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IP劇《天意》落下帷幕:播放量14億,豆瓣評分4.4問題出哪兒了?

前兩天,歐豪、張丹峰等人主演的“IP”劇《天意》落下帷幕,上映40天播放量14億,豆瓣評分4.4,如此成績,跟製作投入不相匹配,並未收穫期待中的掌聲,原因何在?

IP劇《天意》落下帷幕:播放量14億,豆瓣評分4.4問題出哪兒了?

於濟瑋田依桐出演《天意之秦天寶鑑》

秦漢更迭楚漢相爭,在歷史上有著獨特的魅力。不光是天下紛紜,為後世留下了不勝枚舉的佳話傳說,更因為那是一個人傑輩出各領風騷的時代,這些人中龍鳳締造了這段輝煌的歷史。

在這之中,韓信算得上一個異數。出身低微,年輕時還飽受侮辱,怎麼看都不像能發達的人。但生逢亂世,一切都在重構,韓信從小志向遠大,職業生涯規劃做得好,一直在尋找機會。投奔項羽不得志,轉投劉邦,遇到了蕭何之後,人生開了外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歷史傳奇。但是後來卻又有了反叛之心,被呂后痛下殺手。

因為叛亂生汙點,司馬遷把他放到了《史記》的列傳中,但太史公也不得不感嘆如果韓信低調識時務一些,“於漢家勳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把他放在秦漢諸傑中,對比項羽、張良、蕭何、陳平等人,絲毫不遜色,而且因為從楚到漢的經歷,比起其他人又多了一層光彩。對於他的發跡、不世之功和後來的反叛,歷來研究者眾多,觀點也頗多。

IP劇《天意》落下帷幕:播放量14億,豆瓣評分4.4問題出哪兒了?

田依桐飾演虞姬

而這正是錢莉芳原著小說《天意》開始的地方。錢莉芳是無錫的一箇中學歷史教師,據說跟錢鍾書先生有些家族淵源。《天意》是一本軟科幻小說,2004年由《科幻世界》的長篇品牌《星雲》推出單行本,旋一出版即洛陽紙貴,賣出了15萬冊,是後來劉慈欣《球狀閃電》的三倍。對於一個新人作者來說,讓人驚歎其作品影響力。劉慈欣也曾對媒體說過,《天意》的成功讓他堅定了寫《三體》的決心。

《天意》的故事不復雜,作者用瞭然於胸的秦漢史加上科幻元素為韓信“翻案”,使之成為了一個家國情懷心憂天下的絕世英雄。錢莉芳虛構了文明史,聖人伏羲成了一個飛碟出問題迫降大海的外星人龍羲,因為在家鄉沒見過水,所以飛碟趴窩,需要清理出陸地才能飛回去。

為了想辦法回家,龍羲物色到了一位使者彭祖,給予了他長生不老的能力,讓他四處尋找能幫他的人,讓這個人取得成功以後再號令天下填海造陸,他到時候把地球文明清零,回到起點就萬事大吉了。先找了秦始皇幫他統一了六國,結果秦始皇貪心太大,龍羲不得不拋棄他。後來找了張良,卻覺得他男人女相,不一定能成大事,也放棄了,看來龍羲也不愛小鮮肉。

龍羲最後選中了韓信,利用高超的科學手段,幫他絕地反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軍事奇蹟。在以為要皆大歡喜回家鄉的時候,韓信知道了真相,為了捍衛人類文明,不得不與龍羲決裂,用自己的生命保全了人類歷史。作者把自己寫到了小說中,與韓信相知相愛不可得,陰差陽錯從秦漢穿越到了現代,成了小說家,以筆為戈,寫下了韓信的故事,也提醒現代人不要陷入慾望之中,時刻提防龍羲的陰謀。

客觀來說,小說的行文一般,作家的寫作風格非常網文化,但是勝在構思驚巧、情節扣人心絃。雖然是“翻案文學”,但代入感高,讓人慾罷不能。故事言之有物,所以能夠流傳久遠。

《天意》的成功還有時代因素。2004年前後,中國的互聯網尚不發達,網民數量尚未突破一億,網絡文化還未成氣候。現在如火如荼的網絡文學,還在摸索商業模式的路上磕磕絆絆。盛大文學還在與起點纏鬥,收購起點也要等到《天意》單行本面市後的五個月。彼時,有的作品選擇在媒體和刊物發表,然後出版成書還是最好的選擇。書報刊亭還生意興隆,郵局徵訂也如日中天,《科幻世界》等雜誌的黃金時代剛剛到來。《天意》這類以賣情節取勝的通俗文學,走雜誌是最好的路徑。

這麼好的一個故事,十幾年來一直沒有影視化。不是說沒人看上,在資本手中,《天意》的版權已經炒得都快白熱化了。難點集中在改編難度太大。中國的影視雖然一直熱鬧,但是軟肋很明顯,除了都市言情家庭劇、歷史宮鬥穿越劇等以劇情、演員見長的類型能排號之外,凡是對特效要求高的沒有一個不撲街的,更別說科幻題材的劇了。《天意》光場面好大的一個飛碟入海,就夠難為人的。工業不成熟,技術水準低之外,就是演員的不成熟。互聯網化的影視,只是炒紅了一群小鮮肉小鮮花們,圈流量掙快錢都很在行,拼演技說敬業都難覓芳蹤。能不能刻畫好一個複雜的英雄人物,自己心裡還是有點數的。不然總也不拍,版權到期會竹籃打水一場空。孔二狗攥在手裡的《三體》即是明證,除了幾張海報,啥也沒產出,看到亞馬遜要投十億做網劇的消息,也得不尷不尬地回應一句版權在我手裡,說啥也沒用。

不過,螃蟹還是要吃的,《天意》這不就出來了嗎。

IP劇《天意》落下帷幕:播放量14億,豆瓣評分4.4問題出哪兒了?

於濟瑋飾演項羽

先說低劣的服化道,一群英雄穿著淘寶同款塑料感滿滿的戰甲縱橫沙場顯得有點飄,龍羲大人操作同樣塑料感的高科技儀器會讓人懷疑外星文明到底有多發達,他到底為何墜的海?除了韓信臉上有稜角,能辨識之外,秦始皇拿掉鬍子,跟張良、項羽、蕭何等人站在一起,都是一樣的“鮮”,難怪龍羲都看不上他們。演員的演技都不用評價了。劇情呢,增加了一層穿越故事,讓錢小芳穿過去再穿回來,繼續做作家,為什麼要多此一舉呢?這樣就顯得愛情更加感人了嗎?韓信也不明不白地穿越過來,二人喜相逢,大團圓的結局,是為了防止觀眾看不到二人在一起而遺憾嗎?這個結局的處理,很明顯降低了原作的內在價值,作者本來要昇華為全人類的命運的宏大主題,在編劇、導演等“如椽巨筆”下,還是成為了一個小兒女的家長裡短。

這些的背後,顯示的還是主創們孱弱的題材掌控能力,對於需要展現硬實力的地方,不得不靠意淫和虛妄的愛情來填充,妄圖以此來糊弄了事,但是好在大家都不傻,評分4.4可能也是高了。這麼一來,倒增加了小說本身的經典性。希望能有更好的影視改編作品出來。

對《天意》來說,一部經典的作品被世人寫出來被讀者讚賞是天意,但是有些糟糕的東西繞不過去,也是天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