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青海 一个让心灵流放的地方

青海省非遗保护项目达到209项,其中国家级64项,省级14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共195名,其中国家级传承人57名,省级传承人138名。汉、藏、回、蒙古、土、撤拉等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悠悠历史形成了具有神秘宗教特色的文化。


青海 一个让心灵流放的地方

青海花儿会

赶上青海花儿会不算难事。每年农历4-6月间,少则几千人、多则十几万人汇集在青海,到那里,只消听见此起彼伏,昼夜不息的歌声便知,这里是花儿会。大通县老爷山花儿、互助县丹麻土族花儿会、民和县七里寺花儿会、乐都县瞿昙寺花儿会,山间人潮汹涌,歌声和性情像青海厚实的土地一样开阔、奔放,浩浩荡荡,百里回肠,蜿蜒流淌在山谷。


青海 一个让心灵流放的地方

锅庄舞(玉树卓舞)

玉树藏族自治州,三江之源,歌舞之乡。玉树卓舞至今还保留着很多远古时代的痕迹,随着藏族六大氏族的形成,玉树卓舞逐渐以部落、部族和区域文化的形态发展起来。甩袖、抬腿、撩腿、转身、漂亮的弧线,男性舞蹈阳刚、帅气,女性柔美秀丽、温柔端庄。


青海 一个让心灵流放的地方

热贡藏戏

同仁地区早在明末清初就有了藏戏,是由云游僧侣、朝圣香客自西藏传到青海的寺院的。热贡藏戏源于隆务寺,50年代,热贡藏戏从宗教寺院走向民间。每到农历八月,同仁的藏族人民在欢渡庆贺丰收的节日时,寺庙及各民间业余的藏戏团体都会举行隆重的藏戏演出。主要剧目有《文成公主》、《曲吉诺桑》、《郎萨姑娘》、《卓娃桑姆》、《智美更登》、《白马文巴》、《苏格尼玛》、《顿月顿珠》等八大藏戏,流传至今己有400多年的历史。


青海 一个让心灵流放的地方

土族盘绣(互助土族自治县)

盘绣是土族刺绣中最主要的绣法,是土族妇女一生的必修课。盘绣也是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复杂巧妙,汇集着古老土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在青海高原的东部山区,勤劳、朴实的土族妇女世世代代传承着古老传统的民族刺绣艺术,她们的刺绣技艺精湛,做工精细,巧夺天工。


青海 一个让心灵流放的地方

塔尔寺酥油花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一轮圆月刚刚爬上山头,通往塔尔寺九间殿酥油花展的寺间小路上,灯光闪烁、人头攒动。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相互之间吆喝着,搀扶着,脸上写满了期待:一睹美丽的酥油花“绽放”高原。


青海 一个让心灵流放的地方

热贡艺术

热贡艺术因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藏语“金色谷地”)而得名。以藏传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藏族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史诗等为主要内容,包括唐卡、堆绣、雕塑、建筑彩画、图案、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式。


青海 一个让心灵流放的地方

湟中县农民画

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曾针对中国民间绘画感叹道: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国人一样,用如此朴实无华的图画充分地表现自己。他们巧借色彩构图,表现出对幸福生活的强烈渴望,其内容与他们的全部生活内容紧密相连。它能够被广大民众所认同,甚至被识字不多的农民所理解和青睐,成为一种时尚……


青海 一个让心灵流放的地方

加牙藏毯

加牙藏毯属于安多藏毯,加牙是安多藏毯的主要发源地,其主要产地分布在距西宁市26公里的湟中县加牙村及上新庄。加牙藏毯原材料来自天然放养的藏系绵羊毛、山羊绒、牦牛绒、驼绒等。加牙藏毯品种繁多,采用连环编结法,毯面较厚,约在15毫米以上,同时保留着传统藏毯边缘不缠线的特点。


青海 一个让心灵流放的地方

德昂洒智

德昂洒智是对果洛地区流传和使用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藏文书写与制作墨纸工艺的统称,主要器具有笔、墨、纸、砚、写字板、文具盒、毛刷、砚套、打线器等物品。堪称藏族“文房四宝”。 因起源于果洛州达日县德昂乡而得名,始自吐蕃王朝时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从藏文产生以来至今,先后共出现了乌金、徂仁、白徂、酋体等数十种字体,书写迅速、形体优美,流畅的字体成为最实用、书写最快的书体,因而被广泛地运用。德昂洒智书法属硬笔书法,因而笔端扁平而坚硬,容易形成一种简洁流畅的曲线和直线效果,近似于刻印体。


青海 一个让心灵流放的地方

湟中堆绣

塔尔寺现有六尊堆绣大佛,其中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一幅、狮子吼佛相一幅、弥勒佛一幅、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师徒三佛一幅、药师佛一幅、绿度母佛一幅。每幅大佛长约35米、宽约25米,约为九百平方米。均由五色锦缎剪贴堆绣而成。每次法会只展出一幅。


青海 一个让心灵流放的地方

囊谦藏黑陶

相传唐代文成公主进藏远嫁松赞干布时途经玉树,将独特的制陶技艺传授给当地的藏族群众,成为藏汉文化融合的结晶。在历史长河中,囊谦黑陶渗透在藏族的文化和宗教生活中,并在明清时演化出了康区藏式黑陶———藏黑陶。每一件陶器器型差异与变化的掌控,全凭制陶艺人的感觉与经验。如今,整个玉树康巴地区,只有81岁的扎旺老人和他的徒弟白玛群还加还在传承延续着囊谦黑陶的制作工艺。


青海 一个让心灵流放的地方

玉树赛马会

玉树是一片天然美丽的草原,是“歌舞的海洋”,每年7月25日 至8月1日,一年一度的以大型歌舞、赛马和物资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康巴艺术节拉开帷幕。玉树人无论祭山敬神,迎宾送客,操办婚事,都离不开赛马。玉树赛马会是青海规模最大的藏民族盛会。


青海 一个让心灵流放的地方

热贡“羌姆”舞

羌姆是藏传佛教寺院一年一度举行宗教仪式的舞蹈。为了弘扬藏传佛教的宗教思想,用艺术的形象来反映宗教精神的娱乐形式,又通过宗教法会,以跳神、演羌姆的形式来宣传宗教思想,让人们从艺术的实践得到超越现实的情感体验。


青海 一个让心灵流放的地方

热贡六月会

热贡六月会是青海同仁县藏族村庄特有的传统文化节,已流传一千四百多年,其祭神方式在全藏区是独有的。六月会的节目形式多种多样,气氛热烈而庄重,其中最为吸引人和也是最令人心惊肉跳的节目则是“上口扦”、“上背扦”和“开山”……


青海 一个让心灵流放的地方

土族於菟舞

土族於菟流传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村,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形态,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举行,包含念平安经、人神共娱、祛疫逐邪等仪式。於菟又是舞者的称谓。仪式开始时,名为於菟的舞者在赤裸的上身绘上虎豹图案沿村进行表演,挨家挨户跳舞。土族於菟舞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青海 一个让心灵流放的地方

青海英雄格萨尔

青海是格萨尔的故乡,传说英雄格萨尔就出生在玉树和果洛地区。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有15O余万诗行,字数达2300多万,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藏族群众对《格萨尔》非常虔诚,在果洛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保存有《格萨尔王传》,每晚诵读《格萨尔》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