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立秋之後要先排「溼毒」再進補!否則耗傷氣血

秋後進補對來年身體能量的蓄積很重要,是的,你沒有猜錯,

貼秋膘的日子到了。

立秋之後要先排「溼毒」再進補!否則耗傷氣血

但是經過一個夏天的悶熱潮溼,身體內積聚了很多溼氣、熱毒,有些會變作溼疹、口瘡、痘痘發出來,這些都是體內溼熱重的表現。

所以,進補之前應先排溼毒再進補,否則補益不成反給經絡堵了。

看看你的溼毒到幾級了?

一級溼毒:在表皮症狀:皮膚騷癢、長溼疹、頭臉油膩、長痘。

二級溼毒:在肌肉症狀:酸、困、累、乏,如肩頸肥厚,酸困,腰痠,乏力。

三級溼毒:在骨骼,即是骨寒溼,俗稱風溼。症狀:肩周炎、肩痛、頸椎勞損、腰痛、風溼關節炎,變天關節就痛。

四級溼毒:在臟腑(子宮、卵巢、脾胃、肺)症狀:脾胃虛弱、便秘、多痰、婦科炎症。

五級溼毒:在身上(腫瘤)切了又長,長了又切。

進補前,一定要先清溼毒

立秋之後要先排「溼毒」再進補!否則耗傷氣血

「閉門留寇」是中醫的一句術語,意思是把賊給關到屋裡了。說的是當身體裡面有病邪的時候,不可盲目進補,否則就是夏天的毒素溼氣還沒清除出去,就把門關上了,都給堵在裡面出不去了。

初秋清溼熱的意義還遠不止這些:

1、今年的長夏大溼大熱

2018年是戊戌年,從五運六氣分析,今年的長夏是大溼大熱蒸。全國“十一五”規劃教材《中醫基礎理論》中指出,長夏為夏至——處暑這段時間。

此時身體內積聚了太多的溼熱之氣,如果不將它們排瀉出來,會瘀堵我們經絡,耗傷我們氣血。

2、脾胃受夏天摧殘,身體溼氣、毒素重

由於剛經歷了長時間潮溼悶熱的天氣,再加上夏天生冷瓜果吃的比較多,這些東西很易傷到脾胃,使脾胃變得很虛弱,脾越虛運化水溼能力越差。此時身體內的毒素和溼氣也比較重。

在立秋時體內溼毒都沒有清掉的情況下,貿然進補,或是貼秋膘,脾胃容易承受不了,造成消化功能紊亂,出現胸悶、腹脹、腹瀉等症狀。

3、臉發黃,四肢沉,渾身難受

體內毒素多了,臉上皮膚就會變得粗糙、色斑顏色也會加重,而且皮膚較油膩,易長痘痘,或長溼疹。不僅如此,整個人也會感到很疲乏。

立秋之後要先排「溼毒」再進補!否則耗傷氣血

體內溼氣重了,臉色就會變得發黃、皮膚顯得虛浮不緊緻。而且身體四肢感覺發沉不輕鬆,頭髮油膩不清爽。

4、初秋清溼排毒效果最好

雖然夏季也要祛溼排毒,但是常會一邊去,一邊又積累,去掉的溼氣和毒素很快又回來了。

而立秋過後是個轉折點,大自然中的溼熱之氣開始減弱,涼爽乾燥之氣增多,不用擔心剛去掉,又回來了。所以這個時候祛溼排毒最合適。

通膀胱,排溼毒

立秋之後,氣血走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去溼排毒的通路,而且,人體的五臟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應的對應區,所以保養背部也成了養生很重要的一點,可以調理五臟六腑的氣血、虛實。

1、滾背通膀胱和督脈

立秋之後要先排「溼毒」再進補!否則耗傷氣血

身體仰臥平躺在墊子上,彎曲兩腿,大腿靠近腹部,雙臂環抱小腿,沿著脊柱前後滾動。將重心落在尾骨和坐骨之間,注意保持身體平衡。

每次滾3-5分鐘,會感覺到背部熱熱的,這表明氣血疏通了,滾到背部發熱的時候就說明陽氣生髮,同時能刺激疏通背部的膀胱經,幫助體內排溼排毒。

2、疏通膀胱灸痛點

立秋之後要先排「溼毒」再進補!否則耗傷氣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