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智慧是知道自己一無所有,愛是知道一切是我

讀到兩句話:智慧是知道自己一無所有,愛是知道一切是我。

知道自己一無所有,的確是一個解脫的智慧。我們太容易覺得自己有點什麼了。無論我們覺得自己擁有什麼,或者可能擁有什麼,那個事情立馬就把我們囚禁了。

比如,一個人覺得自己有點本事,這時候如果他沒有被看重,沒有被發現,沒有被響應,他就會覺得懷才不遇,很壓抑;當他被重用,有平臺去發揮的時候,他會得到一些認可和欣賞,或許很高興,但是當他能力不及的時候,他又會抱怨自己,而當別人超過他的時候,他又顧影自憐,好的就自傷,不好的就嫉賢妒能。

智慧是知道自己一無所有,愛是知道一切是我

我們不可能在這個世界上擁有任何東西。

我們不可能擁有自己的孩子,我們生下了他,但我怎麼可能擁有他呢?我們沒有辦法停止他的長大,沒有辦法停止他自己的命運腳本,也沒有辦法讓他一直在我們身邊。他有他的故事,他有他的命運和進程。我們沒有辦法擁有孩子。

我們也沒有辦法擁有身體,因為你擁有什麼,你得對它說了算。但你對身體說了不算啊,你怎麼能夠說你擁有它呢?

我們也不可能擁有金錢,你不能決定你的金錢。比如,在公司上班一個月月薪4000元,好像比較穩定,是能夠決定的一樣。但是,這些錢發到你手裡,你不知道自己會有什麼樣的消費,如果你生一場病,可能這些錢都不夠了。所以,你怎麼能夠決定你金錢的狀況呢?

我們也不能擁有房子。我買了房子,戶主是我的名字,我能裝修它,但我並不能擁有它,我還是隻能使用它。當我不在這個房間裡的時候,它跟我就只有頭腦上的關係了,我“認為”它是屬於我的而已。我站在大街上的時候,我和這個房子的關係就完全是我頭腦編織的關係。如果我把房子租出去,讓別人來住,那我跟這個房子更加只是一個頭腦上的擁有。

所以,一切因素都在一刻不停的無常變幻當中,我們只能是一個體驗者、享用者。

不要說我們資質平凡,就算是一個非常聰明、有才能、有意志的歷史大人物,比如胡雪巖、左宗棠,或者一些政治人物,他們也是被這些無常整得顛沛流離、焦頭爛額,最後都是一聲嘆息。

你也沒有辦法擁有別人對你的滿意。除非對方已經覺醒了、成佛了,他看人都是帶著光,那麼他永遠對你滿意。但是,在我們自己開悟覺醒之前,我們見不到佛,我們不允許佛出現在我們的意識裡。所以,大家都是還沒有成佛、覺醒的人。大家都是普通人,都活在自己的需求裡,活在自己的期待裡。你只要不符合他的期待,你就是不夠好。無論你的標準是什麼,無論你的品質是什麼,無論你的發心是什麼,只要你不符合別人的期待,別人就對你不滿意。

當你知道自己不能擁有什麼的時候,當你知道自己一無所有的時候,你就有了一種很大的解放,把你從無謂的追求當中解放出來了。我既然不能夠擁有別人的滿意,那我又何必害怕別人的失望呢?無得也無失。

智慧是知道自己一無所有,愛是知道一切是我

“智慧是知道自己一無所有”還有另一層含義:我不需要擁有什麼。在世間我既不能夠擁有什麼,我也無需擁有什麼。因為我是靈性,我是自性,我是一體圓滿的自性。我本身就是圓滿的,不需要去追求、尋找圓滿的愛。我的本質就是圓滿的愛。世間任何形式都是有侷限的,是沒有完美的,但是我內在的愛本身就是完美。

我不能夠保證我的親人永遠健康、心情快樂,因為這些都在他的命運腳本當中,都在無常當中,都在緣起緣滅當中。但是,我可以完美地愛他,我可以完美地對待他。他身體健康,我很高興、很愛他;他身體不健康,我也依然完美地愛他。他心情好,我為之喜悅;他心情不好,我也依然平安、依然親切慈愛。

在這個無常變幻的人生劇情裡,我們不必把自己的落腳點放在具體事物的顯現和結果上。對於這些緣起緣滅,我們無從知曉,它們對我們的本質也毫無影響。所以我們可以不把自己的心放在這裡,就允許它們緣起緣滅吧,“就讓凱撒做凱撒的事情”吧。

我們的心不在這些具體的緣起緣滅當中,而在完美的愛當中。我們帶著完美的愛去經歷自己的人生,去善待人生電影中友情出演的諸多演員,包括事情,也包括物品。沒有什麼能讓我們難過,因為難過代表著失落。我們本就一無所有,不可能擁有什麼,那麼,也沒有什麼能夠讓我們失落。我們只是在碰到它的時候,在和它相遇的時候去愛它。比如對孩子,他現在還在家裡生活,那就是我愛他的好機會;他長大了不在身邊,那就是我祝福他的好機會。

智慧是知道自己一無所有,愛是知道一切是我

第二句話:愛是知道一切是我。

什麼叫“一切是我”?就是隻要你心裡有的,都是屬於你的。你所看到的、聽到的、經驗到的,都在你的心裡。

你看到一個人好大喜功,那你問問自己,你有沒有好大喜功?你看到一個人軟弱無力、很可憐,那麼你問問自己內在有沒有那種恐懼?有沒有那種軟弱?通常讓你憤怒和看不起的,都是你自己不願意去看的,都是你自己心裡有的。你心裡沒有,你就根本看不到。就像一個小寶寶,它看女性的身體,看到乳房的時候,它覺得是吃奶的,它不覺得是性,因為它的心裡還沒有性的概念。只要你看到的,不要說別人身上的還是自己身上的,都是你心裡的,因為只有一體的心在看。那個心不在你的身體裡,它只不過通過你的身體去感應而已。

所以,既然你看到的、聽到的、經驗到的、所有六根感知到的,都在你的心裡,都來自於你,那麼,你有什麼理由不去愛它呢?一切都是你的。

怎麼去愛呢?這裡有一個公式。比如一個人好大喜功,那個公式就是:他有自由選擇好大喜功,也有能力選擇從容樸實、不好大喜功,但無論他做什麼選擇,我都愛他。推而廣之:他有自由選擇痛苦,也有能力選擇不痛苦,無論他選擇什麼,我都愛他。

我媽媽在老家和我嫂子相處時很拘謹。那麼我媽媽有自由選擇這樣拘謹,也有能力選擇不拘謹,不管她是不是拘謹,她都是我媽媽,我愛我媽媽。

能夠給人自由,給人平安和愛,是我們在人世間最大的享受,最大的幸福。因為當我們給出這些的時候,我們自己也被自由、平安和愛充滿了。我們給出什麼,就被什麼充滿。

在生活中,我們的親人經常會產生抱怨和擔心,我們還是可以用這個公式。他有自由選擇擔心和抱怨,他也有能力選擇不擔心和不抱怨,但無論他做什麼選擇,我愛他。

除非我們內在有恐懼,否則,外在沒有什麼事情能夠激起我的恐懼;除非我們內在有內疚,否則,外面沒有任何事情能讓我們內疚。

“愛是知道一切是我”。既然一切是我,那就沒有什麼是我好抱怨的;既然一切是我,那麼我就能夠善待一切。因為它們都在我的心裡,我有能力,也願意去善待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