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 拼多多之殤,假貨中的小康

拼多多之殤,假貨中的小康

拼多多

這些天拼多多赴美上市,不僅給各大產品經理和商業分析師帶來的一段時間的繁忙工作,還為網絡上的我們增添了不少的段子和笑料。

網友評論說:“在淘寶上面我很擔心買到假貨,但在拼多多上就完全不用擔心,因為全是假貨。”幾百塊錢的vivi手機、品牌為“小米新品”的便宜電視、無法辨別真偽的便宜奶粉、各種質量極差斷章取義混淆視聽的水果,有網友甚至在拼多多上看到了極其便宜的“安慕希20袋”,可貨到了之後,真的是20袋,二十個安慕希的袋子。

拼多多之殤,假貨中的小康

20袋

關於買賣假貨,不服的人便說,十幾塊錢乃至幾塊錢,要啥自行車。我們在這裡不討論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製假售假情況,為什麼很多人明知道是假貨,仍然會求人拼團來購買這些東西?

拼多多新聞裡網友評論中有一句話:“如果快手上市代表著底層人民的精神世界,那麼拼多多上市便代表著底層人民的物質世界。”我們在便宜的假貨、日益飛漲的房價和艱難提升的工資中扮演著虛假的小康。每天坐在有空調的辦公室裡吃外賣的艱難上班族和頂著烈日與交通危險的快遞小哥們,從本質上來說沒什麼不一樣。誰都在為生計奔波,甚至在那些不為人知在地圖上也只有一個小點的四五線小城農村中,有些人連飯都吃不上,更別提更多的消費和娛樂了。

拼多多的總裁黃崢在接受媒體質疑的採訪中說道:“消費升級不是讓上海人去過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讓安徽安慶的人有廚房紙用、有好水果吃。”

拼多多之殤,假貨中的小康

安徽安慶

2016年,安徽安慶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為26502元,平均每月2208.5元。讓這些人接受昂貴的正品,不如把這項錢換成一頓肉菜給孩子吃來的實在,一些人連智能手機都沒有使用過,更別說拼多多這個軟件。而再把目光轉向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大城市中心的人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會有人選擇拼多多。可拼多多在一二線城市所佔據的份額為10%,接近於淘寶和京東。

有數據顯示,2017年上海市最低工資標準為2300元,上海市農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為27825元。除去大城市的食宿消耗,那些拼搏的人們實際上能花在其他地方的錢又有多少。那些小餐館裡面的服務員、奔波在大街小巷的快遞員、冒著城管危險出攤的小販,這些人構成了拼多多龐大的群眾基礎。他們更關係商品的價格,至於這個東西能用多久、是否危險,他們想考慮,高節奏的大城市生活卻完全不給他們時間與資格考慮。

拼多多之殤,假貨中的小康

漂泊在大城市的蝸居族

拼多多的商品便宜,而營銷手段卻又高明無比。想要購買產品的人想要拼團就必須要無條件為他們打廣告,更多的低收入者也會被廉價商品所吸引,他們再組建新的拼團,再將拼多多這個軟件傳遞下去。如同自我分裂的病毒細菌,極低的利潤配上無比龐大的基數,拼多多在貧瘠的人群中茁壯成長,最終上市。

我們難以評判拼多多做的是正確亦或是不正確,道德亦或是不道德。起碼在中國,肯為提升一點點生活質量而付出極大努力的人實在太多太多。在一些人開始追求進口、追求品牌、追求奢侈的時候,你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農村小院中,幾個留守的老人孩子,穿著山寨廉價的衣服,吃著中午剩下的剩菜和稀飯,看著已經相比原來的用過十幾年的電視清晰太多的便宜的“小米新品”彩電,用著vivi電話和孩子的父母視頻的時候,臉上露出的燦爛笑容。這和假貨無關,和現實有關。

正如太過現實的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的臺詞一樣:“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誰都不想給孩子喝廉價奶粉、給父母用容易爆炸的手機、喝便宜效果不明卻便宜的藥。卻連掙扎的力氣都沒有,被資本家當做韭菜收割,在社會隨波逐流。

現實太過殘酷,只希望追光者更多,只希望閱讀的你即使為了家庭也絕不懦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