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美團點評IPO也許是一個薛定諤加速器,下半場該怎麼玩?

美團點評IPO也許是一個薛定諤加速器,下半場該怎麼玩?

溫馨提示:本文約4900字,燒腦時間12分鐘,筷玩思維記者陳敘傑發於北京。

上市是一個企業的必經之路嗎?

雖然答案眾說紛紜,但“上市”這兩個字可以說是近期餐飲行業比較火的一個話題。

比如說,2017年年底九毛九衝刺IPO被指“前景不明”繼而在今年4月底主動終止上市計劃,而在另一邊,早早就可見海底撈在5月17日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不過,在上市的曲折道路上,我們還可見俏江南、淨雅、嘉和一品的失敗案例,更有狗不理的艱辛上市路。

在餐企之外,據最新消息,讓餐企又愛又恨的美團點評已於今日在港交所敲鐘上市,這對美團點評內部來說可能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好消息。但是從商業發展的角度去看,美團點評此舉是否為企業當下的迫切所需?

從此前美團點評公開的招股書數據看,其2015年虧損59億元,2016年虧損54億元,2017年虧損28億元,數據的一面是美團離扭虧為盈越來越近,而另一面是美團對自身上市路的自信心態。除此之外,幾十億的資金缺口,也隨著數據被公開出去。

在行業一併認為美團缺錢而主動勾搭資本市場這個加速器面前,筷玩思維(ID:kwthink)認為,只有從企業發展的本源去思考,判斷此舉是否佔據了企業發展的戰略制高點,才能得出上市此舉正確與否或未來將如何的答案。

新美大是一家讓互聯網品牌焦慮的企業,它好像沒有對手,又好像半壁江山都是對手

資本市場瀰漫著灰濛濛的鈔票灰燼,覆巢之下的資本家理智嗜血而又瘋狂,對於資本海面即將掉下來的肉,他們就像鯊魚一樣嗅覺靈敏且殺伐果斷,但一旦肉不好吃,他們就搖搖頭,一蜂窩離去。

實際上,在當下的資本市場,不是沒有好肉,而是“好肉”太多了。比如說,之前小米說好的五年內不上市卻悄悄在今年敲了鍾,在小米之外,拼多多、獵聘也仰頭舉起了錘子,加上滴滴上市的傳聞早就滿天飛,美團、海底撈發起的上市計劃已經成為現實,我們看到,諸多優秀且可能不缺錢的企業都在今年扎堆上市。

此現象網傳認為,近期多數企業密集上市的背後原因,有可能是因為諸多企業家嗅到了當下和未來市場的風險。有人認為,中美這場貿易戰對於世界經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危機,而一旦事情朝著更壞的方向發展,股票市場在當下和未來也可能會持續低迷,而另一方面,網傳大牌密集且持續湧入資本市場也會加大市場的低迷和觀望週期。

不過,一個企業上市路將如何,還得回到企業本身。畢竟,能拿到消費者的錢,企業才有當下和未來,而企業做大後,也都在期待得到資本市場青睞。

美团点评IPO也许是一个薛定谔加速器,下半场该怎么玩?

對於投資者來說,他們每天都在篩選優秀的上市公司,確切標準化地知道一個企業是做什麼的,它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是一個核心問題。

在這方面,美團點評則是一個尷尬的存在,它看上去好像什麼都做、無所不包,從美團的招股書看,王興對美團的使命定位是:“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換句話說,美團就是一個超級APP,它什麼都有,但如果讓用戶自己來說,它的定位就不清晰了。另外,在資本市場看來,競對的級別和可能發生的圍堵危機,都是投資行為的第一思考。

招股書表明,美團的收入來源梯隊為佣金、在線營銷 (廣告等)、其他服務(餐飲和非餐飲的跑腿代購等)、銷售收入。數據顯示,2017年,餐飲外賣貢獻了美團大概62%的營收、到店(包括酒旅)業務的收入大概佔了15%左右。

這營收的兩條腿,一條是美團外賣,另一條酒旅業務佔了大頭。在實際數據中,2018年上半年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佔了59%,在酒旅這塊,美團的成交金額雖然低於攜程系,但是成交單量早已和攜程系持平。

在超級APP的引流上,用戶從美團外賣到美團酒店的轉化率是74%,換句話說,在當下,用戶量和訂單數是美團表面上最明顯的核心競爭力。

但在資本看來,企業如何證明自己單單靠用戶和成交量這並不夠,缺錢已經是美團的致命危機,虧損接近30億也不是鬧著玩的,剩下來的疑問,自然是競爭對手對美團的圍剿了。

據悉,阿里早早在財報中公佈,餓了麼和口碑兩大業務已整合並獨立運營,新控股公司由張勇兼任CEO,在資金方面,阿里明確表示將追加30億美元甚至更多的投資。此舉也意味著口碑+餓了麼已經成為美團點評的第一競對。

對標美團的其它業務,淘票票VS貓眼電影、飛豬VS美團酒旅、ofo死磕摩拜單車,此外,不是阿里一個梯隊在戰鬥,攜程、途牛、滴滴等主流高頻APP也在直接並間接進入美團的掃射範圍。

熟悉行業的人都知道,美團在新業務上也是佈局很多。2017年美團推出掌魚生鮮,發力線下,再到如今升級為小象生鮮,業內也有意無意將之和阿里的盒馬鮮生、永輝的超級物種等對比。今年,美團更是切入了跑腿閃購,加上針對餐企供應鏈的快驢,半壁江山,何處不是敵人。

美团点评IPO也许是一个薛定谔加速器,下半场该怎么玩?

對此,資本還要考慮的是:一家超級APP對上諸多All in的企業,誰才是資本未來的買單對象?誰才是B端和C端需求的高頻入口?只要有用戶,企業能活下來,錢不是問題,但是資本市場本就是一個玩手段的行當,諾大新美大帝國,假設外賣和酒旅的護城河淪陷,其將何去何從?

由此看,問題還是得回到根源,美團到底是一個什麼品牌?它在解決什麼問題?

迴歸品牌:美團以用戶為中心,其用戶以價格為中心,美團和用戶的關聯除了價格還有什麼?

美團是一家B2B+B2C的企業,通常此類企業都會思考:商家和用戶,誰才最重要?

2011年之前,美團內部曾經就因為媳婦和媽掉水裡先救誰而吵起來,比如說用戶A買了商家C的優惠券,但是A過了試用期依然沒去消費,此時,A發起退款,他認為,我沒消費,錢必須退我。商家的邏輯是給出的優惠卻不使用,不是應該作廢嗎?就像你去超市買食品不吃過期了哪裡還能退款退貨?

但吵到最後,美團的決策是:必須以用戶為中心,用戶才是品牌的根本。也就是說,誰是媳婦誰是媽不重要,誰給我們錢,誰就可以是品牌的爸爸。

翻閱美團的招股書,我們可以發現,正是美團業務邊界的持續擴展,增加了用戶的消費粘性,也讓用戶的交易頻次水漲船高。

不過,假設以用戶為出發點,那麼最關鍵的問題只有一個:美團是一個什麼品牌?

陳春花教授在《洞悉品牌背後的秘密》一文中指出,研究品牌的人認為,品牌有七個核心要素,分別是簡潔、耐心、關聯性、可接觸性、人性化、無處不在、創新。

以此為基本點,我們隨意摘取幾個,從簡潔上看,一旦有團購和優惠,用戶自然會第一個想起美團,這一點,可能口碑還尚且在努力,從另一方面看,這也是關聯性的體現;可接觸、無處不在,從商家和用戶端上看,美團的確做到了。

但如果從耐心上看,美團在用戶端則稍顯不足,由於多數活動是從打折低價出發,商家端經常會在用戶的驗證和使用上設計了諸多隱性門檻,用戶為了避免到店出現問題,通常得在下單前後向商家打電話諮詢。

但是經過多年的運營,假設說美團沒有品牌效應是說不過去的,究其根本,從品牌到用戶,其特點如果只保留一個,那麼唯低價莫屬了。也就是說,可能用戶和美團的最大關聯就是更低的價格了。

從用戶屬性上講,無論是以優惠券為入口的到店業務還是外賣,甚至酒旅、代購、打車等業務,如果以價格作為護城河,以價格來連接用戶,那麼其最終的可能就是:一旦有更低的APP出現,此類用戶便會迅速逃離美團。從拼多多的崛起,就可見這一點。畢竟在當下2C的互聯網消費渠道,他們的逃離成本幾近為零。

在美團看來,為海量用戶提供一站式消費入口,並且為這個入口持續開發無限可能,這是美團的商業邏輯。

目前,我們從大眾點評、美團APP就可見其聚合了生活服務的所有入口,在大聚合APP之外,美團也是唯一一個在微信錢包中擁有三個入口的企業(點評、外賣、摩拜單車),在另一邊,美團還擁有獨立的旗下APP,如美團外賣、快驢進貨、榛果民宿、小象生鮮等。

由此可見,在商業模式上,我們還能在美團身上看到阿里的影子。

不過,唯一區別的是,美團的核心是用戶,它與用戶的關聯是低價,而阿里的核心既不是價格也不是用戶,而是阿里雲,兩相對比,不說高下立判,只是各自的差異化罷了。

美团点评IPO也许是一个薛定谔加速器,下半场该怎么玩?

美團無限遊戲下的無限商業可能,是否已經構築了護城河?

王興是美團的靈魂人物,如同阿里的馬雲和馬雲的十八羅漢,也如同騰訊的小馬哥等,一般情況下,企業成長到這個級別,要講的不是產品也不是服務,而是企業的願景、價值觀,甚至還有第一概念等等。

以近些年為例,提起阿里,人們除了想起馬雲說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還有新零售等等,順著這個邏輯,京東講了無界零售。而提起王興,則是(無限)無邊界和好奇心,據悉,數年前,王興到極客公園演講,就提到了《有限與無限的遊戲》一書,這讓我們在美團身上,也能聯想起無限遊戲的影子。

放在商業裡,和美團關係尚可的新經濟100人的創始人李志剛認為,中國未來肯定不止兩三家千億美元以上的公司,它們的典型特徵是“無邊界”,而不僅僅是某個垂直領域的領先者。

另一方面,無邊界的屬性是一家公司能夠極大降低壁壘,從一個領域進入到另一陌生領域的核心原因。但與此同時,對此類公司來說,前瞻性的戰略部署和對新趨勢的持續精準把握是基本,同時它還考驗企業的執行力、是否能在沒有先發優勢的情況下後來者居上。

美團就是基於前端用戶、數據和支付的統一,以此為無邊界的商業行為去演變無限的商業遊戲(商業可能)。我們看到,當美團剛成立時,它聚集了餐飲商家所需的用戶、數據的支付等端口,所以它就可以基於用戶本身去開發出同頻需求的酒旅、健身等消費入口。

美團的核心競爭力是基於前端基建,它可以在線下快速開發一個城市的新業務或者直接、迅速開發一個新城市。筷玩思維認為,用戶是企業發展中最基本的連接,而用戶需求是更深層的連接,在連接之外,還要考慮的是企業對用戶需求的滿足程度和滿足的速度。顯而易見,在這方面,美團是一個合格的高手。

不過,如果以用戶為中心,如何解析用戶的需求影響了企業的生命力,但用戶本身就是多變的,用戶會隨著自身需求被滿足而被動升級出另一個新需求,也就是說,企業對現階段用戶需求的滿足程度,還會引發用戶自動進入下一階段的新且未知的需求狀態。

比如說,早期時,A餐廳人均客單100元,接入團購後,線上消費人均可降低到50到70元,在同等用戶消費中,100元和70元本身就不對等,為了照顧付出100元的顧客,餐廳就會對團購用戶下黑手,設置各種不愉快的消費條款。

但實際的演變之下,人均100元的老顧客逐漸轉為人均70元的團購拔草用戶,此時即使餐廳恨得牙癢癢停止團購也無濟於事。

再裂變之下,團購的忠誠用戶,每到一個餐廳消費都必打開團購APP查詢,即使只打98折,他們也願意不辭辛苦過來消費。

時至今日,用戶早已知曉團購不過是一張提前預付費的消費券而已,低價可能不再是用戶的第一吸引力,而低價且便利才是,比如說涉及到退款問題。如果只是打個95折,用戶寧願直接去門店付原價消費,而對於超低折扣,除非事出有因,用戶更是不願去做小白鼠。

有部分用戶表示,在線上入口如口碑、小程序、公眾號諸多選擇之下,價格敏感的用戶會將這些APP當成一個消費入口,查明最後誰最便利,折扣最合適,用戶則直接選擇誰,在這個環節的思考上,美團千辛萬苦建立的忠誠度和用戶粘性,抱歉,用戶根本並不會被這層阻礙限制。

美团点评IPO也许是一个薛定谔加速器,下半场该怎么玩?

商家端則更現實,如果企業和商家談,我們有用戶,只要你低價,我們就合作,當下的商家可能避之不及。而如果企業說,我們能幫你帶用戶還能幫你降本提效,商家一拍大腿說,這才是合適的合作方式。從美團今年切入餐飲食材供應鏈看,或許也有這層原因存在。

無邊界也好,無限遊戲也好,用戶、用戶需求、支付端口、數據都不是企業最深層的護城河。對於新美大的定位和真實護城河,或許值得去思考和考量,也或許上市了的美團,會更加堅定自己。至於未來將如何,美團點評IPO也許是一個薛定諤(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薛定諤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加速器,這點各位讀者可以自行思考下。

結語

一個企業行不行,還得回到它自身的盈利造血能力上去,缺錢、燒錢,始終是互聯網企業的痛處。有人說王興從校內網到飯否已經經歷過缺錢的苦痛,所以,他對如何花錢必定有一套成熟的理論。

從美團的巨量應用看,外賣、打車、單車是它的三大出血口,實際上,近幾年美團拿了數百億美金的融資但依然無法堵住出血口實現盈利,從財報虧損數十億到今年重金收購摩拜單車,再到招標書明確指出未來無法保證摩拜項目的盈利。再加上互聯網企業的未來前途未卜,用戶的拋棄成本為零等各種因素。

凡此種種,如何短時間內實現快速盈利是美團的第一要點。畢竟當企業體量大到數百億美金這個規模,越往後發展可能將越難拿到融資。

不過,資本市場,難道就沒有虧損幾十年而長成真正巨無霸的企業嗎?

如果說有,那麼非亞馬遜不可了,它是一個虧損20年,挺到如今實際市值接近破萬億美元的超級公司。

美團會是另一個阿里亦或者是另一個亞馬遜嗎?這是一個只有時間才能回答的問題。

筷玩思維正全面發力線下,集團計劃在2018年9月到2019年12月期間落地60場餐飲高峰論壇,60城市場次單場500+餐飲老闆線下標杆峰會成都站、杭州站、武漢站、北京站、重慶站和長沙站已圓滿落幕。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刻查看筷玩思維繫列餐飲峰會詳細招商方案!

接下來,南寧、上海、合肥、廣州、南京、南昌、青島、天津、無錫、福州、濟南、哈爾濱、寧波、大連、西安、深圳、廈門、海口、蘭州、蘇州、鄭州、昆明、香港、澳門、臺灣......筷玩思維無死角覆蓋中國主力熱點餐飲聚集區,盟友軍團正在迅速集結...上戰場、打勝仗,還得靠盟友。

美团点评IPO也许是一个薛定谔加速器,下半场该怎么玩?
美团点评IPO也许是一个薛定谔加速器,下半场该怎么玩?美团点评IPO也许是一个薛定谔加速器,下半场该怎么玩?
美团点评IPO也许是一个薛定谔加速器,下半场该怎么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