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科大訊飛吳曉如:人工智能構築未來教育新生態

9月16日,由創業黑馬主辦、i黑馬、創業家、火柴盒觀察聯合承辦的“2018教育產業獨角獸峰會”在京舉行。現場數千教育產業創業者雲集,百度、科大訊飛、樸新教育、真格基金等教育產業頂級機構、企業悉數出席。會上《2018中國教育產業硬(準)獨角獸榜》正式發佈,共有50家教育產業獨角獸入選。

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落地應用,已經是今年行業的主要話題之一。大會現場,科大訊飛執行總裁吳曉如發表了《人工智能助力教育》的主題演講。吳曉如提到,人工智能等技術,正在推動教育形態發生重大的變革。在未來,部分典型行業也在被AI替代,而培養學生具備面向未來的競爭能力,也是現在教育的主題。同時,吳曉如還介紹了目前AI技術的主要發展,以及科大訊飛的AI產品在教育領域裡的主要落地應用。

科大讯飞吴晓如:人工智能构筑未来教育新生态

以下為i黑馬&創業家整編內容:

人工智能+教育的時代需求

今天我講的是主題是《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大家都知道,無論是公益體系的教育,還是現在教培機構的教育,裡面有一個永恆的矛盾,那就是教育需求和優質資源之間的矛盾。

這種優質資源的輸出矛盾不是短期內能解決的,也不能迅速就把很多老師的水平提升。那怎麼辦?其實我們是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解決的。因此,我今天要講的,就是人工智能在教育裡面能夠起哪些作用。

教育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產業。像馬雲做到這種程度,都說他的主要精力以後要轉向做教育了,可見教育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產業。在教育領域,中國每年的GDP有超過3萬億的投入。現在的每一個家庭,我最近和很多公司的80後、90後人員溝通時發現,他們在孩子開始上幼兒園、上學的時候,比我們那一代更願意在孩子的教培方面花更多的錢。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公立體系之外,教育投資也是非常大,是一個萬億級市場。剛才牛總也在講,教育行業會不會以後產生巨型獨角獸,以我的觀點來講,這是可能的,但是我們不希望出現巨型的業務和產品。因為我們希望教育是多元化的。如果以後所有的孩子都用同一個產品來學習,那其實對社會來講是個比較可怕的事情。所以我們講教育的多元化,本身也希望未來催生出更多的有影響力的企業。

但實際上做教育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困難的。現代的孩子的父母願意在教育上花錢,但是在選擇產品上,他們是不願意選那些雖然便宜但是產品不夠好的產品的,怕孩子學習過程中花了很多時間,但是又學不好。

在現今這個時代,數字教育越來越多。整個社會從工業化社會過渡到信息化社會,我們也需要培養更多的創新人才,需要更多的個性化人才。但是,實際上我們現在的教育模式很多還是以原有的舊需求在組織,其實這是有問題的。

今天有這麼多的獨角獸公司,我們也希望裡面有很多的黑馬湧現,能對教育模式產生一些影響,用新型的教育方法,讓我們的孩子學完以後真的給他帶來價值。

在教育領域裡,我們輸出的產品首先就是要有價值,而不是說我只考慮這個產品是便宜的;而是你必須讓孩子學完以後有用,他們的父母認為有用。

從整個教育行業來說,我們還要講的是,面向未來的互聯網、面向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現在大家經常會提到,一些簡單的技能型的工作,未來會大量地被替代掉。而我們作為教育行業,就要去思考,無論是在學業方面的培養,還是在綜合素質上面的培養來說,我們是不是能夠讓孩子更好地面向未來社會,在將來很多的行業會被改變的過程中,我們怎麼能讓孩子們在未來社會更有競爭力。

科大讯飞吴晓如:人工智能构筑未来教育新生态

在這張圖裡面我們可以看到,老師和心理醫生是最難被替代的職業,因為教書育人這種工作,永遠也不可能用機器去完全替代。我在和很多教育方面的專家溝通時,他們自己也說,現在機器很難替代老師,但是現有的很多老師如果不進行改變的話,他可能未來還是會被替代掉,做更好的老師,也要看他如何更好地培養未來的人才,怎麼更好地和現有的技術去融合。

從技術層面來講,顯然現在大家更關注說線上線下的教育,現在在整個公立教育體系裡面,也在開始討論,怎麼構建以後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教育環境和體系,更好地輸出個性化的教育。

也就是說,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受教育者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怎麼向孩子輸出個性化的教育。這顯然又會面臨一個新的問題:現在很多一對一教育機構都做得很好了,但如果通過一對一形式,後臺的優質教師資源是有限的。

所以,在提供個性化教育的時候,我們也必須把傳統的優質教育資源和新的技術手段、智能化的手段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輸出個性化和麵向未來的教育。

在最近幾年,國家也明確的提出教育信息化2.0,這就意味著要大量利用新的技術手段,讓我們的學校未來更高效,讓老師更有效率地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教育信息化2.0現在也已經開始關注到現在的公立教育,和現在很多優秀的獨角獸企業提供的教育,怎麼做更好的融合。

這也值得今天在座的很多獨角獸企業去關注。畢竟學生的主要時間是在學校,主要的學習場景是以學校的學習組織模式展開的。如果我們輸出的一些教學服務能和學校結合起來,和學校主要學習的場景結合起來,對於我們輸出的服務來說就會更有效。

我們也看到,最近教育部做的行動計劃裡面,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這樣的詞語高頻出現。在座很多的獨角獸企業都是互聯網出身,大家可能會更有感觸。我們進一步來看,未來學校的一些新的變化,也為我們輸出更好的教育服務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科大讯飞吴晓如:人工智能构筑未来教育新生态

這張圖裡面的信息比較多,大家只要關注師生就可以了,現在教育信息化2.0裡面,明確提出了“三全兩高一大”,也就是說以後要實現對老師、學生信息化使用的全覆蓋、對學校的數字化環境的全覆蓋,並且提出來要構建一個大的“互聯網+教育”的平臺,以後它也將是國家性的平臺。

當然,這個大平臺並不是哪一家企業做的,這需要整個行業互聯互通,形成很好的教育生態。但是這裡面值得我們高興的事情是,很多學校未來在公立體系圍牆裡面的教學活動會被數字化。

在以前,學校的教學活動和我們做的很多產品是沒有辦法融合的。一旦學校的公立體系裡面所做的一些教學活動可以被數字化,在教學過程中形成的很多的數據和資源,就有可能和我們教培或者其他的產品、服務形成連接,最後給學生提供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體系,這是更有意義的。

這兩年人工智能這個詞非常熱,去年國家也正式發佈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規劃》,裡面關於教育也佔了很大的篇幅。我理解,這裡面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如何通過人工智能,提升教學的效率和效果。規劃明確提出要開發未來人工智能的教學助理,現在我們已經在做這方面的努力了。我們未來能不能讓學生和老師,就像旁邊始終有一個虛擬的教學助手一樣,幫助他們提高教學的效率?

第二層,本身人工智能就是未來學生必須要掌握的技能,凱文·凱利的預言裡面有一句話,當然他說的可能是比較激進,他說,未來一個人心智的水平取決於你和人工智能協調的程度。實際上我們看在這次《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規劃》裡面明確提出,未來人工智能要進校園,是每個學生要學習的內容。在座有一些企業是做學生教育創新的培訓,做類似於像機器人培訓這樣的項目,這都是非常好的方向。

我們講未來構建的圍牆內和圍牆外的智能環境,未來一定會對教育行業,從理念到具體教學的行為上,都帶來非常大的變化。實際上,這種變化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在不同的學校裡看到了,包含偏遠地區的學校,有的已經開始採用雙師課堂等方式,來提高教學的效果。

現在很多學校也開始採用線上線下融合的形式,在線上再組織讓學生自己做自學,線下學校可能更多的是組織學生做一些探討,知識方面深層次的挖掘。

所以現在我們正在構建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體系,這種體系是走向我們以後個性化教學非常重要的一步。

教育領域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

那麼,人工智能和教育結合起來,會產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下面我簡單講一下人工智能的一些技術,大家可以看一下,未來它可能和教育行業產生哪些結合點。

首先,人工智能技術裡,我們做的語音合成,讓計算機能夠自動把任何文字朗讀出來,現在已經應用到了很多英語教學中。當然,科大訊飛最早就是做語音合成起家的,在過去的十幾年裡,我們的語音合成一直在國際上都是處於一枝獨秀的地位。

我們給大家看一下,語音合成裡面是怎麼用人工智能的,我們看用人工智能去模擬一段特朗普的講話。(現場科大訊飛吳曉飛播出一段人工智能模仿特朗普的講話)

大家可以看一下,有一定的數據,AI在後臺就可以訓練模型,可以模擬你的聲音去講任何的話。

現在的人工智能是基於數據驅動的,基於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在教育中也是一樣,如果我有一個學生一定量的學習數據,我就可以訓練一個模型,去了解這個學生當前對知識點或者對一些深入能力的掌握情況,可以更好地給學生做一些輔助。

現在人工智能也在很多領域不斷地取得突破,在這幾年裡面,有一些原來大家覺得機器很難做到的事情,現在可以做到了。第一個,語音識別,大家都已經很清楚,現在很多朋友在用科大訊飛的輸入法,這個其實在課堂中也完全可以用到,老師的一堂教學視頻,完全可以轉換成一個結構化的課件去檢索。

目前,語音識別的能力已經超過了人類的速記員,我們先不說它對語義方面的整理,就是在完整地遵照講話者的文字記錄下來,其實現在的速記員是沒有辦法和機器相比的。我們曾經還設了一個10萬塊錢的獎金,看哪一個速記員記錄的準確度能夠趕上機器,但是從2015年開始,沒有一個速記員能夠超過機器。

我們再看一下機器翻譯,這是很有意思的一個事情。現在機器翻譯的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在用訊飛一些翻譯產品的時候,哪怕你不懂英語,在你出國的時候,一般的吃穿住行交流現在已經沒有問題了。

所以,我們現在也在和考試中心做一些合作。現在四六級考試時裡面有一些翻譯題、作文題,已經開始用機器做輔助閱卷了。

當然這裡還會帶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我們以後還該不該學英語?其實還有很多的創業公司在做英語培訓,但是我個人認為,五年之後,英語作為一種功能性的需求,可能確實是不太需要了。五年之後,可能有95%的人的英語應用水平不見得能趕上機器,這個是比較有意思的事情。

當然,我們從另外一個層面去看,這也說明現在人工智能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去學習語言。所以這是兩個層面的理解,一方面在應用方面AI能夠做到很多原來機器沒有辦法做的事,另外它也可以輔助我們去教學。

近幾年人工智能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進展。我剛才講機器怎麼去聽、怎麼看,這個還是感知智能,相當於人的眼睛和耳朵的功能。但現在大家開始花很多的投入在做“認知智能”了,就是機器能不能像人一樣去理解和思考。斯坦福從2017年起發起一個閱讀理解大賽,讓機器去讀文章,然後預設一些問題,看機器能不能像人一樣回答。當然他們目前設置的問題相對還是比較簡單的,不需要通過深層次的推理。訊飛在閱讀理解大賽上,我們已經可以做到86%的準確率,現在可以做到將近90%左右的水平。

所以未來我們在教育中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說我們和新東方在合作一個託福和雅思的作文自動評測,以後在其他方面也可以很好地輔助老師。

AI圖文識別也有了很大的進展。像英文手寫的識別率我們其實已經到了將近98%,中文的圖文識別率可以做到將近97%。這個大家可以展開想象,畢竟現在的很多學習還是落在紙筆上的。最近八部委發了通知要求學生減少使用電子化設備,對這種大量的在紙筆上留下的記錄怎麼去把它們數據化,實際上我們通過圖文識別就可以做到。數據化以後我們才可以進一步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才可以給他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還有機器閱卷,這是我們在考試當中用的,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應用。今年很多省份的高考結束以後,除了人在批改試卷作文以外,機器也在同步批改,這樣可以作為一個質檢,因為批改的現場壓力很大,出現一些失誤的話,機器可以幫助做一些糾正。

剛才是簡單的說了一下人工智能技術目前的進展,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這些技術和你們現在做的應用可能產生哪些連接。

總體來講,科大訊飛在教育上,也希望用人工智能構建一個教育超腦,能夠看到怎麼幫助老師更好的教、幫助學生更好的學。

現在的人工智能還是弱人工智能,它在每個行業裡面都需要學習。所以我們需要和教育專家的知識、教育行業的大數據進行融合,通過機器學習產生更大的教育數據。

科大訊飛在底層的能力層做了很多的工作,輸出各種相關的人工智能技術,目前使用我們技術輸出進行二次開發的,各行業的開發者人數已經達到了70-80萬。

科大訊飛過去做的2B的工作相對比較多,我們的2B產品已經在大概1萬所的學校裡面形成了應用,這裡面有大量的數據和資源,這些數據和資源形成了平臺性的能力。我們有兩層能力,一個是平臺層的能力,一個是底層AI層的能力,我們將之結合起來,形成教育超腦以後,除了向現在科大訊飛主流的應用場景繼續進行輸出之外,也可以向我們的合作伙伴進行輸出,共同打造一個更好的良性教育生態。

教育行業確實非常大,也很多元化,不可能由一家企業做好。科大訊飛在教育裡面做的,怎麼樣使課堂的效率提升,更多的是通過教育學的數據,讓老師更好的選擇一些教育中的優質資源,讓學生未來學習的內容是不一樣的。

對於學生的學習來講,現在我們要通過數據,實際上給學生繪製了一個知識圖譜。比如說這是一個數學所有要掌握知識點的圖譜,通過一定量的數據以後,我們訓練一下就可以構建一個學生的狀態,這些不同的顏色就表明學生對於不同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目前大概有1500萬的師生在使用我們的應用。

我們提供的應用還是比較有限的,以後我們可以和合作夥伴共同合作,在其他不同的學科,比如說像物理、化學等,在座很多公司都有非常好的產品,我們也願意把它積極的引入到未來科大訊飛整個的應用體系裡面。我們認為,教育還是要構建互聯互通開放的環境。

現在教育業中,很多學校也在打造更好的數字化環境,這種數字化環境也需要我們創業者提供各種各樣不同的一些設備,包含像一些簡單的手持設備或體感設備,能夠分析學生在學校中的行為等等。

這種新型學校的數字化設備很多,創新創業者也可以有共同的考慮。在學校裡面,優質資源是不可或缺的,尤其越是偏遠地區的學校越是缺乏優質的資源,按學科來組織的話,我們的物理、化學、生物學科裡不同的實驗,都需要不同的資源。優質的內容資源以後是非常有前景的應用,現在國內大家也越來越願意為知識付費了,我們也希望我們在座的公司有更多好資源的時候,也可以一起來合作。

當然我們最終是要給學生提供最好的應用和服務,在教育裡面一定要做精,要做一個應用就要把它做好。

科大讯飞吴晓如:人工智能构筑未来教育新生态

今天時間有限,非常感謝創業黑馬給了我們這個機會,和在座的獨角獸和潛在獨角獸公司做一些分享,也希望未來我們在如何實現教育和技術的連接上,如何實現公立體系和圍牆外的教育項目更好的結合上,和大家有更多的交流,謝謝。

科大讯飞吴晓如:人工智能构筑未来教育新生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