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老藥新用:中藥黃連素

老藥新用:中藥黃連素

黃連素是一種重要的生物鹼,是我國應用很久的中藥。可從黃連、黃柏、三顆針等植物中提取。黃連素能對抗病原微生物,對多種細菌如痢疾桿菌、結核桿菌、肺炎球菌、傷寒桿菌及白喉桿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對痢疾桿菌作用最強,常用來治療細菌性胃腸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

老藥新用:中藥黃連素

通過臨床用藥證實,黃連素還有還可用於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防治。

01、黃連素的降壓作用 ,多數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後,血壓可降至正常範圍。這可能是由於該藥能通過抗膽鹼酯酶增強乙酰膽鹼作用,小櫱鹼可直接作用於血管平滑肌,具有舒張血管作用。

02、黃連素可治療頻發的房性、室性早搏 尤其對室性早搏的治療效果十分明顯,其有效率可達90%以上。其機理可能是,黃連素對血管平滑肌 a 受體有抑制作用,這種作用可以減輕冠狀動脈的收縮,改善心肌缺血,從而起到治療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其用法是:成人每次口服 0.4 克(0.1 克/片),1 日服 4 次,顯效後繼續服用 5 日,隨後可減成維持量,即每次口服 0.2~0.3 克,每日服 3 次,一般 4~6 周為 1 個療程。

03、抗心律失常 ,中老年人發生心律失常多與器質性心臟病有關,如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心肌炎等。每日口服黃連素 4 次,每次 0.4 克,連服 7~12 天,能使心悸、氣短、胸悶等不適症狀減輕或消失,可緩解或糾正心律失常。科研成果顯示:黃連素能降低因冠狀動脈梗塞所引起的心律失常的發病率。

心律失常通常表現為心跳的節律變得不勻齊,或心跳的頻率過快、過慢等。新近發現黃連素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能夠治療多種類型的心律紊亂,而且對心率、血壓 ( 血壓食品)、肝腎功能、血象無不良影響。絕大多數抗心律失常藥物都具有減弱心肌收縮力的缺點,而黃連素則能加強心肌的收縮力,因此,可用鹽酸小檗鹼治療。如對多種心動過速患者,每次口服 0.3~0.6 克,1 天 4 次,2~4 個星期為 1 個療程。一般 7 天左右奏效,總有效率為 78%。也可用於肺性心律失常或伴有心力衰竭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老藥新用:中藥黃連素

04、黃連素可防治腦缺血和血栓 ,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腦栓塞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如不及時控制,約有半數可誘發腦栓塞而致生命危險。由於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發生及轉歸與血小板聚集力密切相關,所以抗血小板凝集劑如阿司匹林早已成為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預防腦梗塞的有效藥物。

另外,不少老年人常因血栓形成而導致癱瘓,甚至危及生命。其主要原因為血小板聚集率較高之故。因為鹽酸小檗鹼能增加血小板內核苷酸的含量,從而達到抑制血小板聚集。從而具有防治腦缺血和血栓形成,減少腦梗塞的發生作用。

具體用法:每日 0.9 克,分 3 次口服,連續治療 30 天為 1 療程,可用 2~3 個療程。

05、黃連素有降血糖、尿糖的作用, 糖尿病病人每日口服 4 次,每項次 0.4 克,服 1~3 個月後,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其治療作用除與該藥具有抗升糖激素作用有關外,還與該藥能促進胰島細胞再生功能恢復有關。

06、黃連素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患有慢性結腸炎、結腸息肉、食道炎等疾病的人經常服用,既有治療作用,又可防治發生癌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