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比肩漫威?叫板日漫?未来二十年国内文娱市场就靠它了!

改开四十年之际国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虽说十几年来经济主要动力是房地产,但是互联网领域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这些其实说白了,对于实体经济的提振可以说是比较小的,生产力的带动也是微乎其微的,金玉其外而已。近期的几篇文章想给大家带来的是在目前国内经济状况上未来二十年行业领域的突出发展方向。我把经济发展的整体分为阴阳两面,今天写阴。

四十年来国内经济整体发展大概分为这几个阶段。市场经济,投资开发,互联网大潮下的房地产以及我猜想的“未来的文化振兴中的制造业”。当中市场经济为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当中提出的开个开放为起始,第二阶段则以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开业为标志,代表着国内的资本市场的兴起。第三个阶段则以阿里巴巴为首的互联网公司初创为代表大概时间在1998—2001年左右,也是世界上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的时间。这期间无数互联网公司倒闭,腾讯的马化腾一度想用五百万把公司卖出去结果没人要。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这一阶段不可或缺的还有与之齐飞的中国房价,当然互联网的兴起在国内的发展可以说独树一帜,与国外各种情况都有所不同,这可以说是比较正面的一个代表,所以我将它称之为“中国经济阳1.0”,房地产则代表了“中国经济阴1.0”。阳代表的是生产力的实际发展,阴代表的是经济数值的不断攀升。那么未来我所猜想的第四阶段呢,代表事件不好说也是一个时间段吧。目前呢就以阅文和掌阅两大数字阅读界的巨头上市时间为代表的暂定2018年。今天先说说“未来的文化振兴中的制造业”当中的阴面——文化振兴。

文化振兴当中的半壁江山“阅文集团”?

2015年1月,腾讯COO任宇昕与副总裁程武宣布正式成立阅文集团,统一管理和运营原本属于盛大文学和腾讯文学旗下的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小说阅读网、潇湘书院、红袖添香、云起书院、榕树下、QQ阅读、中智博文、华文天下等网文品牌。阅文集团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正版中文电子图书馆、国内最大的IP源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阅文集团拥有了国内所有网络小说IP版权的半壁江山。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东西值多少钱?

在这里先扯个题外话。

数据得知我国文化产业在gdp占比去年为4.5%左右。

美国,韩国,日本几个文化产业很发达的国家占比在15%——25%之间。

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众所周知正在试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长动能严重不足,虽然现在有一带一路战略,但是目前来看白银算盘现象已经慢慢显出。在美国人想退出全球化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又有很大需求的情况下怎么办?发展制造业,明显看出ipo速度加快,国企开始混改,包括第四次经济会议提出的各项意见都明确的剑指实业。很多巨头公司都开始回归A股。这是个明显的信号。未来经济发展可能会以国家内部为主,进出口贸易会受到限制。因为这是大家的需求,但是我们国家怎样打破这种局面呢?大胆猜测“ewtp” 最近世界经济也是非常不景气,滞涨严重。

所以。。。

说了这么多想表达的是?

1)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时,文化产业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2)文化产业具备心智补偿性,作为内容产业以满足人类精神慰藉为主,因此通常在经济经历高速增长后出现拐点时(危机、不景气或增速下滑)迎来爆发。

结合以上两点,我大胆猜测,未来十到二十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间。

这些和阅文集团又有什么关系呢?

IP作为世界文化产业的热点到底吸金能力有多强不用我多做赘述。很多年前的007,近些年的指环王,哈利波特系列,暮光之城系列,dc,漫威系列都是圈钱神器。迪士尼每年的ip收入都数钱数到手软。四大名著是没有谁有版权不然把钱都挣完了。ip的热度就说金庸剧的层出不穷年年翻拍的情况便可见一斑。近几年来国内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作品层出不穷,远的《宫》系列《小时代》系列,近的《琅琊榜》《三生三世》基本上大火热剧十之八九都是ip翻拍,这也是未来的一个走向,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当代我认为代表文化就是网络文学。

比肩漫威?叫板日漫?未来二十年国内文娱市场就靠它了!

本人收藏的哈利波特系列纪念版

有很多人可能看不起网络文学,但是我想说的是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需求。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恰恰就是这个。

未来文化业的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等的增长动能我个人认为离不开网络文学。因为这一块还未开发的处女地。

网络文学到底值多少钱?我个人认为美国超级英雄,日本漫画,韩国韩剧每年创造的gdp是多少阅文集团每年能创造的gdp最少能达到其中一个的二十分之一甚至更多。(当然不是说他独家垄断这一块的资源和利润,只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能打的,北京有个封神文化,国内目前另外一家上市的就是掌阅科技。)

另外半壁掌阅科技

2016年净利润是阅文的2倍,掌阅靠什么保持盈利?

招股书显示,掌阅科技主营业务为互联网数字阅读服务、增值服务。相比其他网文公司深受亏损的困扰,掌阅科技这几年活得还算滋润,一直保持盈利的状态。

2014年至2016年,掌阅科技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20亿、6.40亿、11.98亿,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745.57万元、2956.63万元、7720.96万元。尤其是2016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几乎双双翻倍。

而坐拥海量IP资源、号称中国网文市场半壁江山的阅文集团,只是在去年才实现扭亏为盈。

财报显示,阅文集团2014年至2016年营收分别为4.66亿、16.06亿、25.68亿,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但公司的盈利状况却一直不好,2014年亏损2113万元,2015年亏损高达3.54亿,2016年终于扭亏为盈,纯利润3036万元,不过利润率仅为1.2%。

另外,根据今年5月完美世界控股集团董事、文学业务CEO张云帆对娱乐资本论的说法,之前亏损的百度文学,在2016年被完美收购后盈利超过5000万。

招股书显示,目前掌阅科技的收入大部分来自核心的数字阅读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92%。而阅文集团的收入已经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其在线阅读的收入占比从2014年的97.17%下降到2016年的77.21%,版权运营等其他收入占比不断上升。

但是明显可以看出与业界一哥阅文集团来比较掌阅科技在ip领域还是很稚嫩,毕竟目前市场上的ip大作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阅文的手笔,而掌阅目前更多的是在线上阅读领域的深耕,毕竟阅文背后的腾讯爸爸不差钱,而阅文除了要考虑ip本身质量的问题更多的是资本制约。随着数字阅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家网文公司为争夺读者用户及延伸相关产业链,纷纷抢购优质版权资源以扩充自身阅读平台,部分市场高度稀缺的精品内容已经成为“非卖品”,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IP能获得人们的内心文化认同感。关键是如何将IP转化为商业价值,这很有技巧。”

首先ip产业的发展国外领先于我们很多,那么先来看看日美两国的ip行业发展路线是怎样的。

美国以迪士尼为首的ip巨头们主要采用的是多轮次的产业链模式即“电影+衍生品+娱乐地产”的IP生态圈。层层递进不断发展,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生态模式不断增长。

比肩漫威?叫板日漫?未来二十年国内文娱市场就靠它了!

复仇者联盟3截止6月5日18点中国票房突破23亿

日本则是以ACG文化拉动,毕竟日本动漫也是全球知名,当中产生的利润更是不可小觑。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ip一般是多个公司共有共同开发协同发展,这样加上他们更加成熟的运营模式创造的利润更加客观,一般而言,日本动漫产品播出环节与衍生品开发环节的利润比3:7~1:9。后期的衍生品盈利则是核心部分,一般只要沾上IP周边的东西比较同类竞品价格最少也在两倍以上。

比肩漫威?叫板日漫?未来二十年国内文娱市场就靠它了!

日本著名动漫“火影忍者”

韩国主要是以偶像文化为代表。号称百万练习生可不是开玩笑的。韩国的艺人明星本身就是一种ip形式,大型公司以练习生形式招募后期训练然后出道,完整的训练模式+强大的造星平台+多样的发展渠道+深厚的粉丝群体这都是打造明星ip的优势。韩国在造星方面只能用专业来形容,拥有完美的产业链。虽然明星ip生命周期更短但是吸金能力一点都不弱,明星品牌+明星周边疯狂吸金。相信国内的小年轻门怕是随口都能说出来几个韩国明星的名字吧。最近国内大火的综艺节目“偶像练习生”以及“创造101”更加证明了明星ip的吸金实力。目前韩国版权方更是联系了日本AKS(AKS打造了世界上最火的女子偶像团体)共同打造横跨日韩两国的超级偶像ip“produce48”。

比肩漫威?叫板日漫?未来二十年国内文娱市场就靠它了!

produce48初舞台主题曲日版c位,98年的宮脇咲良。AKS旗下hkt48组合超人气成员

纵观这三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我们总结美日韩各家ip模式各有不同但是总结下来有三点核心:第一,依托大牌工作室,品牌驱动。第二,打造系列ip品牌,品牌持续发展强化品牌效应,打造长久ip或公司品牌形象。来为后续发展铺垫造势。第三,强大的合作关系,各个渠道紧密合作+媒体平台支撑+大公司的运作能力=成功的运营。

目前我国国内的衍生品生产还是以海外IP授权为主,原创IP还处于相对起步的阶段,但是国内不少企业也已经在动手收购优质IP资源,也打造专属自己的IP研发团队,从下游渐渐走向上游,开始掌握产业链的核心部分。制约国内ip产业发展的原因有很多,传统IP授权方没有平台和用户能力,授权分散,无法协同运营;利益无法合理分配,购买版权后风险过大;粉丝用户无法聚合,形成不了流量力量等等。但是由于IP衍生品相对清晰的商业模式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国内众多厂商进入衍生品生产领域,希望通过衍生品实现IP增值。目前比较多见的“影游联动”,“影视+衍生品”等都是成果突出的合作模式。

IP本身站在整个IP变现产业链的金字塔尖,只有足够优质、具备较高认知度和粉丝效应的IP,其下游变现空间才大,作为金字塔底座的衍生品市场空间才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