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買房認準四大黃金法則

買房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很多,對於有經驗的人來說,所能考慮到的東西會相對全面一些,而對於首次買房的人來說,所能考慮到的東西可能就會相對少一些,有時還會顯得不知所措,越看越糊塗,那麼怎樣才能買到合適的房子呢?

買房認準四大黃金法則

一、半小時法則

買房的過程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太多太多,而在眾多因素中,地段可以稱之為最具核心價值的因素了,那麼如何選擇好地段呢?一句話,適合自己的最重要。而一說到好地段,大多數人可能都會想到市中心,沒錯市中心是好地段,但是未必適合每一個人,市中心房價基本都是高不可攀,仰頭90°都未必能看到,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根本就買不起;而偏遠的地段房價雖說是便宜,但是生活、交通一般都很不便利,每天上下班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那麼問題來了,該如何選擇好的地段呢?

大家可以這樣做:

以家庭主要成員生活半徑畫圓,其共同區域就是買房的好地段,一線城市建議1小時交通工具(開車、地鐵、公交)能夠達到。二線城市40-45分鐘左右,那麼三四五六七線城市則建議30分鐘能夠到達的地方為佳,在大城市裡面的城市次中心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地段,配套,交通,房價都比較合適。

二、20%法則

買房除了要考慮適合地段,還要考慮買多大的房子,對於年輕的80、90後來說就需要從長遠的角度考慮了,買小的,可能以後還得換,買大的,自己的經濟能力可能又不夠,會有一定的壓力,在加上首付和月供的壓力,就很容易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

那麼該如何選擇呢?

所謂20%法則就是在你能夠承受的範圍內再向上增加20%,比如買的是90㎡的房子,那就可以買110㎡,適當的增加壓力,但是又不至於揹負太大壓力,而對於剛需來說,不建議使用過高的槓桿。

三、選樹不選湖

綠化率高的小區住著肯定舒服,這是大家都知道,這也是大多數購房者多重點考慮的方面,樹木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可以淨化空氣,相比於噴泉、湖景更實用,一般噴泉、湖景等的後期運營維護費用比較高,如果後期停止維護,噴泉就會閒置,湖也可能會變成幹湖,但也不排除注重後期維護的項目。

四、隨大眾法

一般大家都會有這種心理,選擇吃飯的地方都選擇人多的,逛街買衣服看到人多的店都會進去看一看,為什麼?因為人多一般都說明這家店好吃、服務好、環境好,不能一概而論,但差不多都是這樣,這個道理用在買房上也是適用的,普通購房者對於開發商來說是弱勢群體,買房跟著大牌開發商,基本比較不會失望。一方面他們是基於品牌考慮,另外在地價,成本控制,品質,物業方面都會更有暴漲。當然,就是價格會貴點。

最後要告訴大家是,買房一定要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做到理性購房,不能衝動,也不能盲目從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