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小米衝擊港交所上市,雷軍身家超百億美元

小米迎來創立以來的又一重要歷史節點。

今天(5月3日),小米集團正式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有望成為港交所“同股不同權”第一股。

這可能會是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也會是港交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IPO。上市之後,不管小米市值能否達到800億美元甚至千億美元,雷軍身家都將遠超百億美元。

這將是港交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IPO。上市之後,雷軍身家將遠超百億美元。

小米2017年收入1146億元人民幣,經營利潤122.16億元,但年度利潤為虧損438.89億元。小米稱,這與港交所對優先股權益的計算規則有關,並非實際虧損。2016年,小米收入為668億元,經營利潤13.73億元,年度利潤4.916億元。

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小米衝擊港交所上市,雷軍身家超百億美元

根據招股書,從招股書來看,小米2017年總共賣出9141萬臺智能手機。而小米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2017年為881.3元,2016年為879.8元,2015年為807.2元,並未有明顯增長。

2017年,小米的綜合利潤率是4.7%,毛利率是13.2%。雷軍在公開信中承諾:“從2018年起,小米每年整體硬件業務的綜合淨利率不會超過5%。如有超出部分,我們都將回饋給用戶。”

累計虧損上千億為何還受青睞?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小米的淨負債達1272億元人民幣,累積虧損1290億元。

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小米衝擊港交所上市,雷軍身家超百億美元

小米累計負債

很多人可能會產生疑問,為什麼累計虧損如此巨大的小米還能在港股上市?還如此受青睞?其實,其中的虧損很多是由於小米在融資時發行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造成的。優先股在上市後將轉換為普通股,按照港交所計算規則會出現公允價值損失。如果在美股上市,按照其會計原則(GAAP),則不會計算這一項。

而且,小米的核心價值已經得到各方認同。其一,手機出貨量大,成長性好,2017年的年度營收也比上一年增長了67%。其二,毛利率增速快,小米整體毛利率從2013年的1.31%到2017年的13.2%。其三,“鐵人三項”商業模式被驗證,即硬件、互聯網服務和新零售。其四,小米未來戰略佈局與眾不同,包括小米生態鏈、小米之家以及海外市場表現。

這家公司完全有希望成為全球一線的科技企業。當然,小米也在招股書中提出預警:由於業務持續擴張,預計日後成本及開支會增加,假如不能維持或提高經營利潤率,日後可能持續虧損。

銷量下滑後逆轉

2010年4月小米成立,雷軍和合夥人當時只想做一款讓自己喜歡、覺得夠酷的智能手機。8個聯合創始人中,6個是工程師,2個是設計師,都是消費電子設備狂熱的“發燒友”。

追求極致性價比的小米手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智能手機在中國的快速普及。此外,早期的小米也通過“單品制勝”“飢餓營銷”等方式,成為國內少見的擁有“粉絲文化”的高科技公司。對應蘋果的“果粉”,小米的粉絲被稱為“米粉”,雷軍也被稱為雷布斯。

如今8年過去,小米早就不止是一家制造手機的硬件公司。用他自己的話說,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 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

而以工程師文化主導的小米,也證明了工程師推動科技進步,並用商業世界的法則實現夢想。隨著小米IPO提振,獨角獸概念逆勢造好,不少公司跟漲。

根據招股書,小米計劃將30%的IPO募集資金用於研發及開發智能手機、電視、筆記本電腦、人工智能音響等核心產品;30%用於擴大投資及強化生活消費品與移動互聯網產業鏈;30%用於全球擴展;10%用作一般營運用途。

小米也曾遭遇危機。2015年、2016年,小米市場佔有率一度下滑,外界質疑聲不斷,甚至一度傳言小米不行了。

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小米衝擊港交所上市,雷軍身家超百億美元

2017年則成為小米的翻身之年。雷軍認為小米逆轉的原因是補課。這包括:組織結構對標,向同行學習;以創新、質量和交付三個命題為龍頭來解決問題。2016年5月,雷軍在內部做出人事調整,親自掌管手機研發和供應鏈,專門成立團隊協調供應鏈的協同問題。

雷軍在今早發佈的公開信上說,據我們瞭解,除了小米,還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銷量下滑之後能夠成功逆轉。

他還說,小米逆轉的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是創新,核心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對於商業模式,他這樣概括,“小米是手機公司,也是移動互聯網公司,更是新零售公司”。

IDC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在中國大陸的線上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第一。小米披露的數據是,其天貓旗艦店支付金額達到20多億,幾乎是上年的一倍。

小米的商業帝國

小米生態鏈計劃始於三年多之前,所有產品保持高度一致的調性,生態鏈模式佈局物聯網,就像做科技界的無印良品。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小米生態鏈負責人劉德也曾表示,小米生態鏈享受了小米四個紅利:品牌紅利、用戶紅利、渠道紅利和海外紅利。

通過獨特的“生態鏈模式”,小米投資、帶動了更多創業者,圍繞手機業務構建起手機配件、智能硬件、生活消費產品三層產品矩陣。現在,小米已經投資了90多家生態鏈企業,改變了上百個行業,未來這個數字會更加龐大。

如今,小米生態鏈上的產品不只包括手機和智能設備,也包括旅行箱、毛巾等生活用品。數據顯示,小米生態鏈2017 年銷售額突破200 億元人民幣,相較2016 年增長100%以上。

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小米衝擊港交所上市,雷軍身家超百億美元

招股書披露,小米公司2017年智能手機營收約805.6億元,佔比70.3%,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營收234.4億元,佔比20.5%,互聯網服務營收約98.9億元,佔比8.6%。

小米在海外市場的增速也十分強勁。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的海外市場收入分別為40.5億元、91.5億元、320.8億元,所佔比重分別為6.1%、13.4%和28%。其中2017年海外收入同比暴漲了250%。

很多人記得2015年4月,雷軍在印度演講中的那句"Are you ok"引來臺下笑聲不斷。而兩年後的2017年11月14日,雷軍興奮地在微博上公佈,小米在印度市場成為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機品牌。

印度是全球手機的第二大市場,當小米切入後,以“樣板市場”“目標第一”的方式,先後投資互聯網公司,設立分銷和服務網點,開始佈局該市場,小米甚至在當地建立了工廠。目前,小米在東南亞多個市場表現不錯。

新零售玩家

“我們實際上是一個鐵人三項的公司,這個商業模式造就了小米的成功。我們做硬件產品,做手機、做電視、做掃地機器人,做很多有趣的硬件產品;同時我們也做互聯網,做電商,做新零售。”在2017年7月,阿里巴巴集團主辦的天下網商大會上,雷軍這樣總結小米模式的成功。

小米之家不僅是“米粉”們集結的地方,也是來自小米生態鏈產品在線下匯流之地,而這也得益於小米的生態鏈計劃。不難發現,繼硬件、互聯網之後,新零售已經是雷軍的又一重要棋子。

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小米衝擊港交所上市,雷軍身家超百億美元

小米之家

2017年11月5日,小米之家首家旗艦店在深圳開業,雷軍帶著小米公司聯合創始人、總裁林斌等高管到場喝起小米粥。六年後,初創時集體喝粥的場景重現。

小米之家成為了小米新零售起飛的地方。2016年2月,小米在北京五彩城開出第一家完全自營的零售綜合體——小米之家,開始探索由電商升級到線上線下聯動的模式。雷軍更表示要三年開出1000家門店,三年力爭破700億營收目標。

小米之家官方微博顯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之家在全國範圍內的門店數量達到331家。就在剛剛過去的4月28日-5月1日,小米又有61家線下店開業。據瞭解,小米之家自營門店的坪效比達到24萬元/平米,僅次於蘋果,全球排名第二。

而在2017年雙11當天,小米之家單日零售額超過1.14億元,是上一年雙11的3倍多。

雷軍談到小米之家的新零售經驗時總結了三點:爆品、高顏值、高性價比。“新零售的本質就是高效率,如果傳統零售業能做到電商的效率,那這個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小米生態鏈的多家企業連續上市。北京時間2月8日晚,作為小米生態鏈營收最高的重磅成員,華米成了這個龐大家族中的第一家在美上市公司,以及首家海外上市的中國智能硬件公司。

當時很多人便在猜測,什麼時候輪到小米?現在,屬於小米的時刻終於到來。而它也將開闢港交所歷史上的全新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