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喜看稻菽千重浪——合肥市文艺精品创作观察

对于一名文艺工作者来说,文艺精品的创作是个人价值的完美体现;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文艺精品的涌现是文化软实力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艺创作,把实施文艺精品工程作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内容,想方设法鼓励、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使我市的文艺创作活力不断迸发、文艺作品质量稳步提升,各艺术门类都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这些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或彰显信仰之美,或展现传统之美,或表现生活之美,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为人民而作

喜看稻菽千重浪——合肥市文艺精品创作观察

在合肥,去罍街茶馆看皖逗喜剧社的节目已成为许多年轻人休闲娱乐的一种新方式。

晚8点左右,人们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抽身而出,走进古色古香的茶馆,品着盖碗茶、嗑着瓜子,看最传统的曲艺节目。

对大多数观众来说,这里的演员可能只是能把他们逗乐的人,殊不知,他们中间可是藏龙卧虎。

台上正在表演的孙铭泽、周玉峰,他俩创作的数来宝《第三者》获得了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牡丹奖”是中国曲艺的最高奖项,也是令众多曲艺人魂牵梦萦的奖项。

观众时而捧腹大笑,时而集体发出“吁”的声音。合肥市曲艺团团长李翔坐在他们中间,审视着台上的每一个节目,也观察着观众们细微的表情。“‘皖逗’是我们合肥曲艺团市场化的试点品牌,我经常过来看看团里人原创节目的现场效果。所有的节目都是为观众所作,观众的反应可以最直观地看出节目质量的高低。”李翔说。

今年10月,李翔为曲艺团又捧回了一座“牡丹奖”杯。他和同事邢语创作的小品《等爱回家》获得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一个曲艺团,连续摘得两朵“牡丹”,不仅是合肥曲艺精品创作能力的体现,也是这座城市的骄傲。

李翔说,近年来,自己不少文艺圈的新老朋友都在文艺创作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有国家级、省级的荣誉,也有各类大奖。

这些智慧和心血的结晶,不断扩大着合肥文艺精品创作的版图。

喜看稻菽千重浪——合肥市文艺精品创作观察

绘画作品《父亲的1942》《雪净万年松》荣获全国美展优秀奖;

摄影作品《遨游》《观鱼灯》荣获全国摄影大展优秀奖;

现代舞作品《命运》斩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现代舞大奖,实现了我省现代舞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庐剧小戏《杨排风》《送香茶》荣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地方戏专业组金花奖;

舞剧《立夏》和庐剧小戏《三嫂告状》等多部作品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立项名单;

在安徽省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14-2017年)优秀作品奖评选中,原创舞剧《立夏》、电影《圩堡枪声》、动画电影《太空熊猫之英雄归来》、歌曲《巢湖美》成功入选,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

2016年6月,著名作家洪放作为人才被引进合肥后,他将火热的创作热情融入到壮阔的时代背景中,创作了大量关于合肥的文学作品。

2017年,洪放的散文作品《合肥记胜》在《人民日报》刊发,一时间,让合肥在全国范围“圈粉”无数。

与朱斌峰、许冬林合作的报告文学《领跑者》发表于《人民文学》2018年第8期,再现了合肥科技创新的历史与现实,塑造了一批合肥科技创新中的典型人物。

2017年底,洪放开始潜心创作长篇小说《百花井》。这部小说是市委宣传部重点扶持项目,同时入选了省重点长篇扶持项目。作品以百花井边三个家庭三代人在60年的历史岁月中的变迁,反映合肥的历史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小说写就后,被《中国作家》在头条刊发,而后又被三辰影像出版社以《井中人》为名出版了单行本。

《井中人》出版后,有读者给洪放写信,说这小说写得好,写出了真实的合肥。洪放说,一个好的作品,归根到底是为人民所作,因此不仅要反映足下土地发生的深刻变化,更要让读者在凝神阅读中,感受到温暖、鼓舞与启迪,看到美好、希望和梦想。

合肥广大舞台艺术工作者也是这样做的,他们摒弃浮躁,勇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振兴地方戏曲文化的历史使命,先后将《东门破》《孔雀东南飞之焦仲卿妻》《江姐》《梁祝》等精品庐剧大戏搬上舞台。

与此同时,为满足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市委宣传部巧打“市场牌”,引进社会资本投入文艺创作生产。利用不到百万元的启动资金,撬动了超过千万元的社会投入,先后拍摄了动漫电影《大熊猫传奇》、电影《墓室顽童》《包公传奇之天长案》等一批影视佳作。

“合肥市涌现出了一批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艺术作品。它们题材丰富,表现手法多样,不仅体现了合肥文艺原创力的显著提升,也不断刷新着合肥文艺工作者勇攀文艺高峰的新高度。”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从人民中来

翻看“成绩单”,合肥文艺精品的诞生进入了一个超越过往的丰沛时期。

是什么按动了合肥文艺精品创作的“加速键”?

在洪放看来,是“创新高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生活在这片沃土上的创新者,为文艺的创新创造提供了丰厚土壤和丰富素材。

“为了创作报告文学《领跑者》,我们先后到科学岛和中科大先研院采访。那些日子,合肥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以及勇于奉献的科学家们让我们久久沉浸在一种激动与感动之中。”

“在写作《百花井》之前,我曾多次到百花井那一带去采访。在一些老居民家里,谈到城市变迁,大家都十分感慨。说合肥从前是个小县城,一眨眼变成了大都市。写出这种变化,是我创作的动力之一。”洪放津津乐道。

李翔摘回“牡丹”之后,团里的年轻人常来向他取经。“其实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李翔笑着对记者说,“就像你们记者采访一样,一篇好的新闻报道离不开深入的采访,离不开与时代、与百姓生活的同频共振。”

获奖作品《等爱回家》就是一个源自生活的作品。李翔、邢语多次参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深入皖北农村,采集创作素材。正是在采风中,他俩被“空巢老人”孤独又落寞的生活状态深深触动,从而决定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

不仅是现实题材,即便是历史题材的作品,在创作前也离不开创作者的“深入”。2016年,10月的大别山区红叶漫山。舞剧《立夏》主创团队走进了立夏节起义的发源地——金寨笔架山农校,他们追着先人的足迹,在那片热土上探寻、学习了整整一个月。扎实的采风为该剧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编剧郭明辉说,他曾去金寨数次,但此次采风让他产生了更多灵感,让他在灵感迸发中构思出几个热血青年关于信仰与青春、爱情与浪漫、奋斗与牺牲的激荡人心、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如果说一个文艺精品与创作者密不可分,那么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的涌现,则离不开文化主管部门对文艺创作生产的组织引导。

喜看稻菽千重浪——合肥市文艺精品创作观察

新版庐剧《梁祝》不仅成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还作为“中华优秀地方剧目”之一在全国进行巡演,让合肥的地方戏——庐剧在全国熠熠生辉。回望来时路,这台大戏的诞生,可不简单:不仅有领导小组、创作小组、监审小组全程把控,审文本、审方案、审作品,抓调度、抓创作、抓进度,还经过了领导评、专家评、主创评的环节。

“你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感受到打造一个大型文艺精品的不容易,也才能深刻体会到组织引导的重要性。”合肥演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宁告诉记者,“特别对于一个大型舞台剧来说,独木难成林,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剧目质量产生影响,这时候组织引导便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肥市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既有顶层设计也有具体举措,为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鼓励文艺工作者潜心创作,合肥市对各类文艺精品创作予以扶持;对增强舞台艺术表现力的声光电综合集成应用项目给予借转补资助;对符合条件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和精品原创舞台剧、影视动画作品等给予事后奖补。

不仅如此,合肥市还推出了《合肥市文艺精品扶持暂行办法》,对获得省级以上规定文艺奖项的优秀作品给予配套资金奖励;出台《合肥市宣传文化名家工作室建设暂行办法》,建立宣传文化名家工作室,进一步筑牢我市文艺创作基石;制定实施《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合肥市促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扶持和管理办法》,调动各方力量、汇聚各方资源,支持文艺精品创作。

至此,在合肥,已初步形成有规划、有项目、有资金、有组织的文艺精品创作格局。

到人民中去

一部文艺作品能升格为“文艺精品”,不能仅以有没有获奖来衡量,还要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更不能拿了奖,就束之高阁,最终还是要给百姓看,让百姓打分。

今年8月7日、8日,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合肥新版原创舞剧《立夏》在亚洲最大剧院综合体、中国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国家大剧院惊艳亮相。60余位舞蹈演员用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将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和英雄形象深深烙印在首都观众心中,观众们的掌声也一次次响彻在歌剧院大厅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部舞剧没有枯燥的说教,却让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也感受到了合肥这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有过20多年军旅生涯的北京观众、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会员董江对记者说,“我要感谢合肥为北京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送来了这么好的一部红色舞剧。”

为了让更多群众欣赏到文艺精品,市委宣传部组织文艺工作者带着文艺精品参加“庐州放歌”“走向文明”“炫动的音符”进基层文艺巡演活动,还举办了2018合肥市庐剧惠民演出季等各类精品文艺惠民活动。

群众的反应是作品好与不好最不失真的“镜子”,所以当文艺作品回到人民中时,其品质又能在人民“检阅”中得以提升。

新版庐剧《梁祝》从搬上舞台起,整个剧组几乎都在马不停蹄地巡演,从城区走进各县(市)区,从合肥市演到安徽省,从安徽省迈向全国。“巡演是接受各地观众检阅的一种最好形式。我们每次都会很认真地收集观众的意见和建议,再回过头对剧本进行再加工、打磨。因为精品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不断回到人民中去,才能汲取养分,成为更优秀的作品。”该剧导演钱涛说。

孙铭泽和周玉峰排出作品《第三者》后,在罍街茶馆一口气演了15天。每演一次就根据观众反响修改一次,直到演出结束,这个本子修改了近20稿。也正是有了观众的一次次“检阅”,才为《第三者》的日臻完善,并最终获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洪放已经能够在公务和写作的状态中自由切换,但他仍然最喜欢在夜深人静时写作。

“因为这个时候心是最宁静的。当你写作时,好像是面对着读者在写,把心中所思所想‘讲’给他们听,这是一种心灵的交流。而当作品出炉,读者或在网上留言,或写信反馈,或直接转载时,这是读者与我的又一次交流。每一次交流、碰撞的感悟、欣喜与收获是我进行下一次创作的动力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