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首個醫師節:讓中醫西醫真正的團結起來

——孟長海/文

​明天8月19號,是新中國設立的第一個醫師節,這幾天全國上下都大張旗鼓的進行了醫生表彰,然後如何呢?

首個醫師節:讓中醫西醫真正的團結起來

這個節日就如同父親節一樣,並沒有讓醫生深刻的感覺到自我存在。對於節日的由來,過去有教師節,對於我這樣雙重身份來講,確有一番感慨。有了,總是好的。

中國醫師節是為了更好地引導社會尊重醫生,尊重衛生行業,更好地保障人類健康設立的。近些年來國內的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醫學地位動搖了,從傳統的受人尊敬到了尷尬處境,醫生被罵被打屢見報端,從過去的醫患和諧變生諸多矛盾。對於醫生來講有這麼一個節日,一是體現了國家對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視和醫生的尊重,二是能夠在社會大力營造尊重醫學尊重醫生的氛圍。這也許就是醫師節的本來意義了。

醫師節是醫生的節日,所謂醫師主要是中醫西醫的醫生了。對於西醫來講國際上是有節日的,但對我們的影響不大,沒有得到重視。對於中醫來講也有自己的節日,我們知道過去中醫的地位低靠抗爭才爭取來了自己的生存。所以每年的3月17日被稱為中國國醫節。

對中醫和西醫來講都來過醫師節,體現了中醫西醫的平等,而由中醫師西醫師組成的中西醫並存是我國特色的醫療體制。

首個醫師節:讓中醫西醫真正的團結起來

從鴉片戰爭之後,西醫大舉進入中國,逐漸生根發芽,成為中國醫療保健的重要力量。中醫作為傳統的唯一的醫學體系,勢漸衰落,在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時期大受摧殘,經過先賢們不懈的鬥爭,最終生存下來。新中國成立之後,在黨中央正確政策的引導之下,逐漸形成中西醫並重的發展國策。從形式上和政策的角度來講,中西醫是平等的主體,共同參與到人們的健康保障衛生事業當中。

但是中西醫並重的政策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特別是在中醫和西醫的交流融合當中,有互相認可學習的,但也有互相不服氣甚至蔑視的。而靠西醫模式管理中醫,西醫排斥中醫的現象還在一定程度存在。大型的綜合醫院實現了以西醫為主體,中醫的發展微不足道。中醫院以中醫為主,導致西醫在發展的過程中間有一定的困難。這就是說,同樣是醫生,但是並不能夠享用同等的地位和作用。很多西醫專家學者對中醫有偏見有職業歧視,中醫大學生就業難,發展難,一些醫院還制定了關於中醫的限制政策,把中醫排除在外科範圍,許多中醫師不能夠名正言順的從事外科和骨科等醫療工作。

首個醫師節:讓中醫西醫真正的團結起來

這樣的情況就影響到了中醫的發展,也從根本上動搖了中西醫並重政策的實行,中醫西醫醫師並不能實現真正的平等。全國各級政府或者社會對中西醫的認可現在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些官員中醫西醫認識不清,責任不明,歧視醫生的常有。社會的群眾,有對中醫推崇的,也有一些人對中醫產生懷疑,質疑中醫醫師從業者的地位,有時候還被汙衊為偽醫學,偽科學。這些雜音影響了醫生的地位和職業成就。

首個醫師節:讓中醫西醫真正的團結起來

所以,在我們慶祝醫師節到來的時間,不僅要引導社會對醫生職業的尊重,引導人們正確的認識醫療行業,正確的處理醫患關係,更要關注醫生之間的關係,更應該實現一種真正的平等,從中醫西醫並重的角度,妥善處理綜合性醫院與中醫院的關係,妥善處理圖上的處理中醫和西醫得關係,妥善處理中醫師與西醫師之間的關係,要在醫療身份認可平等上充分體現中西醫並重的國策,讓中醫師西醫師緊密的團結起來,互相學習,互相支持,取長補短,強強聯合,共同為維護人民的健康水平而奉獻智慧,做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