已开裂、残损,需对其进行加固。2011年12月,飞云楼开始修缮。2014年10月,飞云楼完成修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