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解讀:小成本微距利器,近攝接圈是“廉價”好用,還是“入坑”?

解讀:小成本微距利器,近攝接圈是“廉價”好用,還是“入坑”?

解讀:小成本微距利器,近攝接圈是“廉價”好用,還是“入坑”?

微距攝影總是帶著一種特有的魅力,這種魅力往往來自於對微觀世界的探索慾望,但想要拍攝好微距不僅僅要在技術上下功夫,您還需要一些必要的器材,就比如微距鏡頭。

一顆不錯的微距鏡頭價格也的確不菲,在以往的文章中我們也談到了一些相對廉價的替代方案,比如近攝接圈和倒接換以及微距鏡。

解讀:小成本微距利器,近攝接圈是“廉價”好用,還是“入坑”?

在這些廉價的方案中近攝接圈成為了首要選擇,但是也鬧出了不少笑話。很多人將近攝接圈與增倍鏡弄混淆!雖然它們的樣子有些相似,但是其原理和用途以及價格有著本質的不同,近攝接圈目的是縮小最近對焦距離,而增倍鏡是增加鏡頭的焦距。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就針對近攝接圈進行詳細的瞭解,看這個廉價的小東西,能否真的達到我們理想的拍攝預期。

什麼是近攝接圈?

解讀:小成本微距利器,近攝接圈是“廉價”好用,還是“入坑”?

近攝接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近攝環,是位於鏡頭和相機機身之間的墊片,目的是改變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如果拍攝對象比最近對焦距離還要近,則無法對焦於該拍攝對象,但是我們使用近攝接圈卻可以縮小這個距離,從而實現近距離對焦。

鏡頭所使用的近攝接圈越長,鏡頭放大倍數就越高,這一切也意味著您可以讓普通鏡頭具有更高的放大倍數,以實現微距拍攝的效果,而無需專用的微距鏡頭。

接下來我們將討論由近攝接圈引起的連鎖圖像質量問題,不過在這之前有一個小提示,使用近攝接圈你無法再對焦到無限遠,其實這幾乎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為我們本身就是為了拍攝微距。

近攝接圈是如何影響圖像質量的?

解讀:小成本微距利器,近攝接圈是“廉價”好用,還是“入坑”?

近攝接環中根本沒有光學元件,所以在某些情況下它們對圖像質量的影響很小。但是棘手之處在於,每個鏡頭對使用近攝接圈的效果都非常不同,所以很難給出一個全面的答案。

當製造商在設計鏡頭內部的光學元件時,他們會考慮筒形失真和枕形失真等因素,並儘可能地對其進行校正。以微距鏡頭為例,設計師知道它將花費大量的時間集中在最近對焦點上,所以他們糾正了這一點的畸變。所以微距鏡頭和長焦鏡頭採用了相反的調校思路。

這一切意味著,每一個鏡頭在最近對焦距離的表現是不同的,一個昂貴並受到良好評價的鏡頭未必會在最近對焦距離產生非常銳利的效果。並且近攝接圈會放大這些缺陷,所以如果你從一個在最近對焦距離上表現不佳的鏡頭上使用近攝接圈,你會很快注意到它的畫質的衰減。

為了演示我們設置了一個測試對象,然後用幾個不同的鏡頭進行拍攝。

佳能50mm F/1.8 STM

解讀:小成本微距利器,近攝接圈是“廉價”好用,還是“入坑”?

這是我最想測試的鏡頭,據說它是目前為止使用近攝接環拍攝微距照片最划算的方案。售價僅僅600多元,最近對焦距離0.45米,這個距離已經非常近了。

解讀:小成本微距利器,近攝接圈是“廉價”好用,還是“入坑”?

解讀:小成本微距利器,近攝接圈是“廉價”好用,還是“入坑”?

一般來說,50mm定焦鏡頭是使用近攝接圈的不錯選擇,所以如果你不是佳能的用戶,尼康、索尼、富士或任何你使用的品牌50mm都不錯。

佳能40mm F/2.8 STM

解讀:小成本微距利器,近攝接圈是“廉價”好用,還是“入坑”?

這顆佳能的40mm餅乾鏡頭是佳能用戶的另一個絕佳選擇,因為它的最近對焦距離僅為0.3米。

解讀:小成本微距利器,近攝接圈是“廉價”好用,還是“入坑”?

解讀:小成本微距利器,近攝接圈是“廉價”好用,還是“入坑”?

結果與佳能50mm f / 1.8 STM非常相似,但是40mm非常小,你可以稱之為口袋微距鏡頭!

佳能24-70mm F/2.8 L II

解讀:小成本微距利器,近攝接圈是“廉價”好用,還是“入坑”?

我之所以使用這顆鏡頭,是因為它說明了為什麼較小的定焦鏡頭更適合與近攝接圈一起使用。我做了和前兩個鏡頭一樣的測試,但是在使用25mm規格的近攝接圈時遇到了麻煩。問題是最小對焦距離是從相機傳感器平面進行計算,而不是鏡頭的前部光學元件。這就意味著,安裝25mm規格的近攝接圈後你可以達到的最近對焦距離在鏡片內部的位置。

解讀:小成本微距利器,近攝接圈是“廉價”好用,還是“入坑”?

另一個問題是鏡頭的物理距離。鏡頭最終會遮擋光線落在你的拍攝對象上。

在我們也使用廉價的佳能50mm f/1.8 STM和相對昂貴的佳能24-70 f/2.8 L II進行對比。結果是廉價的50實際上在整體銳度表現的更好。仔細檢查24-70的圖像,顯示出相當大的失真和細節損失。

近攝接圈另一個副作用是,在較大光圈時它們會引起漸暈。漸暈的數量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鏡頭,但也非常依賴於您使用的接環的長度。在這方面,12mm很少出現此問題,但是進入20mm以上你將需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計算近攝接圈的放大倍數變化

解讀:小成本微距利器,近攝接圈是“廉價”好用,還是“入坑”?

您現有鏡頭的放大倍率通常可以在製造商網站的鏡頭規格中找到。放大後,可以使用以上公式計算使用近攝接圈的新放大倍數。

  • 示例1:佳能50mm f / 1.8 STM的原始放大倍率為0.21倍。如果我們使用12mm的近攝接圈,我們的新放大率將為0.21+(12/50)= 0.45x
  • 示例2:使用相同的佳能50mm鏡頭和12mm加上25mm的近攝接環,我們的放大倍率為0.21 +((12 + 25)/ 50)= 0.95x

0.95倍的放大倍率非常接近1:1,你會得到真正的微距鏡頭!

近攝接圈的類型

近攝接環大體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自動和手動版本,它們的價格也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

自動近攝接圈

解讀:小成本微距利器,近攝接圈是“廉價”好用,還是“入坑”?

這些是相對昂貴的近攝接圈價格在幾百元不等,與兼容鏡頭一起使用時,它們允許完全自動對焦,您可以通過相機與鏡頭通信,以更改光圈或使圖像穩定。

手動近攝接圈

解讀:小成本微距利器,近攝接圈是“廉價”好用,還是“入坑”?

手動近攝接圈相對便宜,往往是隻有幾十塊錢。這些類型的近攝接圈沒有任何電子觸點,因此您無法使用鏡頭進行自動對焦,甚至無法調節光圈,因為相機無法與鏡頭通信。

使用手動近攝接環如何更改光圈?

解讀:小成本微距利器,近攝接圈是“廉價”好用,還是“入坑”?

為了在使用這些非接觸式,便宜的延長管時調整光圈,您必須遵循以下程序:

  • 將鏡頭直接安裝在相機上
  • 在光圈優先或手動模式下,選擇要在圖像中使用的光圈
  • 按住相機上的DOF預覽按鈕。這使得光圈與所選值接合
  • 按住DOF預覽按鈕的同時,從相機中取出鏡頭
  • 將延長管安裝到鏡頭上

正如您所看到的,每次想要更改光圈值時必須經歷此過程,我的第一組近攝接圈就是這樣的,我僅僅使用它們一次,然後就決定購買一套帶電子觸點的自動近攝接環。

利弊總結

解讀:小成本微距利器,近攝接圈是“廉價”好用,還是“入坑”?

其實這些東西非常實用,並且價格實惠!如果您非常喜歡微距攝影,那麼它們可以非常方便地拍攝小型動物或植物,您也可以使用現有的旅行變焦鏡頭拍攝食物的細節照片。很少有攝影配件可以花費如此少量的金錢給圖像帶來如此巨大的差異。

這裡是巨人攝影,攝影愛好者心中的“哈佛”,感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