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諸葛亮和司馬懿最後一戰,為什麼火燒司馬懿卻沒料到天會下雨?


我們都很熟悉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兩個人物,他們兩個是天生的宿敵。據正史記載,司馬懿總共和諸葛亮對抗兩次。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諸葛亮和司馬懿的鬥爭可謂是精彩之及,尤其是最後一站上方谷之戰,差一點就讓司馬懿喪命,可惜,一切都好像是有所註定,當諸葛亮設計火燒司馬懿的時候,卻沒想到下大雨,讓司馬懿以此逃脫,那麼如此神機妙算諸葛亮怎麼會沒有料到那天會下雨,而如此失算呢? 上方谷之戰,在《三國演義》中

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是諸葛亮生前一次司馬懿對決,也是殺掉司馬懿的最佳時期,但是偏偏要下雨了,司馬懿逃了一命。當時諸葛亮利用軍糧將司馬懿和大軍引入上方谷內,然後立刻命人封鎖谷口,用火燒之,眼看全軍就要覆沒,但是卻突降大雨,將大火澆滅,這個時候司馬懿趁其不備逃出了谷口。致使諸葛亮無功而返。諸葛亮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被人稱為智慧的化身,那麼怎麼會沒料到上方谷會下雨呢?我們還是得從《三國演義》的層面來

剖析原因。第一、就事件戰局而論。 上方谷之戰是一場精彩的火攻之戰,但是歷史上卻沒有發生過這件事情,是由羅貫中杜撰的一個情節。在此之前,諸葛亮和司馬懿也有過交手,但是司馬懿深知自己不是諸葛亮的對手,所以守城不出,堅守陣地,諸葛亮這才想到了使用計策,引誘司馬懿出城。但是就算再聰明的人。也有疏忽的時候,因為時間緊任務重,所以根本沒辦法將所有的事情掌控。


第二、地理位置而言。 上方谷的地形類似一個葫蘆狀。當谷底有大量熱氣流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時候,空氣中的水汽就會因氣溫降低而凝結成雲霧,再加上柴草燃燒所產生的大量煙塵,隨著空氣上升到天空之後,相當於提供了理想的凝結核,從而加速了水汽的凝結。而這些雲霧中的小水滴互相碰撞合併,體積就會逐漸變大,所以最終才導致了大雨傾盆的現象。

三、屬於作者杜撰。 《三國演義》中作者表達出了尊劉貶曹的思想,所以為了表達出諸葛亮的足智多謀,為了突出兩人矛盾激化到一定的頂峰,所以設計出了這一個情節,但是史記記載司馬懿是沒有死,所以羅貫中寫作為了符合歷史,所以就想到了下大雨,來實現這個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