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张献忠江口之战沉没的宝物 372年后进京展出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崔毅飞)乱世枭雄张献忠难以想象,江口之战沉没的金银财宝,会在372年之后作为文物进京展出。“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6月26日起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数百件珍贵文物将观众带到神秘的江口古战场。

距离4月20日,二期水下考古发掘结束仅仅两个多月后,数百件江口古战场遗址发现的珍贵文物便来到公众面前。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展期为三个月。

江口古战场遗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内。1646年,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率部从成都出发,沿岷江南下转移。行至彭山江口河段,遭遇明朝参将杨展袭击,船只被焚,大量财物沉于江底。此后,历史文献中多有关于江口之战和沉银打捞的记载。

从20世纪20年代起,陆续有重要文物在江口岷江河道内被发现。2014年,江口古战场遗址发生特大盗掘案,眉山市公安机关历时两年,追缴各类文物千余件,这是2016年度破获的全国最大文物盗掘倒卖案。

为保护水下文物,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眉山市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在2017年和2018年对江口古战场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

记者在展览中看到,铸造于1643年的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是江口古战场遗址发现的核心文物。天启元年长沙府“岁供王府”五十两金锭,是上供藩王府的岁供黄金,为已知明代金锭中的最大锭型,存世稀少。万历二十七年武冈州“都水司正银”一百两银锭,为明代武冈州征收供工部都水司使用的税银,明代存世银锭多为五十两形制,一百两官银极为罕见。

张献忠江口之战沉没的宝物 372年后进京展出

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铸造于1643年,是江口古战场遗址发现的核心文物 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记者 崔毅飞

记者注意到,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发掘,是四川省内首次水下考古发掘,也是国内首次内水区域水下考古发掘。展览对发掘过程进行了全面介绍。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谢小铨介绍说,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共发现文物42000余件,是本世纪明清史领域的重大考古发现。此次展览是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在全国首次公开、全面的展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