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說話的力量之《說話就是武器》

說話的力量之《說話就是武器》

“沒關係,這次跑進決賽也是你的一個突破,上一次你都沒進第二輪。”

“你奮鬥了二十多年,參加了四屆奧運會,卻只獲得了一枚銅牌,你覺得你愧對祖國嗎?”

“你們沒能拿到銅牌告慰四川災區的人民,是不是感到遺憾?”

以上這些提問你或許會很熟悉,它們來自2008年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結束後,冬日娜等體育記者對運動員們的採訪。當時,這些讓被提問者窘迫的對話,一時間成了網絡上熱議的話題。之所以被提問者會窘迫,就是因為在溝通中欠缺說話的技巧,欠缺說話技巧的不僅是提問者,被提問者同樣如此!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系列說話的技巧請大家持續關注。

說話就是武器

就拿“你們沒能拿到銅牌告慰四川災區的人民,是不是感到遺憾?”這個問題來說,如果換成我一定會這樣回答:

這個問題是不是在提醒我,我是唯一一個來自四川的運動員?人類的遺憾並不全是與家鄉的人聯繫在一起的,我告慰我家鄉人民用的不是獎牌,而是參與。在家鄉遭受巨大災難的情況下,還有來自四川的運動員,還有我們家鄉的聲音,我們心中無論有多麼大的悲傷,我們都仍然在拼搏,仍然在追求人類的體育夢想。無論你的家鄉是否受災,是否富足,我們都有同樣的夢想,以及同樣的追求,那就是通過人類每一個個體的努力來克服障礙,迎接挑戰,而不是愁眉苦臉,以淚洗面,不是永遠的哀傷,在這個意義上,我沒有什麼可遺憾的。抱歉的是,可能我的回答不是你想得到的,為此,我要表達對你的遺憾。

說話的力量之《說話就是武器》

溝通是雙向的,當溝通的雙方對話的時候,就算一方的水平極為低劣,另一方仍然可以通過巧妙的回答來讓聽眾讚歎,讓問話者羞愧,並且可以通過回答讓更多人在更高的層次上來理解問話,以及理解我們自身看待問題的侷限性。被問話者萬萬不能陷入被記者的問題引發的激動情緒中,一旦陷入情緒之中,當然就無法冷靜地應對各種不管是出於善意還是惡意的提問了。

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訓練出卓越的溝通能力。在迎接媒體的提問時,無論提問是弱智的、純情的,還是挑釁的,都要從理解記者、瞭解自我、不接收對方語意表面的內容以及隱藏的思路的角度來回答,要超越問題本身,尤其是明顯的攻擊性問題表面膚淺的邏輯含義。概括來說,每一次回答都可以從如下的3個方面進行評價:

1.回答中表達了對記者提問的理解;

2.回答中深化了奧運比賽真正的價值、意義;

3.回答中有效地表達了運動員自己內心的情感。

從這個意義上看,所有參賽的運動員在花大量時間練習體能的同時,是否也應該用百分之一的時間練習一下溝通,而這種練習是不是會提高他們對大眾的影響程度呢?

從這個意義上看,演藝明星們是不是也應該學習並掌握高超的溝通、回答技巧呢?

從這個意義上看,所有能得到說話機會的人,無論是政府的還是民間的,是不是都應該學習一下高超的說話技巧呢?

每一個個體有機會發言的時候,其實都是對自我的一種營銷,通過傳播來影響大眾、影響聽眾、影響消費者,從這個意義上看,每個人都應該從學會溝通開始管理自己的傳播。不管你是企業的管理者、行政人員、營銷人員,還是銷售人員,在需要說話的時候,難道不應該努力提升,讓自己具備強大的說話武器嗎?

如果面對媒體記者,所有人都能夠用上面所說的模式來回答,那麼記者的具體問題也就成了一個難得的機會——成了讓聽眾能夠獲得啟發或者提升的基石了。當我們真的能夠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的時候,我們就會發自內心地感謝這些記者,並鼓勵他們,大膽地袒露你的素質,勇敢地提問吧。無論是愚蠢還是卓越,我們都有先進武器等著你呢。妹妹,你大膽地問吧……

說話就是武器!

說話的力量之《說話就是武器》

請關注小編,後續更新更多關於工作、生活、學習有用資料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工作、學習更上一層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