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三月短笛:淺秋|就讀這篇

三月短笛:淺秋|就讀這篇

三月短笛:淺秋|就讀這篇
三月短笛:淺秋|就讀這篇

淺秋

三月短笛

01

日如流沙,一晃孩子們開學半個多月了。天越來越高了,也越來越藍了。炎熱正慢慢離去,即使運動後珠汗淋漓,也如露般輕盈,沒有了粘膩,沒有了燥熱。只不過翻了幾頁日曆,竟如此涇渭分明,而心也在這變換的瞬間,一下子沉靜下來。

這樣的天氣很適於野遊。

晨起出發,天氣稍稍有些涼意,怕冷的可以搭個外套,如我這般脂肪堆積的,便依舊一襲薄裙。風兒吹起裙裾,竟是添了幾分仙意,忽然覺得裙子唯有這樣的天氣才得了精髓,不像夏日炎炎,穿什麼都熱得不行,而空調下的清爽,自是比不得大自然的饋贈,因為人為的就是人為的,那份刻意是想忽略也忽略不了的。

而在這淺秋,似乎一切都插上了翅膀,可以恣肆飛揚。

02

田野依舊一片綠意,莊稼還沒有成熟。野草樹木依舊葳蕤,花兒還在盛放。晨露當得絕色,在妖嬈中滾動,竟是比花兒多了幾分顏色,清純稚嫩,又別有一番風韻,讓人生不出褻玩的念頭,只想痴痴地看著,欣賞著,即使伸出手指,觸碰到那絲圓潤,沒有金戈鐵馬蕩氣迴腸,惟有稚子情懷,讓人流連懷想。

正午的陽光很烈,光線穿過通透的藍,照射在萬物身上。偶有一片雲彩飄過,竟有萬千絲線放射而出,別樣的震撼,幾可讓人停下前行的腳步。站在高高的橋頭,運河兩側的田野盡收眼底,遠處的樓群站成了背景,竟讓人生出一種身在油畫世界的感覺,原來,我們的家鄉也有不下北歐的風情。

此時,一道絲絲縷縷的陶笛響起,所有的疲憊與煩惱,在如母親般的輕撫下散得無影無蹤。靈魂的重量幾近於無,讓你覺得,希望一直都在,溫暖一直都在,幸福一直都在,從未離開,只不過你在忙碌中將其深藏,以致於忘記了擁有。

03

綠色出行才配得上淺秋時節。騎一輛半舊的自行車,在微風中飛揚,多久沒有這種踏實的感覺了?捆綁過久的時光,散開慵懶的髮梢,無拘無束地漫步在鄉間小路上。似乎兒時的夥伴依舊圍繞,那清脆乾淨的笑聲,迴響在耳畔,迴盪在心頭,以至於嘴角的笑與溫暖,竟比陽光還燦爛了幾分。

於是就那樣傻傻地站立著,如一葦蘆草,招搖的心事都跑出來了尤不自知。純稚的淺秋呀,連人都變得透明瞭。而泥土與花草的芬芳,恰在此時被風兒送了過來,如醉了的夕陽,多了一分踉蹌,酡紅的臉頰添了幾分媚惑,一點也不在意,側畔無人賞。

找一處高崗,坐在秋天的門檻上。盛開的月季如春日般豔麗,絲毫看不出經歷了兩季滄桑。摘一朵放在手上,任沉甸甸的情緒蔓延生長。還好未到深秋,所有的感嘆不多不少,剛剛好。

04

其實這個時節最愜意的當屬聆聽蟲鳴了。

不管是獨自哼唱還是樂隊合鳴,淺秋的蟲鳴當得天籟二字。蟲兒們躲藏在草間樹根,先是怯怯地試探,發覺無人打擾,便慢慢放開了胸懷。有的婉轉靈動,有的沉靜低迴,如生命之河,盪漾迴旋,當真妙不可言。點點滴滴,竟然沒有一聲逃過靈魂的波動,顫動的回聲共鳴在空曠的天地間,如絲如縷,如痴如醉。聽得時間駐足,竟然月落夜深了猶不自知。

淺秋的蟲鳴沒有悲秋的哀怨與悽苦,也沒有夏季的燥熱與囂張。它沉靜安然,又溫文爾雅,如鄰家小妹般貼心,又如大家閨秀般睿智,當屬不可多得的知己。不信?那就放下俗物,覓一方蔥蔥,現在,還來得及。

郭鵬,河北滄州人氏,筆名三月短笛。喜歡寫作,愛好攝影。文字只為靜心,相遇當屬偶然。

三月短笛:浅秋|就读这篇

原鄉書院

高品位大型文學平臺

中國文壇精英盤點之90後專輯

在後臺回覆:90後,即可閱讀

原鄉書院回顧,點擊可直接閱讀

原鄉專欄,在後臺回覆作家名即可閱讀

青山文藝|花解語|張國領|楊建英|楊華|卓瑪

名家專輯,在後臺回覆作家名字即可閱讀

畢飛宇|陳忠實|池莉|曹文軒|遲子建|格非|馮驥才|韓少功|賈平凹|老舍|李佩甫|李敬澤|劉慶邦|沈從文|蘇童|三毛|鐵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憶|徐則臣|餘華|嚴歌苓|閻連科|史鐵生|張愛玲|張承志|

博爾赫斯|村上春樹|川端康成|馬爾克斯|卡佛|福克納|卡夫卡︱卡爾維諾

三月短笛:浅秋|就读这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