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張旭豪:對手越強我越興奮,倒想看看把外賣做透後誰能站到最後

“2017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天津峰會”於11月30日-12月2日在天津舉行。餓了麼創始人、CEO張旭豪出席發表了演講,並在演講後回答了一系列問題。

在回答中,張旭豪透露了對當初美團點評合併的看法,並對未來是否與美團合併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談及與BAT三巨頭關係,張旭豪強調企業應更多關注共同利益,而不是誰與誰存在競爭;另外創業者的焦點應該放在自身的競爭力上,這樣才能在與巨頭的博弈中把握主動權。

張旭豪:對手越強我越興奮,倒想看看把外賣做透後誰能站到最後

以下是問答節選:

艾誠:張旭豪在當下中國雙創環境中一直被當做大學生成功創業的典範,曾經也有一位大學生創業的典範,在美團剛剛上線的時候,王興從北京到了上海拜訪同樣是大學生榜樣的張旭豪,當時的意圖非常明顯,他想把您收了。但是很顯然,一個是北京派,一個是上海派,你倆要求獨立和掌控自己企業命運的心靈,使得現在出現了兩家非常傑出的O2O平臺企業,當時你的心裡怎麼想的?

張旭豪:我們最早創業的初心就是要做到通過互聯網改變傳統餐飲企業,讓更多的企業享受到這樣的服務。他來找我的時候這個行業還是很初級階段,我們覺得沒有必要幹這樣的合作,其實我們更多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我們能夠在這個市場上創造價值。

林凡:問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現在外賣就剩下兩家了,一個是餓了麼,一個是美團外賣,你怎麼看接下來的戰事,最終會變成一家還是會兩家一直走下去?

艾誠:感謝林凡,我覺得不敏感,這是所有在路上的創業者都要面對的江湖競爭。

張旭豪:我覺得其實外賣行業空間還是非常巨大,根本沒有到那個階段。過去在很多商業當中,兩個平臺合併,一定是整個行業發展看到瓶頸或者滲透率比較高的時候。在我們行業,整體的滲透率也只有5%-6%,所以有很大的空間,這是第一。

第二,因為我們的外賣服務搭建起了兩個非常重要的物流平臺,有美團配送平臺和餓了麼配送平臺,這個配送平臺延展出的新的產業空間也是巨大的。我覺得只有自己做成了,才能夠最後把別人收編了。在這個時間段來討論這個事也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在我們面前的蛋糕無比巨大。

張旭豪:對手越強我越興奮,倒想看看把外賣做透後誰能站到最後

艾誠:有一句話叫性格使然,關於餓了麼要跟誰誰合併的消息一直有傳,2015年10月份百度外賣和大眾點評合併的時候,有人說餓了麼也要加入,什麼樣的性格可以使你覺得我不合並,我也可以走得更強更大。

張旭豪:這麼敏感的問題,哈哈。其實我比在座各位早一個星期聽到這個新聞而已,對我來說也很突然,有點女朋友被人家搶掉的味道。當時我們跟大眾點評還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後來,我們意識到那時團購已經發展到一定瓶頸,所以才需要合併,但外賣市場仍然是巨大的,我們不需要合併。事實證明,今天團購的人越來越少,外賣已經成長為最高頻的OMO場景,所以當時我們的判斷是對的,我們是更有價值的,是我們應該合併他們,而不是他們合併我們。

第二個,他們合併以後很強了,那怎麼辦?我們想是不是阿里巴巴也會有這樣的訴求,我們覺得跟阿里巴巴合作也會很好,因為我當年創業也看了很多馬雲老師的視頻,所以找阿里巴巴聊聊。結果我們一拍即合,我們有很多的合作點,包括金融、技術乃至流量方面。

同時,我是大學生創業者,對於我們來說,面對未來這種不確定性,其實是非常興奮的,我倒要試試看,我們繼續把外賣做深做透以後,到底誰強誰弱,誰到底能站到最後。我們更相信專注致勝,企業家要克服“貪念”,有所為有所不為,而不是做各個領域。我覺得這是商道,很多人覺得我要做各式各樣的服務才能做大,這不是我的商業哲學。但是今天很難說誰的商業哲學對或者錯,大家用事實來說話。

艾誠:餓了麼相當的專注,我幫你算了下賬,如果說從阿里入資的那天開始,餓了麼在四大巨頭之間遊走,有騰訊、阿里、百度、京東,您一個85年的少年,怎麼可以處理這麼複雜又純粹的關係呢?

張旭豪: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關注跟其他企業的關係,我們更多是考慮到企業之間的共同利益或者共同的協作點,這個更為重要。

第二,我相信只有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做的越來越紮實,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跟你合作,願意給我機會,讓我去創造更多的價值。所以很多時候不要過多關注其他,更多地關注你自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比較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