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河南有一种单管吹奏乐器,名曰筹,堪称传统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在异彩纷呈的中国民族吹管乐器中,有一种历史渊源极其古老、形状十分像笛的单管吹奏乐器,其名曰“筹”。筹及筹音乐是中原一带道乐、佛乐中一件古老乐器及乐种。筹音乐从北魏时代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许昌筹音乐有200多年的历史。2008年,筹音乐被公布为河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有一种单管吹奏乐器,名曰筹,堪称传统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筹音乐已有1600多年历史,许昌的有200多年历史

随着筹音乐各位演奏者的演奏,一段音质介于笛与箫之间,兼有笛音的清脆、明亮与箫声的柔和、优美的音乐,如袅袅炊烟在空气中漫延……

在鄢陵县马坊乡前彪岗村鄢陵县筹音乐传习所前,筹音乐的演奏者张大彪、李渭淼、王郎、张喜德合奏了筹音乐《小开门》。

筹音乐传承人之一的张大彪介绍,筹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原生态民族吹管类乐器。中原地区是我国民族音乐最早出现的地方,是中国吹管乐的发祥地。许昌的筹以及在许昌附近的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二者在形制、吹奏方法上都是一样或相近的。

“在历史上,历史文献显示,筹在北魏时期即已进入宫庭乐队之中。北宋时期,都城开封铁塔的琉璃砖上亦有吹筹人的形象。它是我国中原地区唯一现存的、原生态的、形制十分简约,吹奏方法极其古朴的具有独特流传曲目的民族乐器。”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委会委员、评审技术专家组组长王文亭说,筹音乐从北魏时代至今已有1600多年,仅许昌的筹音乐也有200多年的历史。

张大彪说,对筹及筹音乐的传承保护,将充实和完善中国乐器发展体系。筹曲源于寺庙活动,但几十年来,随着时局的发展,寺庙活动日渐减少,规模也越来越小。大部分时间活动于各种民俗礼仪之中,如殡葬、婚嫁、祝寿、生子、寻根祭祖和节日、庆典等。所以筹音乐不仅保持了凝重、庄严、肃穆、神秘的宗教风格,同时也融入了慎重追远、喜庆欢快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

王文亭说,筹音乐活动不但在鄢陵农村、许昌市城区广为流传,而且在河南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中也多次获奖 ,在全省音乐界乃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范围内 ,都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河南有一种单管吹奏乐器,名曰筹,堪称传统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主要分为佛乐、道乐和民间音乐三大类

张大彪说,筹音乐的曲目非常丰富,主要分为佛乐、道乐和民间音乐三大类,从演奏内容上又分为纯曲牌类和“包韵”(颂经时的伴奏)两类 。佛乐有:《伴妆台》、《油葫芦》、《皈依佛》等;道乐有:《魏调》、《道场启》、《三宝赞》、《三清偈》等;民间小曲、曲艺、戏曲曲牌有:《小开门》、《凡思调》、《尺工合》等。

“在筹曲演奏中有纯乐曲的,如《五句赞》、《乐章》、《香花灯水果》;还有给颂经伴奏的乐曲,如:《翠黄花》、《五金哀叹》、《汉东山》。这里有一个特征就是颂经伴奏乐曲在佛事、道场和民俗活动中皆可通用。就是说在不同的场合,用的伴奏是同一个曲牌,而吟唱的经文内容不同罢了。”张大彪说。

“由于许昌的筹曲是历史的遗存,因此具有较深的文化底蕴。”王文亭介绍,如筹曲《傍妆台》,据已故传承人张福生手抄工尺谱中小工调的《傍妆台》,为五声音阶商调式,2/4节奏,演奏基本是规整的2+2进行,附点音符少,且气口基本落于小节线上,感觉板眼明确。从调式色彩上看,每句落音分别为羽、宫、徵、宫、羽;这首曲子的独特之处是比一般流传的《傍妆台》增加了四小节尾声,形成了结尾的调式交替,由B羽转为D宫。旋律进行平稳流畅,基本围绕角、羽、徵各音做五声音阶级进,只有旋律做向上或向下推进时出现少数四、六度大跳。旋法变化虽不很丰富,但却十分流畅易记。

王文亭说,从目前普查到的近20首筹曲的节奏、调式、旋法、曲式等分析,曲式多为单段体的变化反复,也有少数较复杂的曲式;多为五声或六声音阶的宫、徵调式,其中宫调式居多;旋法基本是围绕骨干音做加花,或扩充、缩减,或改变音区高低变化,以五声音阶为主,间以四度、五度跳进,但在旋律推进时,会较多地运用五、六度甚至七度大跳。节奏多为规整的2/4和4/4拍。

河南有一种单管吹奏乐器,名曰筹,堪称传统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让筹音乐与三国文化碰撞出现代艺术火花

“在兴衰曲折的历史衍变中,筹音乐形成独特的艺术特征。”王文亭说,筹音乐是伴随寺庙活动产生、发展的,寺庙活动又借助筹音乐文化的力量实现了范围的扩展与质的提升。所以形成了筹音乐文化力的内驱动性与外渲染性。由于历史原因许昌的筹音乐是道乐、佛乐合一的,同时为了生存和发展,还吸收了民间曲艺、戏曲曲牌、地方小曲等音乐元素,具有很强的融合性。长期受本土文化影响,形成了寺庙音乐的地域性。

张大彪说,由于吹筹艺人本身就是农民,又长期参与农村的各种民俗活动,形成了吹筹风格的质朴性。由于筹音乐源于寺庙活动,所以保持严格的程式化和程序性,以及寺庙活动的神秘性。筹乐器在全国民间尚存无几,具有罕见的独有性。筹的持式(持筹姿式)斜吹在中国民族吹奏乐器中具有唯一性。

筹音乐在许昌民间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筹乐器与出土的骨笛有数千年的延伸、延续关系,是古老传统音乐文化的遗存。由于历史的原因,筹的传播相对萎缩,我国目前的音乐史中也未曾引起重视,因此,它的保护与传承对研究和丰富我国管乐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学术价值和与时俱时的实用价值。

“近年来,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筹音乐研讨班,制定筹音乐传承培训计划,依托鄢陵县马坊乡广福寺建立了筹音乐传习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陈若军表示,“更需提及的是,经过专家团队的不懈努力,筹音乐与三国文化碰撞出崭新的艺术形式。2017年,筹音乐剧目《莲韵荷香》登上了许昌春节晚会。演出非常成功,深得观众的好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为筹音乐提供展示平台,创造发展条件。通过开展筹音乐进校园、进课堂等各种形式宣传筹音乐,提升筹音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河南有一种单管吹奏乐器,名曰筹,堪称传统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筹音乐的乐器分吹奏类、打击类和装饰类。

一、吹奏类。主奏是筹。筹为有膜孔竹制单管斜吹乐器,身长约45厘米,直径约3厘米,两端粗细差别不大。筹身9孔,下边两孔为装饰孔,上边为膜孔,其余6孔为音孔,顶端为吹口。筹可为多种调门,也可用一支筹转调,音域为16度。另有管子。许昌筹乐队的管子为锡管。长13厘米,加上哨子3厘米共16厘米。和筹同样调门。还有笙。这里的笙为17根笙苗的圆笙。

二、打击类。主要有法铃(铜制,通高25厘米,形似钟 ,顶部铸龙形,铃身以花纹为体 。体内悬金属铃舌,铃柄铜制 ,持柄摇铃发音)。引磬(形似酒盅,直径6厘米,与仰钵坐磬相似,置于本柄上端 ,柄长35厘米 ,用金属棍敲击)。还有手鼓、木鱼、手镲、云锣、大铙、大镲。

三、装饰类。主要是炉。炉身长30厘米,宽10厘米,高15厘米,炉一端雕有龙头造型 ,炉身雕以龙形纹饰 。演奏时,主持左手持炉,右手持法铃,炉的龙头上插一支香在前引路,一是尊道、供佛,二是驱邪恶、避腐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